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9-1-31 14:35 编辑
【美术大观园】:这张画,扯掉了“五百年一大千”最后的遮羞布 2019-01-28 21:56
江湖画家张大千对敦煌是根本没有认识的 直到70余年前的一天 这个人的出现 ![]() 叶恭绰(1881年-1968年) 叶恭绰与张大千的交往至深,20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个叫江紫尘的活跃人物,在上海孟德兰路兰里创立了一家“涛社”,以“打诗迷”的方式聚赌抽头。 ![]() 张大千嗜赌如命,一次竟然带着“传家宝”—王羲之 《曹娥碑》帖来到“涛社”,此贴十分名贵。上有唐代名人崔护、韦皋等七人的题跋,曾由项子京、成亲王先后收藏,且都附有详跋。 ![]() 晋人佚名书《孝女曹娥碑》 (辽宁省博物馆藏) 当晚大千连续“败北”,转瞬间就欠了江紫尘1000多大洋的赌债,江紫尘提出拿碑帖来抵赌债,并倒贴200大洋供其翻本,大千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结果可想而知, 10年后大千母亲病危时,在病榻前询其为什么甚久未见《曹娥碑》帖,大千惶恐已极,只好撒谎说仍放在苏州网师园。 ![]() 图为张大千(后)、张善孖(前)及亲朋好友在网师园中与虎儿的合影 此时恰遇叶恭绰与王秋斋来访,询及张太夫人的病情,张即以实情相告,他叹气说:“倘若还能够找到这幅碑帖的下落,我决定不惜重金赎回,使老母得到安慰。 ”这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叶恭绰指着自己的鼻子,用京腔道白说:“这个么,在区区那里!”原来那江紫尘只是贪图此碑帖,骗到手后又想转卖出去大赚一笔,恰好被酷爱收藏古人名迹的叶恭绰知道,不惜花重金买下来,视为珍宝。 ![]() 张氏兄弟与好友叶恭绰、王秋斋在网狮园中聚会 张大千一听此帖就在叶恭绰手里,立刻把王秋斋拉到屋角,央求王向叶转达三点请求:一、如能割让,愿付其购买原价;二、如不忍割爱,则愿意用自己所藏的历代书画,不计件数的任叶挑选,以为交换;三、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行,则乞求暂借两周,经呈送老母观览后,即行璧还。 ![]() 叶恭绰 竹石图扇面 叶恭绰义形于色地慨然说:“这是什么话!?我一生爱好古人名迹,但从不巧取豪夺,玩物而不丧志。我早知这碑帖是大千祖传遗物,而且知道它是在赌场上抵了债,所以才不惜重金买下,以免被人糟蹋。而且我与大千是朋友,我曾想过有朝一日能物归原主。而太夫人又在病笃之中,意欲一睹为快,这也是人之常情。我愿意将原璧返赠给大千,再不要说偿还原值或以物易物了! ” ![]() 叶恭绰 翠竹图扇面 张大千忙问是什么条件。叶恭绰笑着说:“你张大千答应从今天戒赌。如何? ” ![]() 尼玛,这哥们太令人感动了! 张大千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发誓从此至死不进赌场,也不让家人玩麻将。 ![]() 张大千先生与仲兄张善孖先生20世纪30年代寓居苏州网师园 也许命中注定叶恭绰就是张大千的贵人,上面几幅扇面可以看出叶恭绰的书画修养极高,而且见识非凡,他对大千说:“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并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振此颓风。 之后,在国民党政府检察院任职的马文彦,也曾多次向大千介绍敦煌石窟壁画,大千自己又查阅了一批资料,遂决定去探寻中国绘画的艺术渊源,以发扬光大。 很多年后,大千写到:“西去流沙,寝食于莫高、榆林二石室者近三年,临抚魏、隋、唐、宋壁画三百帧,皆先生启之也”。 ![]() 张大千(1899~1983) 1941年,张大千率妻儿门生,终于抵达敦煌莫高窟“考察”。一共待了两年七个月。坊间流传甚广的大千及门生损毁敦煌壁画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至于张大千如何疯狂损毁壁画就不在此文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以下三篇深度好文链接! 