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到1980年代,那究竟是怎样的年代? 2019-06-03 21:50
六十年代 ![]()
20世纪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
20世纪60年代,海南黎族的农民在水田中挠秧。 ![]()
1960年代初期,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五一”劳动节“大头娃娃”表演。 ![]()
1960年代初期,“五一”劳动节,在公园等待表演节目的孩子们。 ![]()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 ![]()
1967年,北京东长安街举行“纪念秋收起义四十周年”的宣传活动。 ![]()
1968年广东的一户农家,孩子正在为奶奶朗读毛主席著作,墙上还张贴着多张毛主席像。 ![]()
1969年,群众庆祝党的“九大”胜利闭幕,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表演节目。 ![]()
1966年12月25日,串联学生翻越江西井冈山黄洋界。 ![]()
1966年,火车上的串联学生。 ![]()
串联学生在水利工地上向农民宣传毛泽东思想。 ![]()
1966年,学生大串联到卢沟桥,前队的学生在桥上写字,给后队提示方向。 ![]()
1968 年,广东珠江工厂送青年工人参军。 ![]()
1968年,知青们刚刚乘船来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点。 ![]()
知青修建桥梁。 ![]()
动手盖房子。 ![]()
赶猪出来吃食。 ![]()
用拖拉机在秋收。 ![]()
采石场政治学习。 七十年代 ![]()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大串联的学生在新疆翻越达坂。 ![]()
1970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在与农民话家常。 ![]()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少年阅读《毛主席语录》。 ![]()
1971 年,秋收时节的劳作间隙,宣传队员表演数来宝。 ![]()
1970 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与农民一起下地劳动。 ![]()
1971 年,“三八”号在黄海捕获大量对虾,为国家创造外汇。 ![]()
1970年代,江苏淮安农民在手工缝制地毯。 ![]()
1970年代,浙江嘉兴的绣娘正在做绣花鞋面。 ![]()
1970年代,首钢轧钢厂建成试车。 ![]()
1972 年,广州电业局女子带电作业班在维护高压线。 ![]()
1970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四周年之际,什刹海举行纪念活动,少年们背着红缨枪泅渡。 ![]()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 ![]()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 ![]()
20世纪70年代,故宫东华门城墙下早读和锻炼身体的人们。 ![]()
20世纪70 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 ![]()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外滩,清晨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
20世纪70年代,湖南衡阳南岳镇,一位年轻的爸爸背着娃娃在看小人书。 八十年代 ![]()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 ![]()
20世纪80年代,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徕生意。 ![]()
20世纪80年代初,春节期间的地坛庙会异常热闹,人们兴致勃勃地逛公园,买小吃,看大戏。 ![]()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们冒着风雪去上班。 ![]()
湖南衡阳南岳镇,在街口玩耍的孩子们。 ![]()
北京春秋季沙尘时期,系着纱巾防尘的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