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种的不是树,是文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23:5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人种的不是树,是文化                                                         2019-03-12 15:36                                                   
                  

中国人可说是世界上最热衷植树的民族了,受益于辽阔的疆域和季风性气候,光是木本植物就有8000余种。在源远流长的植树史中,中国也形成了独特的植树文化——这些草木就仿佛是跟我们打了几千年交道的朋友,也变得极富人性与魅力。
一、中国的树是有情感的
古人赋予树的第一种人性便是情感,在中国的文化表达中,人会触景生情,看到某类草木便联想到某种特定的情感,柳树和槐树便是两个力证。
柳树与别离

▲ 柳枝

古人常常把柳树和别离联系在一起。柳树是中国最常见的树种之一,一到春天,便会漫天飞絮,容易让人联想到离别;另一种说法是“柳”与“留”是谐音,也会勾出分别时伤感的情思。
早在《诗经》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的名句,而汉代人习惯折柳枝送别。一直到今天这种意象仍在使用,周杰伦的歌曲《娘子》中有句“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的歌词,这说明我们把寄托于柳树2500多年的别离之伤,依然会传递下去。
槐树与思乡

▲ 洪洞大槐树

中国人可能都听过 “洪洞大槐树”的民间传说,讲的是元末明初的移民大迁徙。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版本有多少,但槐树却是真真切切成了怀祖怀乡的代名词。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故事的发生地就叫大槐树村,因村口种着一棵大槐树而得名,其实在中国北方,村口栽种槐树是不少农村的普遍现象,这些村民不一定真是来自洪洞的后裔,但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接受了槐树崇拜的文化。这可能与槐树“一身是宝”的实用价值有关,槐花槐叶可以吃、可以染布,槐角(果实)可以入药,槐木也是上好木材,所以人们把槐树当做宝贝一样供奉,它就逐渐承担起整个家族村落的兴旺。

▲ 槐花

因此,当一个人“少小离家老大回”,走到村口望见这棵大槐树时,已然回到了家的怀抱。
二、中国的树是有品行的
中国的树不但是有感情的,还是有品行的。文化精英们观察树木的自然习性,然后将其拟人化,便给它们打上了深深的东方文化烙印,比如“岁寒三友”。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树和竹在隆冬腊月仍不凋不落,梅花更是迎寒而绽,因此被认为是傲骨的象征。而因各自的其他习性不同,松树又象征常青不老,竹子又象征君子之道,梅花也象征冰清玉洁,总之都是高洁坚毅的品质。
当然,如果从科学角度分析,现在我们能很容易找出使三友们挺霜而立的生物构造,然而,这未免太不浪漫了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这句话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以松柏为榜样,在艰苦的环境中上下求索。

▲ 郑板桥与竹石

郑板桥喜画竹,他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又让多少志士被竹石精神所感召,在乱世之中守护着赤城的理想?
还有梅花,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这,就是人间草木带给中国文人独享的那份浪漫与坚持。
三、中国的树是能拿来教化的
教化是东方特有的产物,因为西方人喜欢讲实证与逻辑,比如亚里士多德会设置大前提和小前提,再推算能不能得出某结论;而中国人说话喜欢类比,比如淳于髡会把齐王比作一鸣惊人的鸟,而晏子会用一句“橘生淮南为枳”反杀楚王。凡天底下的事,都能被中国人拿来教化,或感召,或规劝,或鞭挞,或反讽。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三个用种树来做教化的例子。
十年树木

▲ 管仲

《管子·权修》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句话分两层意思,第一句是讲培养人才不易,时间成本高;第二句是讲虽然成本高,但是我回报更高啊。管仲把培养人才类比为种粮、种树,是很有意思的,人才也能像草木一样春播秋收了。
种树的郭橐驼

▲ 柳宗元

若论古代民间种树第一人,恐怕非郭橐驼莫属。这个考倒过无数中学生的名字来自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记述了长安第一种树能手郭橐驼的种植技艺,“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顺着树的天性,实现它的生长习性)看似无聊至极,实则大道至简,可长安愣是没人能复制他的传奇。可柳宗元讲完怎么种树,话锋一转,就回到“为官之道和种树是一个道理”的套路,这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历史上有没有郭橐驼这个人都很难说,但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了。
病梅馆记

▲ 龚自珍

清末名臣龚自珍深感时局万马齐喑,创作了一系列诗文来反映和讽刺现实,《病梅馆记》便是其中佳作。这篇小文讲述了作者在苏州买了300盆梅花盆景,可无一不是曲欹稀疏状,这都是时下流行审美,却一种畸形变态的审美,这些盆景都是经人工摧折而种出来的病梅,末了他还痛心疾呼:“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虽未言明,但通读全篇,你能感受到他对于统治者禁锢思想、压抑人才的愤懑,似乎每一行字的背后都写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告。

▲ 龚自珍眼中的“病梅”

所以您看,连种个树能种出这么多道理的,恐怕只有中国人了。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文 / 俎燚楠 编 / 任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7 10:40 , Processed in 0.0085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