张大千如何疯狂破坏敦煌壁画 (超链接点击阅读) 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超链接点击阅读) 张大千疯狂破坏敦煌壁画,背后有何人撑腰? (超链接点击阅读) ![]() 甘肃榆林窟外景,1943年。罗寄梅摄。 图中左侧桥上站立者为张大千 然而,尽管有傅斯年、李济、向达、王子云等人铁证如山的证据,手眼通天的张大千还是凭借强大的政商界关系网,完美脱身! 张大千关系网有多强大? 在人物圈中,张大千广交天下,如鱼在水,成为 20 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被格外关注的角色。一方面,他逢源在国共两党政要之间:为 毛泽东作《荷花图》, 周恩来接见其夫人杨宛君,与 蒋介石晤对青城山,与 宋美龄晤对美国,与 蒋经国分别晤对台湾溪口、摩耶精舍,与 严家淦晤对摩耶精舍,并有“葆粹报国”、“亮节高风”、“一代宗师”等嘉奖。至于与 张群、张学良、于右任等的交谊,犹如金兰。此外,他还与活跃在 20 世纪历史舞台的中外重量级艺术家多有联系与交往,如:等等。至于与学界、传媒、梨园、市井、商贾等,即所谓“工、农、兵、学、商”,他都能人脉亨通,简直一代交际花啊! ![]() 张大千临摹《摩诃萨陀王子舍身饲虎图》,画面右下角,钤有“马步芳珍藏印”,可以确认是张大千赠于青海省代主席马步芳的 非但完美脱身,甚至离开时还带走数量不明的敦煌文物,这批文物后来一部分流散到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 ![]() 我不信以他的人品在当时无人监管的敦煌会空手而回,于是随手网上扒一下,果然记载如下:该绘画品已碎成20多片,为张大千所获,后入藏天理图书馆。上有张大千题字:“此亦地狱变也,令人想像吴生粉本。漠高窟发见回鹘经典甚少,况此墨迹书画耶。壬辰之秋大千居士题。”此图为研究回鹘佛教学者所重,图版时有刊布,如该馆1992年出版《天理秘藏名品展》第134图。 然而,在张大千的一群铁杆粉丝看来,张大千先生在敦煌找到了久已失传的中国画线描、色彩传统和人物画的技法,破解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众多谜团,探索了中国绘画六法的真谛,找到了中国画革新的突破口。美誉有加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什么散尽五千两黄金敦煌面壁三年终成一代宗师诸如此类的励志鸡汤! ![]() 甚至即使毁坏敦煌的证据铁证如山,在这些粉丝看来,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张大千揭掉几层壁画,也是为了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绘画,并且把敦煌推向了世界,简直是一个大功臣! 于是,从敦煌归来后,张大千完成了艺术生涯中最大的飞跃:从一位传统绘画的名家转变为举世公认的一代美术巨匠。 事实真的如此吗? 张大千真的破解了美术史上的谜团? 真的探索到中国绘画六法的真谛吗? 事实上,张大千的确用这批蹩脚的临摹作品,换得了人生一次巨大的飞跃! 张大千带着自己在敦煌临摹的五十多幅壁画作品,来到日本最着名的《朝日新闻》。1956年4月,由《朝日新闻》主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在东京银座松屋百货盛大举行,其轰动效果从日本直接波及到了欧洲。巴黎博物馆的大门被敲开了,展览一结束,全部画作即运抵欧洲。 ![]()
这次展览张大千还顺便找到异国美女山田喜美子为情人 1956年到1966年十年间,张大千每隔一两年就回台湾或香港一次,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从事艺术活动,先后到过英、德、瑞士、比利时等国家的重要城市举办画展,并结交当地艺术界名流。 传奇的逆袭故事啊!难怪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 张大千与毕加索 后面我们将谈谈张大千在敦煌是否真正学到传统绘画的精髓? 是否真正推动了中国绘画的进步? ![]() 在敦煌以东百余公里处,有个著名的榆林窟,此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主要是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的壁画! 