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连海谈中国酒文化的未来:白酒要品,也要开拓另一半中国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00:4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纪连海谈中国酒文化的未来:白酒要品,也要开拓另一半中国人                                                         2019-05-10 22:08                    
   5月9日,由搜狐网主办的“大国酿造 文化传承——2019年中国酒业品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文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作了一场关于中国酒文化的发言,对中国人饮酒的缘由、习俗,酒文化名人以及酒文化的未来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 文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

中国人为什么要喝酒?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酒的国度,尤其是白酒的国度,据称中国人每年喝的白酒足以灌满每个英国人家里的浴缸。可是在这个盛行喝酒的年代,很多人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喝酒”这个问题。
“喝酒的本质第一是敬天祭祖,第二是养生,第三是沟通。现在我们似乎把喝酒的本质颠倒了,好像一喝酒就能够容易跟人沟通,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有问题的。”纪连海溯源中国的饮酒文化,认为当下人对喝酒的认知有些本末倒置了。
中国人喝酒的习俗
中国人喝酒有很多讲究。纪连海列举出古人喝酒的许多规矩:尊重老者,拄着拐杖的先喝;跟现在喝酒的习惯完全相反,“沽酒市脯不食”,不能喝外面卖的酒;男人射箭打仗争,喝酒也得争,谁先射十环谁先喝……
中国人喝酒习俗还有地域性的差异。
“山东人喝酒主陪三口副陪三口,以前是主陪三杯,副陪三杯,自从变成白酒以后不能玩了,主陪三口副陪三口,六口一杯,还是公平的,大家都喝,北京没这个论法。95后的年轻人甚至80后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白酒喝酒的不习惯在于规矩,北京人喝酒都是拿大缸子,你倒满我倒满,喝酒稍微有一点争有一点彩。”
但他也指出,当下很多人把古人喝酒的讲究、规矩给曲解了:“到某些省份我跟他们讲,不能那么宣传,本来酒是有文化的,生生让你们弄成没文化的,干嘛您喝一杯我就得喝三杯,敬一杯、碰一杯、喝一杯,非得把人干倒了。”
“那个时代的米酒、黄酒没有现在的10多度,就三五度的啤酒,你喝一杯我喝三杯没问题。60多度白酒您一杯我三杯,是您有毛病还是我有毛病?我真的建议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宣传口号。像我这样比较喜欢喝的人,你就喝一杯我喝三杯也挺高兴,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

中国酒的代言人
说到中国酒行业的代言人,纪连海认为曹操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曹操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酒写进诗的政治家、军事家、酒家。”曹操《短歌行》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了千古名句,相传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其实是少康,传到后来成杜康。
比曹操稍晚些的 “竹林七贤”,同样是酒文化的代表,竹林七贤比较能喝酒,尤其是刘伶,据说带“三”字带“刘”字的酒都和他有关系。比竹林七贤再晚一些的代言人是陶渊明,把酒写进诗,而且基本上每首诗都不离酒的就是他。
在纪连海看来,李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酒的代言人,但是他不能喝。 “我们经常说饮中八仙,最怂的是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斗是一种运输酒的工具,一斗2200毫升,啤酒的度数,要写一百首诗,您让我们喝不让我们喝?李白喜欢喝酒,一个人喝,俩人也喝,仨人也喝,喝了就醉。”
中国酒文化的未来之路
统计数字表明,白酒消费吨位在下降,但白酒的价格在上升。某种程度上说明“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主流。那么中国酒文化未来要走一条怎样的路呢?
纪连海认为,当代中国酒文化的推广,一定要保持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特色,学会适应当代年轻人的思维,还要开拓另外一半中国人。
“我们很多人喝酒受到明朝《水浒传》的影响,从此让人觉得不喝酒不是男人一样,衡水老白干想当年的广告叫‘喝出男人味’。谁说白酒都是男人喝的?你自己就把自己断了。”
纪连海最后说道,白酒也要进行“沉浸式体验”,国人品鉴水平也要提高。“我参与过,那个香味就得真正的师傅带着我们,不然好像只有红酒可以品,其实白酒要品的味道更多,可惜的是没有人教大家怎么品白酒。”

(编 / 俎燚楠 审 / 任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8:49 , Processed in 0.0093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