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寨沟“补妆”归来,惊艳依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8:39: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九寨沟“补妆”归来,

2019-09-27 12:53:18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付碧宏团队发布的地震前后九寨沟遥感监测与评估结果显示,经过两年多的自然自我修复及灾后恢复重建,九寨沟景区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风采。
诺日朗瀑布


2011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8月11日,地震造成诺日朗瀑布部分坍塌,上游水流直接从塌方豁口底部流出。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2019年9月26日,震后恢复的诺日朗瀑布。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五花海


2012年11月14日,九寨沟景区五花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8月11日,由五花海通往熊猫海方向发生多次塌方。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飞

2019年9月26日,震后恢复的五花海。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九寨沟地震前后的遥感图像分析显示,地震后受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九寨沟世界遗产核心区的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但经过两年的自然修复,除了日则沟五花海周边外,九寨沟核心景区的植被生态景观已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 图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据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9月23日发布的《九寨沟景区关于部分区域恢复开放(试运行)的公告》,景区于9月27日(今日)起部分景观恢复对外开放(试运行)。景区实行全网实名制“一人一证、每日限购一张”预购,暂不接待散客。
景区每日8:30至17:00对外开放,开放区域为扎如沟的扎如寺、树正沟(火花海除外)、日则沟(诺日朗至五花海段景点)、则查洼沟,单日最大限客量为5000人,超过最大限量,景区当日将不再接待游客。

景区最新游览图。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肖维阳告诉记者,经过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和净化,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多次检测,九寨沟景区的水体透明度已恢复至震前水平。

2019年9月26日,震后恢复的五花海。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肖维阳补充说,虽然景区目前处于枯水期,但通过对景区内多个深水湖泊如长海、五花海、镜海等透明度的测量,湖水透明度可达12米左右。这说明景区水质情况非常好,水体透明度已恢复至震前水平。

2019年9月26日,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风光。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2019年9月26日,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风光。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2019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上季节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珍珠滩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树正群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树正群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9月25日,九寨沟景区长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人员付碧宏介绍,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的著名景点火花海在地震中几乎消失殆尽,如今经过灾后科学恢复重建,已开始恢复生机,“期待随着时间的修复,能够重现当年五彩斑斓的美景。”
此外,由于火花海水流下泄,其下游双龙海区域的水体变得清澈透明、面积扩大,形成了双龙海瀑布新景观。

2019年9月26日,九寨沟景区双龙海瀑布风光。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2019年9月26日,九寨沟景区双龙海瀑布风光。摄影 / 新京报记者贾洁卿
【往日回顾】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原本斑斓的大自然颜料盘顷刻间被打翻,留下一片让世人叹息的浑浊与狼藉。
火花海


2016年4月25日,九寨沟景区火花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8月10日,九寨沟景区火花海。地震导致火花海坝体垮塌,海子内的水位陡降数米。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熊猫海


2016年4月25日,九寨沟景区熊猫海风光。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8月10日,一名救援队员经过熊猫海景点。原本色彩艳丽明亮的熊猫海在地震之后变得浑浊。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众多游客与务工人员被困其中,等待救援。

2017年8月10日,一队消防战士正在通过熊猫海附近的一处塌方区。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2017年 8月10日,九寨沟景区S301省道,武警交通正在指挥单向放行,通过坍塌严重的危险路段时,许多人快速跑步前行。摄影 / 新京报记者王飞

2017年8月10日早晨,上千名外地游客和务工者在九寨沟县文化广场的安置点排队等待撤离。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2017年8月9日下午,滞留在九寨沟县城的游客在九寨沟县城客运站排队登上救援车辆。随后,由几十辆中巴组成的应急救援车队将这些游客转运至广元等地。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大家在担心被困人员安全的同时,
也在担心着九寨沟能否恢复往日瑰丽的景象。

2017年8月10日,两名当地人站在火花海前。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2017年8月10日,九寨沟景区内,一棵大树被塌方落石从山上冲到路面上。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2017年8月10日,九寨沟景区诺日朗瀑布上游一段路面,带有熊猫形象的一段栏杆被塌方落石砸毁。摄影 / 新京报记者吴江
付碧宏认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许多地貌景观的形成演化都与地震活动导致的堰塞湖有关,有些地段形成“海子”,有些地段形成瀑布,这是一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地貌景观演化过程。
图源 除视觉中国外 新京报记者吴江 王飞 王金淼 贾洁卿
文字综合于新京报网
编辑 陈婉婷 校对 郭利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00:40 , Processed in 0.0080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