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自己不留学,为什么安排很多人留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00:25: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自己不留学,为什么安排很多人留学?               2020-02-02 10:18                    

原题:自己不留学,安排很多人留学——为什么是毛泽东(6)
任志刚 地缘政经

政治改良此路不通

毛泽东为什么不留学

毕业后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遇到了一个机会——到法国勤工俭学。法国人热衷于浪漫的生活,宁可去当强盗,也不愿意撅着屁股干活,他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能找到不干活的理由,所以他们总是缺少劳工。北大校长蔡元培等先知者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杨昌济此前已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于是把这个消息传回给家乡他的学生们。

留法勤工俭学具有很大的意义,它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高级干部,其中就有周恩来、蔡和森、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众多大人物。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瑜、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24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北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出湖南。

在全国各省中,湖南预备留法人员最多,一师教授徐特立也放弃教职志愿赴法,蔡和森更是携母亲、妹妹蔡畅(后来嫁给李富春)和未婚妻向警予一家四口赴法,一时传为佳话。

问题多得很,困难大得很,到了干活的时候,就显示出毛泽东的能耐了,毛泽东此时已是大家公认的领头人。

同行来京的罗章龙这时考进了北大预科,毛泽东却没有按杨昌济的希望去报考,这里面有各种原因。对于北大来讲,这是阴差阳错的历史误会,关键是毛泽东自己没有再继续挤进校园里读书的意愿了。

这时的毛泽东已有了相当的自我意识了,他要的只是一个立足点,而不是拿出来当敲门砖的学历。

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由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安排当了一名图书管理员,当时北大教授的月薪大多为两三百元,毛泽东每月薪金只有八元。钱在毛泽东眼里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此时的八元钱,代表了他与北大教授们的地位差异,北大教授们并没有意识到,为他们服务的这个小小的管理员是个未来历史的书写者。但这个微不足道的工作岗位对毛泽东要达成的目的来说却是足够了,他可以继续为他的小团体出力,可以和杨师来往,亦可以阅读各种新出书刊,结识名流学者和有志青年,寻找自己的道路。

北京大学官办色彩向来浓郁,但当时却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主因来自校长蔡元培“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各种思想、学术在这里争奇斗艳。把新文化运动看得过高是不恰当的,想想吧,它不过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范围很小的相互争奇斗艳的一种游戏罢了,真的改天换地能有这么优哉游哉吗?

毛泽东亲眼见到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他在湖南一师时就常读他们的文章,这时可以当面请教了。

最关键是他结识了陈、李二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李大钊是在中国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陈、李)寻求新的道路与俄国意愿相遇而成,这可以说是有着必然性。很多人在学习党史的时候,没有把毛泽东成为领袖前后做个划分,就会形成误区,就无法真正理解这段历史的关键,是以俄国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中国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将是未来历史的分水岭。

过于夸大北大对毛泽东的正面影响力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把毛泽东在图书馆工作的地方辟出来做纪念,享受的是超过碧纱笼的待遇——专室陈列。林林总总的纪念行为在明眼人看来是较为可笑的事情,毛泽东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北大之行看作一生中值得记忆和炫耀的事情,这可能叫北大很没有面子,但这并不影响北大的热情。例如胡适在逃到台湾后,才想起毛泽东算是他的学生,似乎请教过他,一如道教徒讲孔子求教于老子。但在毛泽东的记忆里,似乎北大的教授们很少理踩这个有着明显南方口音的小小图书管理员。在我们看来,北大这一行程不过是毛泽东脚下多了一块光闪闪的垫脚石,在这里毛泽东跨越了一道心理上的高坎,那就是中国高层的知识分子不过如此。

