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唇齿相依”: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02:2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唇齿相依”: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下)                                    

            

        2020-01-16 18:12                    


作者:李甜

制作:童达清

第644期

摘要:现有徽学研究大多关注徽州社会或徽州人本身,至于徽州与毗邻区域的互动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分析汉代至芜湖开埠以前的皖南区域中心之转换过程。文章认为:一方面,从唐代的“宣歙”到明清的“徽宁”,两地排序的微妙变化折射出地方实力之转换,以及皖南区域中心的嬗变历程;另一方面,自唐代以降,宣歙(徽宁)地区与江南等周遭地域相比,由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相似性,被视为一个文化整体,黄山也逐渐演化为两地共同的地域象征。

关键词:区域格局;地域象征;人文变迁;地域关系;皖南

|

三、文化交流与地域认同

1.徽宁的文化交流

“徽宁”地域认同的形成,离不开两地文人的文化塑造。明代中后期的宁国府讲会运动,为徽宁文人的思想交流提供表达的空间。明代徽宁文人对此十分在意,宣城人汤宾尹说:“宣界歙而都,风英流美,以蚤得承问为快。”认为宁国府有地利之便,能较早接触徽州的文化思想。宣城梅鼎祚亦表达同样的意思:“宣歙错壤比畺,风声所及,河润非遥。”宣城文士梅守箕说:“余郡与新都邻,而余之识新都人也,自胡仲鱼始。已而识汪仲淹,已而识谢少廉、程子虚,已而识汪仲嘉、刘季然、方嗣宗,已而识汪司马伯玉先生。”宣城梅鼎祚送别徽州友人:“邻壤风相及,行云暮亦还。”歙县汪道昆给旌德文人写信称:“宛陵、新都相为唇齿,君侯在旌犹在歙也。” 可以想见文人往来的热络程度。

清代徽宁二府的乡试考场设于旌德,为两地书生的交往创造了条件。徽州人潘伟这样解释与旌德方学成的交游:“往时学使者科试驻节宣之属邑旌阳,校两郡之士。士之有声庠序、以文章知名当世者,则相聚过从游讌,予因得交于松台方君。” 光绪宣城教谕曹崇庆为歙县名士曹振镛之子,写词吟咏:“此日宣州,当时歙浦,两地溪山亦有缘”。康熙进士旌德张守式在徽州设馆,其族人张守乡也“设馆于歙之石门” 。歙县程元愈入籍宣城廪生,其子程隆家在乾隆年间“以歙籍成进士” 。宁国县商人后裔张守镕居于宣城湾沚,与徽人后裔乾隆进士朱元荟聚首论文。上述的事例,无疑反映徽宁文人的密切关系。民国时期籍贯太平县的作家苏雪林,自认为是胡适的徽州老乡,这虽是个人行为,却也反映出一种地域倾向。

需要指出,文人之交固然引人注目,徽宁两地在画派、版刻、医药界等方面的交流亦很频繁。泾县朱爵(1791-1855)弃儒习医,“时徽郡多名医,公三至其郡,遍询其学而学焉” 。太平孙广拜师于歙县医生程敬通,大精其业;同邑周之明则从泾县查了吾习岐黄业,深得其旨。旌德汤氏是著名的版画刻工家族,汤炳南在南京经营书坊,极力推广木活字印刷,印行范围上自经史子集,下至民间文学小说、戏曲唱本、杂谈传奇、神话故事,延续徽派版刻风格,是当时金陵一带影响较大的书贾。

在徽宁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徽州一直保持着文化优势。“季福”的话展示出徽州人的“大哥”心态,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强大而稳固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徽商程海若的妻子曹氏说过:“今赤手筹筴,或假铢两博千金,悉吾徽人也。” 这也是理解徽宁地域关系的一种视角。

2.作为共同地域象征的黄山

黄山是皖南山区海拔最高的核心地带,位于徽宁二府交界处,三十六峰中有八座属于宁国府。太平县与歙县接壤处为乌泥岭,徽宁自此分界。在旌德南境山区,可遥望天都、莲花、狮子三峰。旌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站在窗前,就能看到黄山的风景。”

