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记忆 | 会师井冈山(二)——湘南起义
2019-08-12 14:30
《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先锋成都”【党史记忆】栏目,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我们来看看会师井冈山(二)——湘南起义。 音频 视频 1928年1月的一天夜里 广东韶关犁铺头 一支部队趁着夜色正在悄悄地往外走去 军旗上写着:国民革命军第140团 这么晚了,这支部队出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支装备齐全的“国民革命军” 正是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 ![]()
朱德 ![]()
陈毅 朱德为了使起义军余部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整 他联系到了自己昔日的好友范石生想要与其合作 此时的范石生也需要寻找盟友加强自己的力量 两人达成共识后 新的番号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 便成为起义军隐蔽自己的一个伪装身份 范石生,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 是朱德早年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 也是共同参加护国运动时的战友 ![]()
范石生 然而 朱德化名为“王楷”并隐蔽在范石生部队一事 被广东军阀当局知道了 于是,将朱德解除武装,逮捕正法的抓捕密令 就下达到了范石生处 范石生的部队里一直都留有共产党组织 再加上他与朱德是同学 两人惺惺相惜 但如果对抓捕朱德的密令置之不理的话 恐怕会给他的部队带来灾难 那么,他到底该怎么做呢? ![]()
范石生拿着密令反复思量 一方面军令难违 一方面同窗之谊也难辜负 思来想去,他将密电放在一边 立即提笔给朱德写了一封信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让朱德巧妙离开 躲过眼前的灾难 ![]()
刘建 朱德外孙 老总看完这封信以后,就说我们谨遵范命,立刻行动。走的时候,范石生送来了大洋,还补充了一部分弹药。 就在朱德率起义军撤离的当天 情报部门向范石生作了报告 建议马上派兵追击 但范石生始终沉默不语也没有行动 事后,范石生以“朱部叛变”了结此案 一方面失去了范石生的护佑 另一方面广东军阀当局也并没有放弃抓捕的念头 此时,对于朱德来说 最紧要的就是 找到一块根据地休养生息、发展革命 因为他深知南昌起义部队失败的 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 没有和当时的农民运动结合起来 ![]()
湘南的群众基础比较好,组织也相对健全 并且也离井冈山比较近 最后朱德等人决定在湘南起义 ![]()
要进入湘南,首先得攻下宜章县城 但宜章是座石头城,易守难攻 如何拿下宜章打好湘南起义的第一仗 朱德动员大家献计献策 他耐心地听完大家的意见后 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 朱德发动了宜章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宜章县城 不仅令朱德率领的部队士气大增 湘南其他各县的农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3个月内 郴县、耒阳、永兴、资兴、桂东、安仁等 7个县纷纷揭竿而起 以武装暴动的形式建立起了苏维埃政府 并成立了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革命风暴席卷20余县 数以万计的农民群众响应起义 ![]()
湘南起义后不久 国内的政治局势便有了新的变化 ![]()
为了扑灭这场武装起义的熊熊烈火 湘粤军阀 根据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命令纠集了七个师 从湖南衡阳和广东乐昌两个方向 南北夹击,进逼湘南 湘南地区的地主武装也相当强大 在双方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起义军处于四面楚歌的不利境地 ![]()
为了保存工农革命军 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同敌人决战 朱德当机立断 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 这时,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 按湘南特委的要求,进入湘南地区 三月上旬 毛泽东决定兵分两路 去迎接朱德、陈毅部上山 ![]()
毛泽东知道湘南起义军 正向湘赣边界转移的消息后 4月6日离开桂东沙田 向汝城进发,随即攻占汝城 ![]()
毛泽东 汝城一战 毛泽东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牵制了敌军 减轻了朱德领导的湘南农军 在转移中遭受的压力 掩护湘南起义军东撤 为了解除朱德腹背受敌的困境 毛泽东还做了哪些工作? 朱德部带领湘南农军 何时与毛泽东部会师于井冈山? 看完视频,你能得到答案! 综合 学习强国、国家记忆 编辑 罗梦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