这种克服了的自卑上升为更大的自信,这种自信多半来自导师杨昌济的点拨。杨师在北大显然是和北大的大家们平起平坐的,而一师毕业时的毛泽东,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感觉,更非狂妄,而是获得杨师及同学们认可的。所以,毛泽东心中没有见到北大著名人物之前尚有的敬畏之心随着北大之行自然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初,北大著名哲学教授冯友兰先生激动地向毛泽东表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写书,毛泽东回书说先生愿意进步是值得欢迎的,但希望以老实的态度进行。这里面“老实”两个字叫冯先生很不痛快了好多年,只是到了晚年才知道毛泽东确实是真诚一片。北大的老先生们又有几个真正理解毛泽东所进行的革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后来的事实表明他们不知道,这把火会大到燎着北大老爷们的屁股,是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场革命的彻底性,当革命之火烧到自己头上,他们绝大多数选择了反对,并且死不改悔,完全无视这场革命对中国的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北京,毛泽东起初暂住在杨昌济先生家中,其他会员分住湖南在京设立的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便。毛泽东的待遇要高过其他同学,因为对杨师家人来讲毛泽东不是外人,不过毛泽东还是选择了和朋友们在一起。不久,他和蔡和森、萧瑜、罗章龙等七个人搬进景山东街,没有钱烧坑,他们八个人挤在一个坑上,相互以体温抵御北国的寒冷。他们八人只有三件大衣,轮流穿着出行,所以毛泽东后来说他们是“隆然高坑,大被同眠”。

生活是清苦而拮据的,他们常吃的就是捡来的白菜帮子加盐煮,但在这些热血青年心中却算不了什么,他们心中装着对未来的憧憬。对毛泽东来讲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发生,他恋爱了。

杨师的女儿杨开慧,已是18岁的大姑娘了,白净漂亮。她自小耳闻目睹的都是毛泽东的横溢才华,在杨师的赞许之下,她和毛泽东相恋了,故宫河畔和北海冰上留下了他们热恋的身影。郎才女貌,羡煞众人。

爱情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爱情观是我们人生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它只是阶段性的,不能过于夸大,就如同四季一样,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否定爱情就如同不承认鲜花之美,一味执着,就如同光开花不结果。

爱情对男女的影响有巨大的不同,对女子来说,女怕嫁错郎,和男怕选错行一样重要,对男人来讲恋爱婚姻只是阶段的影响。其次,女子找对象主要受父亲影响,而且多是正面影响,而男孩子找对象则多是和母亲相反。不知道这一观点有没有统计学上的支持。

显然杨开慧受到了父亲的巨大影响,宋氏三姐妹的择偶观也不能说与她们父亲的翩翩风度无关,以至于她们找的都是成熟男人。

1919年春天,毛泽东要回湖南,原因是母亲病势危重。同时,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同学们就要启程出洋,毛泽东在上海送走了蔡和森、萧瑜等,赶回湖南。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他一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10月5日,文素勤病逝,终年52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意深长的《祭母文》,这是一篇四言骈体祭文,他这样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毛泽东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绝大的福分,一个善良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娇儿,成了中国人的最高领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母亲,你会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革命的暴风骤雨中,在敌我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始终带有某种佛家的慈悲色彩。而人类在大的变革和激战中表现出来的残酷是和平时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不要说成吉思汗鞭挞欧亚大陆,中国历史上十室九空和饥民相食,看看法国大革命、希特勒的纳粹、斯大林的集体化就知道了。

毛泽东为什么不留学?这是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重要课题。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许多赴法会友都曾力邀他同行,一些会友到了法国后,还来信劝他出洋,他仍然留了下来。这是一个伟大的跃进,这是毛泽东拒绝虚名,不再走世俗认可的上进之路的标志。这个信号明确显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他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走出乡关求学到长沙投笔从戎,再到退学自学,他一直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甚至在一师他依然徘徊在校长门外准备再次退学,他最终没有迈出那一步,留在了一师,但这不意味着他是安分的,他终究要走自己的路。

没有钱是毛泽东给关心他的朋友们的一个简洁理由,但在毛泽东与周世钊的通信中,表述得是相当清楚的,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

留学的关键在于留学的目的是什么,要是为了出国,到其他国度生活,那是人各有志,没什么好说的。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事,就相当于家里面没有生过这个孩子一样。如果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回国应用,则是最正确的,例如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以及两弹一星的许多元勋都是榜样。其他的出国留学实在是不敢恭维,因为效果实在一般般。八十年过去了,毛泽东说的依然有效。