图3 从旌德远眺黄山
照片来源:2014年10月17日摄于旌德白地镇柏树下,远方为夕阳下的黄山。

随着明代山区开发的深入,徽商以其雄厚的财力支持黄山南部的开发,通往黄山的三条道路,以歙县汤口的上山路线最为方便。与此同时,黄山北部开发也稳步推行。弘治年间,宁国府同知姜绾在太平知县张瀚等人陪同下,自太平境内的北坡登上黄山,可见其时道路已经修通。太平陈、谭、冯三姓为“黄山公举”,可能是担任乡约一类的职务,其中陈钰不避艰辛,独任其劳,后人立黄山吕公庵纪念。

明万历年间,有徽商在黄山判买山场数千亩,伐木贩运江南,天启间被人告发,成为轰动一时的“黄山大狱”。在这场官司之中,与歙县相邻的太平县也被牵涉进来。天启太平知县童学贤不为强邻所慑,保护了当地的利益。当地人立童公祠,胡笃卿《童公祠记》大致勾勒事情的经过:“适歙邑吴以漏黄山山税闻于上,道府亲勘。歙故耽耽,思有一当,以分其过。侯属地尽标以旗,实皆绝巘陗壁,与歙令争,岁省几千缗。” 经此一役,太平成功摆脱歙县试图转嫁的负担,并使得徽宁二府在黄山的行政界线以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实际上,明代时黄山仍是养在深闺的无名之山,据日本藏《大明地图》,皖南及周遭区域标出九华山、天目山、钟山和三茅山,却未标注黄山。黄山的形象转换,与明清徽商的崛起息息相关。清初的黄山形象经历从“世外山”到“黄山灵奇”的形象变迁,后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及人文景观的凸现,表现徽州人对黄山乃至徽州的文化自豪感,甚至顺应十七世纪下半叶“徽州意识”的重建这一社会文化思潮。由此,黄山不仅是皖南核心地带一座界山,也是徽州人地域认同的文化纽带。有记载说:“时客去自新安者,骄以黄山” ,反映出徽州人对于黄山的自豪感。站在黄山诸峰之巅,远眺或者想象“环山宣歙十万家,下视泠冷垤中蚁” 的情景,自然会生长出一种别样的地域情怀。

明代以降,徽商对于黄山开发的推动,有利于凸显黄山的文化品位。以游览黄山为联系纽带,促进了徽宁文人的交往。从歙县汤口上山较容易,有不少宁国文人选择从歙县而非太平上山,增加了两地文人的交往机会。明代宣城梅鼎祚从徽州前往黄山的道中,写下“两乡风土似,谁信客中行”的诗句。清初宣城施闰章在送旅外徽人孙无言返乡的诗中写道:“黄山距予家不数驿,予往而不果者三焉……歙人孙子无言客广陵十余年,未尝一日忘黄山所与游者,皆为文辞送其归。” 康熙十一年(1672),施闰章的黄山之旅终于成行,在《新安集》自序中写道:“歙与宣轸相接也。士大夫时相往还,而黄山界宣歙间,道歙为稍易,余是以有歙州之游。” 在历代《黄山志》的刊刻中,徽宁文人、画家、刻工共襄盛举,共同确立黄山图在山川版画中的地位和价值。康熙六十年(1721),歙县许起昆、吴来儒和旌德方学成等三位文士相约同游黄山,将所作的序记、图赞、诗句等合集刊刻为《读黄合志》,乃是徽宁文化圈密切交往的典型。

黄山这座名山不仅仅唤醒南边的徽州意识,而且也唤醒北部宁国府人之认同。太平县历代地方志书中皆有一个显著特点:在严守疆界的同时,注意对黄山的记述,尤其是有关黄山的诗文、游记则是有多少收多少,使人读《太平县志》就会感到太平县与黄山的血肉联系。太平人极力凸显与黄山的密切联系,并唤起了与徽州人相似的黄山认同。泾县人张拓芜旅居台湾后,曾日日夜夜坐对一幅彩色的黄山照片,描述一段欲说还休的黄山梦境:

此无他,只因为黄山是皖南的一部分。他是泾县人,泾县离黄山还远着,还有三百来里地;但他贪婪而霸道的据为他故乡的一部分。

从大处想是说得过去的,何况同属安徽又同属皖南!这心态尤其值得同情,也不管太平县的人同意不同意了。

为的就是那分日思、夜念,难以排遣、无法诉说的浓浓乡愁。

张长虹以石涛《黄山图》为个案分析认为,由于古人特有的桑梓观念,徽商虽然不再回乡,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殷殷之情不可能割舍净尽,请人绘制山水画,以表示他们对于故乡的依依之情,是最现实可行的事。对于黄山的眷恋,契合张拓芜的思乡心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山不仅成为徽宁二府共享的地域象征,甚至被放大为安徽乃至中国的地域象征。

