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西南行 岳阳 岳阳楼 ——— 青云 [打印本页]

作者: 邓巍    时间: 2019-7-23 04:59:14     标题: 西南行 岳阳 岳阳楼 ——— 青云

西南行 岳阳 岳阳楼

作者:青云    2019-07-23

[attach]73011[/attach]
        下午一点,到达岳阳。站外水汽弥漫,日影朦朦,空气潮湿,阳光曝晒。

        乘车来到洞庭湖畔,这里有巴陵广场、岳阳古城和岳阳楼公园。

        岳阳,古有巴丘、巴陵和岳州等称谓,是古荆楚文明的摇篮,是历史悠久的名城,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汇聚之处。

        巴陵广场紧傍洞庭湖东岸,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广场有座雕像——后羿斩巴蛇。只见后羿足踏波涛,弯弓搭箭,直指巴蛇。《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巴蛇食象”,后人遂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说。

        后羿,又称大羿,神话中以善射著名。《山海经》中有“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死巴蛇,将巴蛇掩埋在洞庭湖东岸,形成一座山陵,遂称“巴陵”。
[attach]73026[/attach]


        遥望洞庭湖面,烟气迷茫,日光隐耀,水天一色。对面的君山,早已隐入烟气中。洞庭湖,自古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传说,舜帝南巡,途中崩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帝妃娥皇和女英千里寻夫,一路来到洞庭湖畔。两人伤极,投水身亡,被葬在洞庭湖中小岛上,人称“二妃墓”。墓旁翠竹斑斑,如染泪痕,即“湘妃竹”。
        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有《湘君》、《湘夫人》等篇,小岛遂称作“君山”。
        洞庭湖,西周时期楚国人称“云梦”。梦,楚语有“大泽”意。云梦泽水域浩瀚,云腾霞飞,气象万千。君山尚是一座孤岛。
        汉晋时期,长江干流开始注入洞庭湖。洞庭湖中河沙淤积,地面抬升,水域缩小。如今,君山一带已是一片平陆。

[attach]73012[/attach]

        巴陵广场旁就是岳阳古城,高楼巍巍,城墙历历。迎面是古城南门楼——瞻岳门,楼台高筑, 门洞拱券, 重檐歇山, 飞檐耸翘。两旁城墙高大,墙垛齐整,宛如军事重镇。

        岳阳筑城,可溯及汉末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占据长江以东的岳阳,史称“东吴”。东吴将领鲁肃在湖畔修筑高楼——阅军楼,是为岳阳楼之前身。

        岳阳,地处洞庭湖汇入长江的入江口。奔流千里的湘江,一路穿过浩瀚的洞庭湖,在君山北汇入长江,滔滔北上,直奔武汉。

        武昌到岳阳,是古“赤壁之战”遗址。数十万魏国大军进驻江边,兵峰直指江东。赤壁,距岳阳只几十公里。

[attach]73013[/attach]

        岳阳楼公园,位于古城内,游人寥寥,树木不茂,景致却清新怡人。

        著名的岳阳楼,坐落在岳阳楼公园中。公园南门坐落在宽阔台阶上,单檐歇山顶,翡翠琉璃瓦,黄金琉璃檐。门悬金字匾——巴陵胜状。大门旁的楹联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语句平白,气势却雄壮!

        马一鸣早闻岳阳楼,徘徊瞻顾不已。

[attach]73014[/attach]

        才进岳阳楼公园,迎面就见一座小岛。岛前有一座喷水池,泉水雪白,随风涌荡。岛上碧草萋萋,绿树蓉蓉。周围流水萦绕,水色清碧, 波光荡漾, 游鱼成群, 追觅嬉戏。

        岛上有一块奇石,上刻“五朝楼观”。原来,岛上临水处有五座黄铜铸就的小楼,是仿照唐、宋、元、明、清历代传世画本,所组建而成的历朝岳阳楼大观。

        只见五座岳阳楼高矮不一,样式各异:有单檐,也有重檐;有重楼,也有三重楼;有的是九脊歇山式,有的却是十字歇山式;有的檐角飞翘,有的檐角平展;有的纤巧,有的庄重,风格迥异,姿态独具。