毛泽东热情支持他的同伴们留学,自己却没有出去,一师毕业的毛泽东,拒上北大预科,最后不去留法,这是因为他一路走来始终没有忘记读书是为了应用。留学这把戏骗不了他。他不是为了虚名读书的,其他人视作理想与归宿的某种好职业对他来讲没有吸引力,他显然没有准备从事某种终身的职业。他是一个行动者,在学问大家的虚名与世俗领袖的实力之间,他选择后者。

但是中国长时间存在两种极端:在许多人全面地倒向西方,精神上臣服于西方文化的时候,有些偏执者紧抱着中国的传统拒绝接受西方文化,只有毛泽东意识到了中西将各占半壁世界,这才是最正确最高明的观点,在今日看来依然是高屋建筑。西方比我们先进是事实,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科学和技术上,但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比我们高明。

知识、金钱、武力:最世俗也最有力量

毛泽东在这时选择的仍是温和的改良道路,然而,军阀统治下的现实却毫不“温和”,军阀一棒子打翻了他的小小地盘。《湘江评论》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查禁,罪名是宣传“过激主义”,湖南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散。

《湘江评论》这本杂志只存在一个多月,但给毛泽东带来了追随者,不少进步青年,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觉悟的,这本杂志,在省外也引人注目,胡适说了一声好。

胡适还是有点眼光的,但没有太多的人意识到这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最重要观点的萌芽。只是此时的毛泽东尚未将他的观点整理成定理公式,没有归纳成我们所说的革命的方程式。

对当时流行的各种观点,毛泽东也在比较和试验之中,但毛泽东对过多的争论兴趣并不大,这些在他心目中依然是细枝末节,即使是李大钊和胡适这样的名流大家的“问题与主义”争论也不例外,显然李大钊鼓吹彻底变革,胡适则倾向于修修补补。毛泽东希望找到的是更基本的概念。

毛泽东没有太多的时间试验温和的路子,因为军阀张敬尧毫不温和地扫了他的摊子。张敬尧是北洋军阀一部,主政湖湘期间,作恶多端。毛泽东的《湘江评论》被张军阀封禁,学联被迫解散,这使得毛泽东忍无可忍,他领导学生和教育界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

这场政治运动是毛泽东第一次独当一面,它不像在学联时,毛泽东尚在幕后,现在他以小学教师的身份成为这场驱张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这是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毛泽东是怎么干的呢?他成立联合会,发表大量驱张文章,七次请愿。

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纸上和新闻里,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才干越来越引人注意。日益病重的杨昌济特地致信他的好友、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把国家命运与毛泽东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第一人就是杨昌济这位导师兼岳父。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位北大教授的远见卓识。

可惜,毛泽东的这位恩师不久就病逝了,据推测早逝的一个原因有可能是北方不适合持续的冷水澡。毛泽东与杨家兄妹一起守灵,操办后事。

杨昌济只是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但他慧眼识英雄,将女儿嫁与毛泽东,不过这不是杨昌济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较高地位的主因,他的至高位置来自于他是所有导师的至尊。

要论导师的地位,孔夫子影响时间最长,长达两千年,许多人都自称是他的弟子和门徒。毛泽东门下弟子堪称最多,数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但要论教出的学生最有出息,那要数杨昌济了,谁又能像他一样教出毛泽东这样的弟子呢?

毛泽东大声呼喊并为之积极行动的驱张运动终于有了结果,军阀张敬尧溜出湖南,当然,原因是直系军队和湘军的武力威胁,已参加国民党的谭延闿在南方政府的旗号下湘军再入长沙,时间是1920年6月。

毛泽东曾在一封信里,对自己倾全力投入的驱张运动作了反思,最终他承认这最主要是一种姿态。他意识到驱张靠的是武力,不是他的呼喊。

第二次北京之行,是为着驱张而来,但对毛泽东来讲个人问题似乎也成了一大收获,他与杨开慧确定了姻缘,为岳父办理丧事。但其他盘旋在他脑际的大问题还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关键点尚未展现,没有明朗。