四、结论

民国年间,宁国府被裁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民间还在继续延用这一称呼。宣城下属的湾沚镇,当地民众径称宣城县为“府里”。泾县作家吴组缃创作的乡土小说《山洪》中,仍使用“宁国府”这一历史名称。归国广东华侨邝氏兄弟,以其先祖封宣城侯,以不求甚解而妄信其说,决定前往宣城垦殖,也是地域认同的另一种表现。不过,宁国府人的地域认同远远不及徽州人那般执着,这就涉及到两地之间的差异。

客观地说,徽宁二府与周遭地区相比固然具有相似性,但两地在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这是二者数百年间实力升降的根本原因。徽州山区具有“四塞之形”的特征,是天然的避难场所,从东晋南朝至抗日战争时期,“远方游宦与夫寓公之避地而来者,皆视徽为乐土” 。郑力民根据徽州地名、徽州地方志和徽州地方神等标志性要素,推测徽州自南宋开始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至明代中期最终完成对文化的整合。熊远报强调自然环境对整合徽州文化的作用,指出徽州文化的相对聚合性增强徽州人的整体认同感。与徽州不同的是,宁国府在地缘上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南北冲突与融合的前线,导致区域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早在宋代,宁国知府杜范就为江北流民感到头疼:“江北之人,流徒失业,而遂嫁祸于江南也。”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清末民国,尤其以太平天国战乱为甚。总之,徽州在明代中期完成了地域整合,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徽商之崛起,以及徽州整体实力的跃升,这皆是宁国府无法匹及的。

传统中国的地域文化及其差异,衍生出形态、范围各异的地域观念和文化认同。从江南、安徽其他地区的角度来看,“徽宁”自有其一体性;就徽宁人自身的视角而言,两地又有所差异。可以肯定的是,从隋唐的“宣歙”到明清的“徽宁”,名称排序的微妙变化,折射出两地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实力转换历程。理解历史上徽宁二府之间复杂的地域互动,有利于拓展对“大徽州”的学术认知。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0-1-17 02:24:12 |只看该作者

“唇齿相依”: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上)

“唇齿相依”: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上)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01-1108:16优质原创作者



李甜
第642期
摘要:现有徽学研究大多关注徽州社会或徽州人本身,至于徽州与毗邻区域的互动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分析汉代至芜湖开埠以前的皖南区域中心之转换过程。文章认为:一方面,从唐代的“宣歙”到明清的“徽宁”,两地排序的微妙变化折射出地方实力之转换,以及皖南区域中心的嬗变历程;另一方面,自唐代以降,宣歙(徽宁)地区与江南等周遭地域相比,由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相似性,被视为一个文化整体,黄山也逐渐演化为两地共同的地域象征。
关键词:区域格局;地域象征;人文变迁;地域关系;皖南
|
|
己丑年秋,笔者在屯溪老街书摊觅得一封清代书信,是徽州人“季福”为儿子“清越”教育之事写给亲家的。其中的一段话颇有意味,试节录于下:
□江南一隅而论,大江以北之应、凤则野,大江以南之苏、松则浇,求其文质相□华,实为副者,惟徽、宁为诹善之区。然宁郡人文少逊,何若徽之美且□哉!我家徽人也,生文献之邦,出诗书之胄,故门庭冠甫,元气荡然。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地域自豪感。信末落款为乙卯年腊月二十四日,或可推测该信撰于徽商实力鼎盛的清代中期(1735年或1795年?)。这番独白表达出“季福”对江南省人文之区域差异的看法,他将这一大片地域划为三个层次:以应天府(即江宁府的前身)、凤阳等府为代表的北部区域,人文粗野,似乎不堪一提;江南的苏州、松江等府温文风雅,惟过于浮华浇漓,可谓美中不足;只有皖南的徽州、宁国二府,方是人间佳处。不过,徽宁二府又有高下之分,宁国府的人文稍逊于徽州,江南人文之盛首推有“东南邹鲁”之誉的徽州。这段话透露出两层意思:一是表达徽州人视“徽宁”为一体的地域观念,将其视为与“应凤”“苏松”相对等的地域实体;二是提纲挈领指出徽宁二府之间的地域关系,展现出一种徽州府领先于宁国府的地域优越感。