今天,我们要谈到的著名的水月观音就在榆林窟第2窟 ![]() 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两侧南壁北壁水月观音 榆林窟第2窟位于东崖下层,建于西夏。西夏两代帝王李德明、李元昊都是佛教的崇信者。榆林窟第2窟就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 “水月观音”为中唐时宫廷画师周昉所创,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曾记载:“(周昉)妙创水月之体”;同书卷三记载:“(西京)胜光寺......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 水月观音是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之一,因其所绘观音静观水中月而得名。由于这种新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广为流传,甚至传入朝鲜和日本。 据说供奉水月观音像可消灾去祸,也是水月观音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 ![]() 榆林窟第2窟 西壁北侧 水月观音 北侧的观音肩披绿色大巾,下穿红蓝二色裙,左手抚左膝,右手持飘带自然伸到胸前,神情悠闲地坐在岩石上,似乎正在仰望寂月夜凝神遐思,又似乎在聆听世间疾苦,准备随时救苦救难。观音一侧的岩石上摆放着花篮和插有柳枝的净瓶,身后灵石矗立,岩石后面露出绿竹。脚下碧海茫茫,海面上一童子正乘云而来,合掌向观音礼拜,这就是善财童子至普陀珞珈山参拜观音的情形,即“童子拜观音”。 ![]()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水月观音局部唐僧取經 天空彩云浮动,一弯新月高悬天际。大海岸边的平地上,一位年轻英俊的汉族僧人,身披袈裟,双手合十,仰首虔诚地隔水遥礼观音。此画面表现的就是唐僧取经的故事,青年僧人就是玄奘,猴脸人物就是孙悟空。在历史上,玄奘取经是确有其事的。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8岁的玄奘便走上了西行求法的历程。玄奘取道瓜州,出玉门关、过五烽,经莫贺延碛大沙漠而至印度。玄奘曾在瓜州逗留月余,与瓜州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玄奘取经故事在瓜州流传深远,最终进入画家的视野,绘制在榆林窟的壁画中。 ![]() 榆林窟第2窟 西壁 南侧 水月观音 南侧的水月观音图,在透明的巨大身光圆轮中,映衬出一位头戴宝冠、项饰璎珞、长发披肩、腰系长裙的观音菩萨,观音右臂轻轻搭在屈起的右膝上,右手轻拈串珠,左手微抚岩石,悠然自在、若有所思地坐在水边的岩石上。水中盛开着的一对莲花承托着观音菩萨的双足。右侧的岩石上摆放着花盘和插有柳枝的净瓶,身后修竹摇曳,怪石嶙峋,天空祥云缥缈,灵鸟蹁跹,画面左下侧,龙女双手合十,正在虔诚礼拜观音。 似乎大千对有唐僧的这幅比较有兴趣,开始对西壁北側的水月观音疯狂的临摹! ![]()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水月观音局部唐僧取經 我们来看看张大千对此幅壁画是如何厚爱 ![]() 张大千现场临摹安西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观音 白描稿 ![]() 张大千现场临摹安西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观音 ![]() 出版物上刊登的此幅张大千临摹作品 ![]() 截取局部再锐化图像,可以让我们对张大千摹本的线条看得更为清晰。 在离开敦煌后的几年里,这些素材成为张大千创作的粉本! 让我们看看张大千其后几年的作品: ![]() 观音图 立轴 纸本 张大千 1943年作 ![]() 水月观音 张大千 1945年作 ![]() 观音 纸本设色 张大千 1946年作 至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张大千在敦煌究竟学到了什么! 