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3-27 11:59 编辑
二人转起源萨满歌舞(论一) 二人转是东北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有的说“二人转”来源于“莲花落”; 有的说源于“打连厢”; 有的说来源“秧歌”; 有的说“莲花落”打底,“秧歌”镶边; 有的说“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还有说“秧歌”打底,“百戏”镶边等等众说纷繁, 莫衷一是, 只好悬案于历史。笔者近二十年来涉猎东北满族民间术术品收藏与对东北满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历经较长时间查阅年夜量图书资料、走访调查、研究论证, 终于对二人转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等理出一个较清脉络, 并从文化形态学和比较文化学角度, 力求揭示其发展渊源和历史面目。 1、二人演唱形式是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秉承。二人转产生年代约在清代前期, 通过二个演员说、唱、做、舞、绝等表演手段的综合艺术, 早年二个演员扮“上装”、“下装”,其上装男扮女装称“包头”, 下装男扮“丑角”。统称“一付架”。这两个演员歌舞表演形式和北方萨满祭祀歌舞中年夜神、二神演唱形式、形态基本一致。祭祀歌舞中年夜神为主神(女) , 二神(男) 为帮神, 和二人转同样“下装”( 男) 围着“上装”(女) 转。通过阐发比较可见二人转最早来自萨满教祭祀歌舞演唱形式。萨满教降生在北方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最早“萨满”由女酋长担负,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系氏族社会的呈现, 也呈现了男萨满(男酋长担负)由于那时受女神权习惯势力的制约, 故男人当“萨满”必须装扮成女人的样子。祭祀时脸要涂黑, 并在神帽的帽檐部缝上很多皮条遮面等。这就是东北二人转早期’男扮女装”, 面涂黑色的历史由来。 二人转早期化妆与装束:“上装”头上包一块青布, 戴上五朵年夜红花和用玻璃珠子串成的齐眉帘子戴在脑门上。还有一类用青布包头, 插四个年夜簪、戴三朵年夜花, 上身穿红袄, 下身穿绿彩裤, 外套一个年夜花坎肩, 左右各有一个兜(可装扇子、手玉子等)。下装“丑角”头戴毡帽、上穿喜鹊褂(利剑袖头) , 下穿红裤子, 足蹬三道脸鞋, 腰系利剑腰包。上装青布包头插年夜簪戴五朵年夜红花正如萨满神帽顶戴十五叉鹿角, 寓意生命树崇拜演化而来。脑门前玻璃珠子装饰纯系早年萨满神帽帽檐上多皮条遮面的历史演变遗存, 青布包头是上装“包头”名称的由来,“丑角”是为突出上装, 下装扮丑相由来。 至于上、下装的其它穿戴如毡帽、年夜坎肩、喜鹊褂、利剑腰包(腰带) 等均系清代东北满族人的装束风尚, 是民族历史的痕迹写照。 早期二人转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 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一头钉块红布条) , 这二件道具都在萨满祭祀歌舞中应用。神棍和拍板沈阳故宫萨满祭祀用神具中都有原件。 再有二人转演出开始, 倒退进场, 显得特别神秘, 极富吸引力, 这在萨满跳神祭祀中都有原形排场。如沈阳故宫萨满夕祭舞前, 萨满坐在神位前小凳上唱请神歌。当太监用鼓槌击年夜鼓‘一点’应合萨满所敲手鼓时, 萨满应鼓点慢慢“拱立”并腰肢还要盘旋扭动, 萨满立起后, 要面向神位, 其身后是舞蹈空间, 故首先向后退,“盘旋跄步”以双脚向后按点蹭步、扭动腰肢、腰铃哗哗声响, 舞蹈呈盘旋之势。太监双手击年夜 锭鼓“三点”以合萨满手鼓, 萨满以盘旋跄步向神位标的目的前进, 边蹭步边扭动腰肢边击打手鼓诵祷神辞, 回到神位前小凳处坐。太监双手击鼓“五点”、“七点”、“九点”到“十一点”频频三次祷祝、拱立、前后倒退。击鼓“四点”“夕祭”完毕。以上可见二人转倒退进场渊源。 2、音乐唱腔来源于萨满神歌众所周知二人转音乐曲调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咳咳”之说。这样火热、丰富的艺术相信一定“事出有源”, 绝不会凭空创造。经过多方查证, 最新发现二人转音乐曲牌“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是东北满族单鼓音乐的突出特征, 如“文嗨嗨”、“武嗨嗨”、“咿幺咳调”、“九郎悲”、“喊年夜腔”、“慢四棒”、“二十四节气歌”、“天干地支歌”、“放牛调”、“盼五更”、“夸桑”、“拣棉花”、“武王伐纣”、“孟姜女哭长城”等单鼓唱腔大都是二人转“九腔十八调”的源头。而单鼓正是萨满跳神的表演形式。这在研究民间音乐多年的专家刘桂腾先生著《单鼓音乐研究》一书都有介绍和相似论述。尤其二人转曲调中较早普遍使用的《文嗨嗨》曲牌即是单鼓音乐中的《点八卦》曲牌。为破译二人转音乐曲牌起源解开了一年夜谜团。所谓“七十二咳咳”除“文嗨嗨”外, 一般都是加在某些腔调尾音上“哼嗳哟、嗳嗳哟”. 例如二人转《许仙借伞》词:(上句) 令郎高山把书念, 嗳咳哟, 嗳嗨哟。(下句) 令郎念书正三年哪! 嗳咳哟、嗳咳、嗳咳、嗳嗳哟、嗳咳哟! 再如二人转《兰桥会》词:我是那哈, 河东东那哈。魏学士。嗨嗨、嗨嗨,哪啦咿呼嗨。 以上几例尤其较早二人转都有嗳咳哟的形式, 唱法有分唱、合唱, 有主唱和帮腔等。据老艺人口碑和部分史料介绍, 较早的二人转都是《幺咳腔》, 据查证其本源在北方萨满教文化宝库中蕴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