“季福”也许只是普通的徽州文士或商人,但他的观念可能代表当时徽州人的普遍心态,其背后所涉及的地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追寻。目前学界对徽学的研究范畴已有较深刻的思考,有些学者开始提倡“走出一府六县”和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希望在关注徽州本土社会的同时,还能追踪旅外徽州人的活动,以及旅外徽州人与徽州社会的互动关系。借用胡适先生关于小绩溪与大绩溪的比喻,徽学研究需要以“小徽州”为基础,并兼顾徽州以外的“大徽州”。不过,由于行政区划之束缚和文献资料的限制,学者们大多关注徽州社会或徽州人本身,至于徽州与毗邻区域的互动,徽商与毗邻商帮、徽州人与周遭人群的关系,仍有诸多议题有待于深入发掘。
管见所及,主要有以下的成果:叶显恩、唐力行分别将徽州与珠三角、江南做过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于2007年召开徽州与江南比较研究的学术会议 ;关涉到徽州与毗邻地域的研究也有一些,祝碧衡分析浙东金衢严的徽州人群,讨论的重点是徽商及其后裔;戴玉、董家魁、沈树永分别考察了宁国商人、徽宁会馆、徽宁同乡会,大体将宁国商人视为徽商的附属商帮。笔者曾撰文梳理“徽宁商帮”的历史概念,侧重分析宁国商人的参与度,认为宁国商人有其自身的发展路径,并非单纯依附于徽商。关于徽州府与宁国府的地域关系,旌德县隐龙方氏宗族加入徽州真应庙会谱的动机,某种程度上折射旌德人的“向徽”心理。此外,笔者还解读了刘文燿《徽州游行纪》,分析了民国初年皖南的区域差异与人文分化。
一般而言,与徽州接壤的宁国、池州、严州、衢州、饶州等毗邻府州,在明清时期受到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强势影响,大体形成了徽州外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过渡区域,可以视为另一种层面的“大徽州”。由此,徽州本土与毗邻区域在各方面的互动关系,也有必要纳入徽学的研究范畴。结合这一层面的“大徽州”来品评“季福”的话,有利于跳出行政区划的藩篱和研究对象之束缚,进而拓展徽学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梳理传统时期徽州府与宁国府的地域关系。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的出台,皖江沿岸的芜湖正式开埠,发展为新的皖南区域中心。笔者所关注的是徽州、宁国二府的地域关系,即自汉代迄于芜湖开埠的皖南区域中心之转换过程。
一、从“宣歙”到“徽宁”:皖南区域中心的嬗变
1.“一府六县”的行政格局
徽州、宁国二府的行政格局具有相似性。先看徽州,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政权从丹阳郡中析出新都郡,是为徽州之雏形。晋太康元年(280)灭吴,改为新安郡,此后历经分合,至隋开皇九年(589)罢。开皇十一年(591)置歙州,至唐大历五年(770),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初步形成“一府六县”格局。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称徽州府,至民国元年废府。徽州府一共存在了791年(1121-1912),其“一府六县”的格局长达1142年(770-1912)。

