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温斯顿国际拍卖行:明宣德瓷器鉴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5:22: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香港温斯顿国际拍卖行:明宣德瓷器鉴赏                                                         2019-09-03 11:54                    

                          

明朝时期宣德年间的高温铜红釉,是在永乐红釉烧造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是明代红釉烧制的高峰。明宣德以后,虽历朝也还略有生产,但无论是质量或还是数量,都已趋向衰退,清嘉靖朝的高温铜红釉,往往烧成暗红中带黑,导致以低温铁红代替。

宣德红釉有鲜红和豇豆红两种,鲜红因烧成气氛的不同,有深、浅不同的红色,习称宝石红、祭红等等。鲜红釉的器形盘、碗较多见。僧帽壶、梅瓶、莲瓣纹卤壶、梨形小壶、香炉、洗等则数量较少。大多无纹饰,仅少量有刻花暗龙,或莲瓣纹装饰。

宣德 红釉宮碗

明宣宗朱瞻基为史上寥寥可数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执政十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每于万机之暇,宣宗皇帝寄情于各式文玩,其御瓷一项,品格超群,发明极多,前后器类之丰富,釉色之广泛,装饰之多变,皆发古未有,诚为一代绝品。

此碗釉色艳丽,沉深如“牛血红”,釉色中隐约显露细小血丝及斑点,碗口处自然形成“灯草口”红白分明,相互烘托。釉汁融至足边,截然齐整,垂积釉处显虾青色,独具时代风格。文献记载,宣德以后,红釉很少烧制,正德时虽力图重振,但少有成功,此技术不久也告失传,直至康熙以后才再度出现。

观此碗深壁外撇,绘饰卓绝悦目,柔光温蔼,沦肌浃髓,让人不禁倾心。无论器形、尺寸、工艺,举世无能出其右者,传世绘相同红釉云龙纹之宣德碗,只有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可资比较,然尺寸皆较小。如此妙作红釉之盌,起伏之间,栩栩如生,诚陶冶神品。

宣德 祭红釉盖豆(对)

豆是先秦礼器,用以在祭祀、宴飨中盛放肉食。在家庙祭祀中,豆是不可或缺的礼仪用具,早期豆用竹编成,后用青铜铸造,因此在礼书中称“笾豆”。体现了明室崇尚儒家文化。

此宣德祭红釉盖豆为拱形盖,盖顶有钮。器直口,盘形腹,高柄,下接圈足。通体施祭红釉釉,莹润光洁,釉色纯正。这件瓷器是仿制东周青铜豆而成。器口、内壁及外底满施白釉,釉汁洁白润泽,外壁尽施祭红红釉,釉质坚致,细腻匀净。整器烧造精良,素肌玉骨,浑然天成,为宣德祭红釉之难得精品。

宣德 祭红釉留白鱼藻纹大碗

“祭红”从名字的诠释来看,与祭蓝一样,是一种祭祀用的颜色,因其原料是以铜元素中掺入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掺入其中,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后即还原成无比美丽的红色,故也称之“宝石红”所以历来难烧,极其稀缺。

红釉瓷器创烧于元代,成熟于明永乐年间,但批量成熟地烧制还是在宣德年间,因其原料昂贵,工艺复杂,烧成温度要求高,故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享用,且终因宝石原料来源等问题,所以成化以后就不再有纯正的“宝石红”瓷器出现。

此碗敞口,弧腹,圈足,造型灵秀,内外均施祭红釉,色泽均匀,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迎光照看可透视碗外之纹饰。独特的留白工艺装饰鱼藻纹,制作时先施祭红釉,再剔掉有纹饰地方的红釉,然后填以白釉,然后入窑高温二次烧成。

外壁绘水藻中的游鱼,藻荇漂浮,茨菇丛生,鱼儿活泼自如地嬉戏其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鱼是“余”的谐音,寓意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整体造型大气端庄而不失秀美之气,工艺精湛,存世极罕,殊为珍贵。该碗制作精细,胎质细腻,釉色稳定,釉面光洁莹润,寓意吉祥,碗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是宣德官窑祭红釉留白瓷器的精品之作。

本文由香港温斯顿国际拍卖行周生撰写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7-3 13:55 , Processed in 0.0083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