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0多年前的冬至,苏轼冒雨到寺庙写首趣诗,调皮得让人会心一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2 16:01: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900多年前的冬至,苏轼冒雨到寺庙写首趣诗,调皮得让人会心一笑                                    

            

        2019-12-22 12:50                    

                          民间说冬至如大年,所以这一天虽不是月圆之日,却也该是团圆之时。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古代的大诗人们在今天也似乎都没闲着。

杜甫漂泊了半辈子,在冬至这一天还是开心了一回,赏着寒梅,看邻家姑娘绣着新衣,写下了“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的妙语。杜牧一人漂泊在外,冬至这一天倒没少给家人写信,给兄弟们写了首《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还曾给侄儿写了首《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而诗魔白居易则更懂得享受生活,对着火炉烤着火,写下了“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别人都在家里过冬至,可偏偏咱们的苏大学士不愿意,他独自跑到附近的寺庙写下了首名为《冬至日独游吉祥寺》的趣诗。全诗虽只有短短28个字,却有趣更有水平,调皮得让人会心一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北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这首七言绝句写于熙宁五年,当时35岁的苏轼已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诗中的吉祥寺应该是杭州附近的一座寺庙。此时的苏轼虽还没经历“乌台诗案”,却被迫离开了京城,然而东坡却一点都不消沉,其平生洒脱之气在这28个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先从井底微阳起句,“微阳”二字出自《逸周书》,既可指阳光也可指暖阳之气。之所以选取井底的微阳来写,与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写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异曲同工之妙,春将至之暖通过井水的温度变化是最容易察觉到的。两个“回”字连用,说明确实春还未至。

第二句“萧萧寒雨湿枯荄”可见当时不但没太阳,还下着绵绵细雨,打湿了跟边的野草,这天气当真是不适合出游。“萧萧”、“寒”、“湿”,每一个字眼都透着一股寒意。其实这前两句是欲扬先抑,为后两句作铺垫。
后14个字东坡是调皮得很,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寒冬雨天,还有谁像我苏东坡一样,花都没开独自跑到寺内赏春”。看得出来,东坡内心是满满的得意!为何得意?是因为自己在逆境时仍有这样的闲情雅致,仕途不算顺利,就像眼前寒雨潇潇,但他却不消沉,要第一个看到春的到来,这正是东坡本色。所以他的调皮之下是豁达,也是坚毅,他的得意如此理所当然。
  

900多年前的冬至日,苏轼冒雨到寺庙写下此诗,看似字句很调皮,却充满着他对人生的感悟。人生若是阳光明媚,咱们就念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若是风雨潇潇,咱们就诵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个寒冷的冬至,无论你在何地,无论你那里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绵绵,希望这首诗能带给你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18:09 , Processed in 1.2046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