图 1   清代宁国府的政区
资料来源:本图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清代安徽部分改制而成。
宁国府的前身是宣州,其历史可上溯至汉代丹阳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 109)改鄣郡为丹阳郡,治宛陵,皖南最早的区域行政中心开始形成。三国时,东吴政权迁丹阳郡治于建业。晋武帝太康三年(282),丹阳郡分置宣城郡,治宛陵。东晋、南朝的侨置郡县之举,一度造成版图的混乱。至隋开皇九年(589)省并郡县,改置宣州。隋唐之际,宣州、宣城郡之名称交替使用,至宋代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宋史》载,乾道二年(1166)“以孝宗潜邸”,升宣州为宁国府。此后除部分时段改称宁国路、宣城府外,宁国府这一名称延续至民国元年。自宋迄清的750年间(1162-1912),该府领有宣城(附廓县)、泾县、南陵、宁国、旌德、太平等六县,行政区划长期保持稳定。实际上,宁国府“一府六县”的格局早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即已形成,作为独立完整的府级行政单元存在了933年(979-1912)。
2.从“宣歙”到“徽宁”
结合上述政区沿革的史料可知,隋唐时期大致冠以“宣州”“歙州”,统称为“宣歙”;自宋代起分别以“宁国”“徽州”取而代之,统称为“徽宁”。
“宣歙”之名始于唐代。唐前期,宣州、歙州分隶江南西道、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置浙西观察处置使,兼领宣、歙、饶三州。唐德宗贞元三年(787)拆分江南东、西道为浙东、浙西、宣歙三道,宣歙道统领宣、歙、饶三州,治宣州。后饶州改属,宣歙道统领宣、歙及由宣州析置的池州等三州。大致包括今皖南的区域被统合为一个观察使辖区,以“宣歙”冠名的行政实体正式形成。
徽州地方(新都郡)虽自宣州地方(丹阳郡)析出,但两地的相似性至少在隋代还没有得到认可,其异质性甚至被夸大。据《隋书》载,宣城被认为是江南的组成部分,“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其俗亦同。然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骈]凑”,算是对宣城经济实力的肯定;歙州却与江西归为一区,“其俗又颇同豫章”,可能与其位置僻远、经济落后有关。由于宣歙地理相连,有唇齿相依之势,在唐代整合为一体化的军事区。军事地位的上升,使得宣歙在行政上再次发生关联,进而被视为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整体,两地的区域性质逐渐合流。唐代设立观察使以整合宣州与歙州,一方面考虑两地在军事上互为屏障,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认识到两地的特殊位置,与江南、江淮、江西犬牙交错,是控制太湖平原的战略要地。五代时南唐建都金陵,宣州的军事地位进一步凸显。北宋方腊起义和南宋都城迁杭,无疑在加重宣州(宁国府)军事筹码的同时,也提升歙州(徽州府)的地缘价值。
关于宣歙的人文特征,有不少记载和分析。张伟然认为这片区域在唐人意念中作为江南的边缘地区,是与两浙地区相对称的区域实体,不过他仍然将“宣歙”纳入“江南”的范畴。宋代人对宣歙与江南的认知有所变化,文谠在注韩愈《送杨仪之支使归湖南序》时称:“宣州距江南不远。” 在《太平寰宇记》中,宣州被视作与江南地区相似的地方,“大抵人性风俗与两浙相类”,歙州的风俗则“同宣州”。可见时人对宣歙与江南之差异的认知虽然模糊,但已有所区分。
而在宋、元乡土文人的眼中,两地风土文化的相似性得到强调。宣城词人梅尧臣认为:“新安固与吾乡邻,山水清绝殊可拟。” 他赞赏家乡的风物,还写下“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之句。该诗引起元代徽州人方回的共鸣,在其著作中收录梅尧臣的诗,并写下批语:“此鳖狸一联,宣州风土,歙州亦然。髙庙尝问歙味,汪龙溪彦章举此句以对,今人能传诵之,而不知其为圣俞诗也。” 直到现在,“火腿炖甲鱼”(以马蹄鳖为原料)、“红烧果子狸”依然是徽州名菜。梅尧臣又有描写山区生产生活场景的诗歌:“斫漆髙崖畔,千筒不一盈。野粮收橡子,山屋照松明。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方回对此评论道:“此宣州山中民俗,唯歙亦然。” 可以这样推测,在明代大规模山区开发到来前,宣歙的接壤区域由于地理环境之限制,经济较为落后,使人们对于两地地理、文化界线的认知较粗浅,由此产生一些模糊的看法。
唐代以降,时人的印象虽然不太清晰,但以宣歙观察使的设置为基准,可知宣州已与江南有所差异,连带使得宣歙逐渐被视作一个有别于江南的地域整体。于是,宣歙在完成一体化过程的同时,既确立宣州的领导地位,又与江南发生了人文分化。此后这一现象继续得到强化,只是自明代起,其名称发生了变化,出现新一轮地域关系的调整。
“徽宁”之名源于明代,与明代中后期东南地区的倭乱等社会紧张局势相关。嘉靖三十四年(1555)设兵备道,辖安徽宁池太广六属,治广德,旋罢。隆庆六年(1572)复设,改为兵备徽宁道,先后驻旌德、池州。万历四十二年(1614)分设徽安道、宁太道。崇祯四年(1631)改徽安道为徽宁道,辖徽州、宁国、广德二府一州。明清鼎革后,这一军事设置得到延续。顺治二年设分巡徽宁道,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裁,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雍正十一年(1734),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咸丰五年(1855),为应对太平天国战乱,将安徽宁池太广道改名徽宁池太广道,其间曾划到浙江巡抚辖下。咸同战后复属徽宁池太广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属皖南道。
从唐代的“宣歙”演化到明清的“徽宁”,两地名称的排序转换,折射出皖南区域行政中心的嬗变。唐宋及其以前,宣州的经济富庶,土地、人口、物产均高于徽州,一直承载作为皖南地区行政中心的职能。在经济上,宣歙作为唐代江南八道之一,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财赋重地,其经济之富庶可以想见。《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表明,宣州的物产比歙州丰富。宣为上州,歙为下州,宣城经济强于歙州,如元稹所言:“宣城重地,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 据《元和国计簿》载:“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 在文化上,自东晋谢朓《谢宣城集》问世以降,唐代李白、韩愈、杜牧等大诗人先后游历于此,大大提升宣城在人们心中的文化品位,敬亭山作为“江南诗山”的文化效应得以彰显。自元、明以降,随着徽商的兴起,徽州经济、文教诸方面实力的攀升,区域格局为之一变,徽州府开始取代宁国府,发展为本区域的领头军。从“宣歙”到“徽宁”的词语转换,反映出两地实力之升降。