在北京,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加频繁,毛泽东后来说:“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驱逐张军阀的第二个战场在上海。1920年4月1日,一帮湖南名流在上海成立“湖南改造促成会”,毛泽东在这里送走了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此时,他的力量依然在向外发散。

在上海毛泽东找到了章士钊,希望为留法学生募捐学费,获得他的支援。章士钊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名人,他与黄兴很熟,曾积极宣传孙中山,鼓吹革命,参与策划过起义,曾赴英国留学,接近过袁世凯,后又参加了反袁、讨袁斗争,还投靠过段祺瑞推行复古倒退政策,最奇怪的就是他与中国近代的大人物关系都不错,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复杂的人物。

章士钊与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是老朋友,杨昌济临终前曾将毛泽东托付于他,显然,章士钊很看重老友杨昌济的判断,他自己没有钱,但有极大的号召力,居然募集到两万大洋,交给毛泽东。这是毛泽东在世俗领域中取得的重大进步之一。我们常常关注各种思想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却常常忽略世俗领域中实力的作用。对毛泽东来讲,他光是接受马列主义并不能代表他就有力量,就能号召同志集聚到他的周围,上面已经谈到,毛泽东已经列出了三个世俗力量:知识、金钱和武力。

两万大洋是个什么概念呢?之前的毛泽东的工资最高曾到过8块大洋,就相当于一个工资800元的小伙,突然间得到200万元,不用要发票,也不问你做什么用,这种支持表明毛泽东已具有某种获得他人认可的资格和能力。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类,他与毛泽东的渊源深厚,所以单单以苏俄式的革命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史就会发现,怎么可能会有章士钊这样的人物处于上层,他是鲁迅笔下的落水狗,是标准的反动派。而要是从我们提出的主线来看,也就是按照毛泽东大联合的理论来看,章士钊不但不是异类,还是一个起到重大作用的大人物呢。所以淡化各种主义对理解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要先给自己定出框框才好。

陈独秀这时也在上海,正同李达等人筹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同陈独秀见面深谈,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这确实是很关键的一步,和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以说是毛泽东第二次离开湖南的巨大收获。南陈北李在中国历史上应当有着独特的地位,适当地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路需要自己走,但在关键时候的指路人还是要感谢的。不过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任何世俗领域的领袖都无法拒绝毛泽东。已经获得某种认可、赞助以及相当的名气的毛泽东又要回湖南了,这时他事业的基础还在湖南。

张敬尧溜走了,毛泽东回到长沙,当上了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校长),这一提拔来自他一个老师的赏识。他的名气、他的才能已经开始被社会某些具有慧眼的人认可和接受。

回到长沙,毛泽东就着手办两件事,一件是他把眼光转向俄国,劝何叔衡留俄,准备组织“留俄队”;第二件事,就是创办文化书社。

我们先说第二件事。一般人关注毛泽东的文治武功,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是经过商的。他的经商就是办文化书社,采取的是股份制,由于他的名气很大,参股的人也是颇有名气和实力的人物,毛泽东要是不选择革命,也是能活得不错的,鲁迅先生就是例子。鲁迅先生逮谁骂谁,按理来讲生活应当是没有保障的,但鲁迅依然敢于辞掉大学教授的职位,照样能活,就是有才,饿不着。但毛泽东最终放弃了经商,做个文化商人不是他的目标。

回到湖南的毛泽东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他筹组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先后介绍了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进步青年赴俄国留学。这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共产党的几大派别中,都有毛泽东的同学或学生。他的同学公认毛泽东为领袖。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与上面提到的诸位留苏学生有着师生关系。刘少奇比毛泽东小五岁,任弼时、萧劲光则比毛泽东小十几岁。

与苏俄的关系,是毛泽东书写的历史中最叫人迷惑的一段,其中充满了矛盾。

打开尘封的历史,掉去掩住真相的灰土,就会发现俄国能对我们伤害最大,但要想讨回我们的利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简单地喊打喊杀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忍耐妥协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合作,这最能考验中国领袖的智慧和执政能力。

