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泸定桥铁链3百多年仍在用,一万多个铁环,古人是怎么保障质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0 14:46: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泸定桥铁链3百多年仍在用,一万多个铁环,古人是怎么保障质量?                                                         2019-05-20 07:16                    

                  

提起泸定桥,相信大家对其并不陌生,这座桥梁可是连接着康巴藏区和四川盆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自古以来就成了兵家必争的一处要地,在这个地方之上上演过无数次的传奇事件。

在150多年前清朝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领3万大军在这里和清军浴血奋战,结果被清军堵在了大渡河,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过桥,最终全军覆没。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就会有所疑问了,既然这里的环境是如此的险峻,上万个铁环,13根巨大的铁索,共重达40多吨,想要横跨大渡河,现在看来也是不小的工程,那么在三百多年前的康熙年间,古人又没有大型的起重吊装设备,他们是如何能建立起这样一座大桥的呢?

但是工匠们烦恼的时候,有个和尚想到了办法,用“索渡”的方式,就是现在两岸弄上分别弄上一个大转盘,然后先用绳子把两岸的大转盘连起来,重点来了,要在绳子上套上足够粗细的竹竿,然后通过转动大转盘带动绳子拉扯,顺带将铁索通过绳子竹竿一点一点的的顺过去!

工匠们照着那个人说的做,果然成功了。泸定桥建成之后,康熙皇帝还特意为它题了名,刻在石碑上,立于泸定桥旁边。

并且三百多年过去了,泸定桥依然完好无损,在智慧的背后还要有质量的保证,据传时任四川提督的岳升龙负责建造泸定桥时下了一个命令,所有建造泸定桥铁环,铁索的工匠要在自己所属的部分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哪个部分出了问题,直接狗头铡伺候,这才让我们有幸见到了泸定桥的存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13:19 , Processed in 0.0077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