[attach]73015[/attach]

        五座仿古岳阳楼,沿着湖畔一字排开。

        来到元代岳阳楼——重檐歇山式重楼。只见铜楼线条简捷,气势稳重,堪称大观。檐间匾额为元赵孟頫手迹。

        明代岳阳楼,为重檐十字歇山式重楼,造型纤秀。匾额为明董其昌手迹。

        五朝楼中,当属清代的建筑规模最大,也最为壮观。这是一座单檐歇山式三重楼,楼台高筑, 殿阁崔嵬, 栋宇轩阔, 气势宏伟。重檐间悬着金匾,字体出自清康熙手笔。

        唐代岳阳楼,为单檐歇山顶重楼样式,檐角平展,气势雄阔。匾额为颜真卿手迹。

        宋代岳阳楼,为重檐十字歇山式重楼,姿态端庄。楼上匾额为宋米芾手迹。

        五朝楼观铜模型,高在四、五米之间,长宽约在二至四米左右。

[attach]73016[/attach]

        岳阳楼公园缘洞庭湖而建,地形狭长,建筑物呈一字形排开。

        石径宛转,绕过五朝楼,来到双公祠。双公祠形如卷棚式,两侧有高高的马头墙。祠中有巴陵郡守滕子京和范仲淹铜铸坐像。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知山水无楼阁而不显,楼阁无文字而不久,文字则非其人而不传,遂请范仲淹为之作记。

        坐像之间,挂着一幅铜板雕山水画——《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据此而为楼作记。岳阳楼屡遭焚毁,《岳阳楼记》流传弥广,成为千古绝响。

        双公祠对面,有七座小亭, 朱柱碧瓦,参差错落,排成一列,呈“北斗七星”状,具有江南和巴蜀地区独特的道教色彩。

        凉亭间通廊相连,称作“七星长廊”。七星长廊,亦称“碑廊”,遍是诗词碑刻。长廊逶迤,曲栏低回,游人徜徉其间。

[attach]73017[/attach]

        迤逦行到一处城墙旁,只见墙头起伏,如波似浪,翠树若屏,掩蔽洞庭湖面。

        墙根摆着盆景,松干虬曲,针叶苍绿。

[attach]73018[/attach]

        沿石阶信步而行,辗转经过一座石坊,上刻"南极潇湘"。对联“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坊后刻“风清月白”。

        站在坊前,就见岳阳楼檐角凌空飞耸;爬上台阶,便到岳阳楼的东门。
        岳阳楼矗在高高的楼台上,红墙匝绕,绿树荫蔽,檐角耸翘,蔚为壮观。
        高楼之下,正中是拱券门——岳阳门,直通楼前洞庭湖畔的三国“点将台遗址”。赤壁之战后,周瑜病死于岳阳,鲁肃接任。鲁肃在此修城建楼,演练水军,镇守江东。公园内有一座衣冠冢——小乔墓。

        湖畔有“怀甫亭”。杜甫离开成都后,途经奉节, 一路飘零, 来到岳阳, 登楼凭眺,作《登岳阳楼》,有“老病有孤舟”句。

[attach]73019[/attach]

        岳阳门两旁,各有一座单拱形的门坊,直通红墙内岳阳楼。右坊刻“朝晖夕映”,左坊刻“气象万千”。岳阳楼公园内刻字,多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

[attach]73020[/attach]

        穿过门坊,就到岳阳楼。岳阳楼不高,重檐三楼, 四角攒尖, 楼顶似盔, 檐牙飞啄,气势端庄,姿态古雅,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岳阳楼高悬金字匾额——“岳阳楼”,为郭沫若手迹。郭书有“才子体”之谓。