无非 造型+色彩 没错,他带着家眷弟子,声势浩大的几年面壁,学到的是造型和色彩!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摹了一批粉本! ![]() 临摹作品呆板,气质全无 ![]() 对原作最重要的线条节奏完全没有理解到 ![]() 注意看此照片摹本的尺寸为原大 张大千用的是“摹”,直接用“玻璃纸”(当时一种轻薄透明的纸张)覆盖在壁画上,然后勾勒出线条轮廓,标注上色彩记号!(这当然对壁画的损伤是不小的) ![]() 注意看标注颜色记号 少数的摹本还带保留一点原作线条粗细变化 有中国当代美术考古第一人之称的王子云(当时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组成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目睹了张大千对壁画的临摹方式,很不以为然。 ![]() 王子云(1897.3-1990.8) 王说:“我们(临摹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原有面貌,按照原画现有的色彩很忠实地把它摹绘下来,而张大千则不是保存现有面目,是‘恢复’原有面目。他从青海塔尔寺雇来三位喇嘛画师,运用塔尔寺藏教壁画的画法和色彩,把千佛洞因年久褪色的壁画,加以恢复原貌,但是否真是原貌,还要深入研究,只令人感到红红绿绿,十分刺目,好像看到新修的寺庙那样,显得有些‘匠气’和火气。” ![]() 摹本好热闹,真的好农家乐 ![]() 上图为张大千在敦煌描摹壁画 不过这些手法,让他取得了敦煌壁画的一手造型资料 在其后的岁月里,这些资料,成为他“创作”出大量的仕女、观音等题材作品的源泉! 更是他数年后敲开巴黎大门的武器! 笔者在榆林窟里见到一些壁画上,被张大千用赭红色勾勒了一遍,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因为榆林窟里部分壁画的墨线轮廓极淡,千年氧化的原因,呈现出一种极淡的灰色,这种画面,如果用玻璃纸覆盖在上面,根本无法看清轮廓,因此,笔者推测张大千使用赭红色勾勒一遍的目的,就是以便于再次覆盖玻璃纸临摹! ![]() (笔者看到的被毁壁画,墨色极淡处比左侧童子线条还淡,几乎只是水渍一般,而大千勾勒出的效果就如同右侧的莲花,因榆林窟高清资料甚少,无法明确指出,有机会去榆林窟观看时请注意粗乱的赭红色线下如有若隐若现的淡墨线,那大概就是被张大千勾勒过的!) ![]() 注意看此幅作品勾勒的空心字方法,一定是直接覆盖在壁画上勾勒 然而 中国画真正的精髓 张大千却没有“摹”得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张大千完全没有理解领略到中国画真正精髓所在! 看到这里 张大千民间无数铁杆粉丝可能会骂我了 “你算老几?你说张大千没有领略到就没有领略到了?” ![]() 中国当代教育中 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 身边朋友圈里美盲一大把 普通人的的美术教育基本停留在 排5小时队,挤到中国馆3D《清明上河图》前 漂洋过海来到台北故宫看下翡翠白菜 到罗浮宫里蜂拥至《蒙娜丽莎》前拍张照 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或微博 然后回家 随手微博搜了下,比比皆是 ![]() 女神们出去要么看卢浮宫三宝 要么故宫十宝 本阁主一度怀疑是不是小时候 麻麻八宝粥喂多了 好吧 张粉们 口说无凭,我们看图说话! ![]() 盛唐 飞天横披 75.2X121.2 水墨设色 绢本 张大千 1941 ![]() 盛唐 飞天横披 75.2X121.2 水墨设色 绢本 张大千 1941(局部) ![]() 敦煌85窟 晚唐 飞天 ![]() 敦煌290窟 北周 飞天 敦煌飞天精彩之处在哪里?并不是造型及色彩,而是线条,大家可以看到,无论北朝还是晚唐,飞天都是动感十足,呼之欲出,而不是坚硬刻板的形态,这种气韵生动,正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 ![]() 千竹书院方严先生临摹飞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