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两个人吗?曹雪芹这个谜语,蒲松龄来回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07:0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贾宝玉和甄宝玉是两个人吗?曹雪芹这个谜语,蒲松龄来回答                                         2018-12-31 23:02                                                   

《红楼梦》里有两个人,长相酷似,性格也很相似,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两人是贾宝玉和甄宝玉。我们一直以为,他们是两个人。也许,这是曹雪芹放的烟雾弹,迷惑你。可以断定:他俩是一个人。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矛盾体,他的本性和社会性在不断地冲突和磨合。我们的一生,都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拉拉扯扯,以求获得某种平衡。

《聊斋志异》之《西湖主》里的陈生,不过是个穷书生。因为在西湖上救了鳄鱼精,获得了一段美好的姻缘。面对美丽的女妖和眼前的奢华生活,陈生是矛盾的,纠结的。老家的妻子儿女,缺吃少穿,他怎能安心?半年后,他终于带着一笔女妖赏的巨款返乡。
昔日过得清汤寡水的陈生,一下子成了土豪。子孙也兴旺,七八年间,连续生了5个儿子。陈生成了当地人眼里的成功人士。

后来,少年时期的玩伴梁子俊,坐船途经洞庭湖时,竟然碰见了坐在豪华船上的陈生。十余年没见,陈生容貌一点没变,仿佛时光在他身上停止了。陈生请梁子俊来船上叙旧。梁子俊一看,桌上山珍海味,美人佳丽环伺,女子的曼妙的歌舞,世间少有。不由大吃一惊:“十年不见,何富贵一至于此?”
回乡后,梁子俊来到陈生家,见陈生正和客人饮酒。梁子俊当场凌乱了:“你昨天不是在洞庭湖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陈生好奇怪,说:“没有的事。你一定是认错人了,我难道有分身术吗?”

一个长生不老,永远是个二十岁的棒小伙,陪着仙女,过着富比王侯,悠闲自在的日子;另一个在老家,过着琴棋书画,往来皆鸿儒,衣食丰足的生活。蒲松龄谈狐说鬼,其实说的还是人,折射的还是人的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洞庭湖上,与女妖为伴的陈生,是蒲松龄梦想中的自己;老家的陈生,何尝不是与贫苦作斗争,希望过上好日子的蒲松龄。在陈生身上,有着蒲松龄梦幻般的渴望的和现实理想。
梦想里,我们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眷侣的生活;现实里,我们渴望拥有财富、爱情和子孙绕膝的快乐。其实,前者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实现的,因而是虚幻的,也是无比炫目的,如饮仙醪,让人销魂醉魄;后者才是我们可能抵达的现实。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里的悉达多和佛陀,看似是互不干涉的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悉达多是未悟之佛陀;佛陀是大彻大悟的悉达多。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在梦想和现实里,苦苦地挣扎。
生在温柔富贵乡里的贾宝玉,体会不到底层人们生存的艰辛,因而,他对读书做官没有欲求。不能怪他,是贵族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思想。但贾宝玉的老爸贾政,渴望儿子能用功读书,将来高中,凭本事做官。王夫人和袭人,也劝导贾宝玉要好好读书上进。在贾宝玉的周身,有一种氛围,一种甄宝玉的思想观念,在约束他,限制他。

贾宝玉的成长中,有一个甄宝玉,如影随形。睡梦中,时不时冒出来,说他几句。督促他多读书,不要一味贪玩。贾宝玉的本性,却强烈地抵制着另一个自己:甄宝玉。只到临考试前,贾宝玉和甄宝玉才合二为一。两种价值观,相互妥协。
梦幻是瑰丽的,现实是吃喝拉撒,是鸡零狗碎,是人情凉薄,是艰辛的负重和跋涉。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贾宝玉和一个甄宝玉。一个是想玩耍一辈子,无忧无虑一辈子的贾宝玉,另一个是为了生存,为了名利,看着很俗气,却很接地气的甄宝玉。

甄宝玉是入世的贾宝玉,贾宝玉是压抑的本性得以释放的甄宝玉。贾宝玉注定在俗世里无法存活,甄宝玉除了名利,没有灵魂、思想和生活情调。因此,他俩都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只有将彼此的特质完全融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2:19 , Processed in 0.0077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