        岳阳楼门旁楹联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情景交融。

        一楼大厅有座紫檀雕屏《岳阳楼记》,屏体高大, 边框朱红, 底面漆黑, 字体翠绿。雕屏前段为楷书,中段为行楷,末段行书,落款为草书,书法精美,却是一个赝品。

        清末,巴陵知县私自仿制了一座假屏,离任之时, 携带真屏, 夜间乘船, 一路南下。不料途中风雨大作,船翻沉水,人屏俱丧。多年之后,洞庭湖枯水,真屏被打捞出水,世人这才得知岳阳楼中的雕屏是一幅赝品。岳阳楼便有两副紫檀雕屏的《岳阳楼记》。

        一楼雕屏旁有一幅对联,各五十一字,为岳阳楼最长之联。前人称此联与岳阳楼、杜诗、范文和张书为岳阳楼“五绝”。

[attach]73021[/attach]

        二楼大厅是原紫檀雕屏《岳阳楼记》,清初进士张照所书,字体端正,丰润圆媚。

范仲淹文,有王勃《滕王阁序》余风;张照书,则有王羲之《兰亭序》之流韵。

        三楼大厅中,迎面又是一座紫檀雕屏,为毛泽东所书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令人称奇的是,诗中“老病有孤舟”一句,写作"老去有孤舟",“去"与"孤舟”相呼应,似有意为之。今人称此屏为“镇楼之宝”。

        雕屏旁有幅黑底金字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

        雕屏对面,镌篆联“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文笔轻捷,景物辉映。

[attach]73022[/attach]

        楼厅楹联满室,四面临轩。低头俯瞰,只见楼两旁各有一座小亭,翡翠琉璃瓦顶,亭柱朱红。左侧"仙梅亭",重檐六角攒尖;右侧"三醉亭",重檐九脊歇山。城楼之外,两旁各有一座三门石坊,左为"南极潇湘",右为"北通巫峡",与楼前的小亭遥遥相对。一楼、两亭、两坊,可谓胜景。

        极目远眺,只见湖水浩荡,青山隐没。湖对面就是君山岛风景区,那里有洞庭庙、湘妃祠和柳毅井等诸多景点。

        右方就是湘江入江口。只见大江横流,茫茫荡荡,水势滔天,漫无涯际。

       下午三点半,离开岳阳楼,赶到车站,乘上长途大巴,直奔长沙而去。

        途中经过汨罗市境。这里有个汨罗镇,是楚爱国诗人屈原第二次遭受流放的地方,也是屈原写下《离骚》之处。楚郢都城破,屈原闻讯后,怀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地人首创端午赛龙舟、食米粽等习俗。

[attach]73023[/attach]

       下午六点,到达长沙,乘车奔坡子街。坡子街是长沙著名小吃街,直通湘江岸边。

        坡子街附近,有西汉文学家贾谊故居。贾谊谪长沙,行舟湘水,作《吊屈原赋》,开汉初辞赋之先声,与屈原合称“屈贾”。

        晚七点半,天色渐冥,来到湘江江畔。江面开阔,客轮游弋。江心有一座沙洲——橘子洲。橘子洲上,林木苍苍,灯火闪闪。对岸岳麓山,峰岭起伏,隐隐在望。

[attach]73024[/attach]

        沿江漫行,来到杜甫江阁。天光幽幽,水色茫茫,高阁上明灯闪耀,景象亮丽。

        杜甫江阁为单檐歇山顶式,楼高三重,灯火辉煌, 气势巍峨, 游人攒聚, 气氛热闹。

        当年,杜甫离开岳阳,乘舟南下长沙,在舟中寄居于橘子洲旁江边码头。

        晚十点,乘车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里正在举行自学考试,街上小吃摊成排,旅馆家家爆满。投宿家庭旅馆,洗涮休息。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9-7-23 08:30:48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9-7-23 08:32:00

喜欢!精彩!点赞!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