就两地的区域影响力而言,存在着渐进式的此消彼长。历代私家撰述和国家统志对徽宁二府的排序,或可从侧面反映两地实力之变迁过程。《太平寰宇记》显示,宋代同属江南西道的宣州被排在歙州之前,不过前者的记载没有后者详尽。至《大明一统志》,宁国府仍然被置于徽州府之前,其相关记载只有16叶,略少于徽州府的21叶。这一局面《康熙大清一统志》被彻底扭转,该志不仅将徽州府排在宁国府之前,而且其内容丰富性大增,卷数三倍于宁国府。至《乾隆大清一统志》,虽然两府所占卷数得到均衡,但徽州府排在宁国府之前已成定局。一般而言,明清徽州人偏爱使用“徽宁”,宁国府人偏爱于“宣歙”。清代泾县学者朱珔即是典型,其著作仍坚持使用“宣歙”一词。当然,历代文人皆有好古的习惯,不少人将“宣歙”与“徽宁”视为意义对等的概念,如下文将要述及的徽州人黄宾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明代以降徽州的崛起,“徽宁”一词逐渐取代“宣歙”,成为更明确的习惯性表达。
入清以后,徽州府相较于宁国府的地域优势充分显现,而咸同战乱对二府冲击力度的差异,进一步强化时人的认知。江苏丹徒举人陈克劬在光绪二年(1876)受龚自宏侍郎之邀,协助视学安徽,对兵燹后的徽宁二府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在他看来,“宁国旧称文物之邦,自兵燹后,考童几不满额数,试卷可观者亦甚寥寥”,该府曾位居皖省科考的前列,实力仅次于徽州府和安庆府,但兵燹后的落败与昔日的辉煌形成巨大反差,让他“殊为扫兴”。途径宁国府经济、人文最盛的泾县时,发现当地“屡经兵燹,人民多未复业,居室甚属寥寥”,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但陈克劬一入徽州境内,即发现迥异于前者的气象:“虽兵燹之余,而人民繁庶,试院亦爽垲,视宁国气象殊矣……徽歙同城,而府城包县城之类,试院又在府城之内,肩舆越两城始达,一路颇觇繁富气象。”与破败不堪的宁国府相比,不啻有着天壤之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徽州西南属鄱阳湖流域的祁门、婺源二县,更让来自科举强省江苏的陈克劬刮目相看:“徽郡文风以祁门、婺源为胜,而婺源尤有根柢,其佳处为吾省所不及,山川灵秀所钟于兹,信矣。” 陈克劬的感受符合当时安徽学政祁世长的统计,据称徽州府“惟婺源一县文童五千余人,其余亦祗数百人、百余人不等”,婺源又明显好于其他县份;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宁国府应试文童只区区千余人,其中泾县一县即有五百余人,更可见其他县份文化之凋零。
纵观行政沿革的历史,宁国府虽然继承皖南最早的区域中心之基础,但其政区疆域不断为周遭区域蚕食而萎缩,一直没有完成经济的一体化,导致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没有成功。太平天国战后,宁国府土著遭受重创,迁入的移民占据优势,地方基层社会重新洗牌,区域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以降,原宁国府属地的行政区划调整极为频繁,至1980年以宣城为中心重新设立地级单位,但面临着下属县市被周边地域实体吸引的窘境。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助理研究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18:32 , Processed in 0.0090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