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名气最大的一首宋词,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曾全文朗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9:0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名气最大的一首宋词,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曾全文朗诵                                                         2019-01-29 22:07                                                   
                  

作为北宋文学史上最有名气的宋词大家,苏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这个词人继承了离骚和李白诗仙文学的诗词创作风格,极大的拓展了宋词的词学境界,并且独开豪放词的源流,在文学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

虽然这个词人的一生很是坎坷,但是他的才华却是不容置喙的。20岁就拿到进士,让范进之流可谓颜面扫地;此后虽然屡次被贬,足迹遍布当时尚未得到开发的整个东南地区,写下了一首首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作品,表达出了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独特感悟和心境,一直到今天,依然富有价值。

尤其是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一首宋词,可谓是苏轼名气最大的一首宋词,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栏目中曾全文朗诵。且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在易中天《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三国主题历史的时候,曾经全文朗诵了这一首宋词,并且纠正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周郎”的偏见。

在我们的认识当中,周瑜是那个少年成名但是心胸极其狭窄的吴国军事统帅,这一切在《三国演义》当中都有明确指向;但是当我们认真结合史实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后世作者为了树立蜀汉正统而故意埋下的伏笔。苏轼所生活的时代距离三国大约有700年历史,但是也终归比几百年后的明清文人对于三国知识了解得更为确切。

所以,对于宋词中的三国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体现军事才华的漂亮一战,和蜀汉诸葛亮等人的直接关系很小。后世为了匹配蜀汉正统的主题,生出了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古诗,丰富了故事情节,但是和史实的距离却也已经是更加遥远。

苏轼的这首词为后世的人们研究三国那段时间的历史提供了些许的佐证,但是诗词更有意味的地方,在于词中体现的旷达心态。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的波澜壮阔,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人内心的豪放旷达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词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以及最后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写出了词人的人生态度。

也正是这种人生态度,也才使得今天的我们对于这首词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一首怀古词,而更多的认为其是一首豪放词的精彩作品。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20:19 , Processed in 0.0070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