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到中年的苏轼在仕途进退两难,雨后的尴尬写出对生活的淡泊名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23:01: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到中年的苏轼在仕途进退两难,雨后的尴尬写出对生活的淡泊名利                                                         2019-04-07 12:00                                                   
                  

公元1063年,苏轼还很年轻。但是生性旷达对于人生已经有了几分淡泊,20岁的他就高中进士,美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过这几年的仕途经历也让他看到“学而优则仕”,远非十年寒窗那么简单,那么单纯。

在这一年,苏轼在凤翔通判任上赶赴长安城,得以重游终南山。在路上的时候遭遇一场雨,顿时发出了人生感慨,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宋词。表达出了人到中年的他在试图当中进退两难的境地。虽然其中不乏雨后的尴尬,但是却也写出了对生活的淡泊名利。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这首词的题目就是《南歌子·再用前韵》,最吸引我们的应该是上片的最后一句。“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让我们想到庄生梦蝶的历史典故,也代表了苏轼对于人生的轻盈追求。要知道,这一句宋词是他在遭遇劳苦,以及雨后的尴尬之后写出的感慨,更带有了深刻的人生体验。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苏轼带着醉意重游终南山,却遭遇一场山雨。被雨淋的尴尬,可能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更何况是在山中,其中的劳苦和狼狈,我们也可以想象。好歹到傍晚的时候天气放晴,苏轼也得以和衣而眠。

因为经历了这一场忙碌,算是带着醉意带着疲倦,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不知道报时的钟表在什么时候响起的,只记得在梦中自己就像是一只蝴蝶一样轻盈自在,超越了这世俗当中的种种不快。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下片一开始就感慨自己的仕途。人老才尽,但是现在还没有办法真正归隐,就如同终南山这些真正的世外高人一般。虽然人到中年,但是多年的仕途经历告诉他,选择归隐这条路这并不容易。在仕途当中做出成绩不容易,要想归隐山林,同样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求田问舍笑豪英”,更何况此时的他购买田地和房屋惹得很多人看不起,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喜欢田产,追求生活的享受。其实是他们并不明白,“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苏轼只不过是渴望能够在湖边无泥的地方悠闲散步而已。

这首词所表达的苏轼进退两难的人生追求。他渴望摆脱仕宦名利,也渴望能够超越世俗。上片当中的“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中的蝴蝶就是他现实追求的极致反映。但与此同时,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追求也是不甘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他60多岁高龄的时候,仕途当中遭遇一贬再贬的时候,依然坚持内心对仕途的追求。

从人到中年,一直到老年,苏轼都在渴望能够归隐田园,归隐山林,但直到最后也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她对生活的淡泊名利,是真挚的追求;但同时仕途之路就那么越走越窄,同样也是不甘心的表现。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3:23 , Processed in 0.00781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