现在的毛泽东尚不是中国的领袖,他要做的是借助外力,哪怕这种外力是来自苏俄,组织自己人留苏未来将给他带来相当的力量。

组织了一帮子学友留苏,毛泽东自己依然待在湖南做另外一个尝试:湖南自治运动。

10月10日,毛泽东组织长沙近两万群众冒着大雨上街游行,谭延闿接下了《请愿书》,却在事后对所提各项要求断然拒绝。11月下旬取谭而代为湘军总司令的赵恒惕,则将威胁指向这场运动的关键人物毛泽东,一场以和平请愿方式进行的近乎与虎谋皮的自治运动,也从此一蹶不振,不了了之。

请人签字得花多少精力,组织两万人游行又需要做多少工作,可是结果呢?不予理睬的谭司令算是温和的,后来的赵司令干脆准备不客气,再折腾就把你抓起来,看看会有什么人来救你?无情的事实迫使毛泽东冷静下来,他心力交瘁,决定离开省城休息些日子,毛泽东又从行动回到了思考,原来设想的路走不通了,必须另外开辟一条新路,他就这样试来试去,不断地否定各种走不通的路。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花费时间叙述在革命史上并不重要的这一段历史呢?主要就是想说明毛泽东的路子实际上是很窄的,在走上正确的道路之前他是认真地尝试过许多不同的道路。否定是得到真理的唯一途径。残酷的不光是代价较大,而是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之前的一切失败的价值为零,也就是说只有在找到了成功之路以后所有的失败才是有价值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错,但要找到成功之父才能孕育成功。

他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的信中得出结论:政治改良此路不通。

毛泽东总是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路,这又是一个重大进步,以他温良的天性,他最愿意接受的就是上层能有道德地约束和主动,这也是他上进的动力。费尽千辛万苦,最终毫无结果,使得他摆脱了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点幻想,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的道路,下这个决心实在是不容易的,一旦下定了决心,他再也没有回过头。

毛泽东提出:新民学会要向着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方向走。

留法的新民学会会员集会,通过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但在道路上,分裂成蔡和森激进派和萧瑜温和派两派。留在国内的新民学会的头脑是毛泽东,他需要选择支持哪一派。

被现实和失败击醒的毛泽东,回信说明自己赞同革命道路的理由:因为温和改良的法子,实属“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这就是答案,那些热衷于理论的人如果走出书房去试一下,就会发现越是空洞玄虚的理论,越是没有力量。走苏俄的路,这是毛泽东的答案,但我们随后会发现这只是彻底革命的意思,而不是俄式恐怖。

高尔基曾经强烈地反对过俄国革命的残酷和无情,但有人拿列宁的被刺伤堵住了他的嘴。俄国的上层阶级被从肉体上消灭了,这种恐怖主要来自斯大林的个人意志而不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不错,共产主义必定强制富有阶层牺牲利益,是因为多数人无法生存,看看社会底层的人们是如何挣扎的,就会发现这种要求并不过分,说到底这依然是一个立场问题。问题是非得从肉体上消灭吗?

1920年以后,毛泽东已经认为无政府主义、个人自由主义是一个民族优势阶层面对底层民众的痛苦熟视无睹的可耻的遁词。他是一个热情的实践者,他试过了各种温和的方法,可各种温和的方法在中国都走不通,原因就是中国的空间太小了,各种利益此消彼长,谁都不可能自觉地做出牺牲,为了利益“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是一种必然。我们没有美国的广大无垠的空间,也不像西方例如法国那样缺少劳动力,相反我们几乎拥有无限的人力,而且是只有人,除了人多,我们所有的物质都缺,这就是中国国情,不了解这一点,或者不以这一点为出发点来研究讨论中国问题全是瞎扯。

马克思主义是他“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最后选择,事实上他已经走了太多的路,没有一条能成功。但要是认为列宁的道路就是符合中国革命的路子,那就太天真了。事实上,毛泽东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道路之艰难,时间之久,风险之大,牺牲之巨全都是不可思议的。

在表明这种态度时,毛泽东刚过完27岁的生日。

27岁的毛泽东,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20年冬天,他和杨开慧结婚了。

杨开慧比毛泽东小8岁,毛泽东两次北京之行中,公开了他们的爱情,“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毛泽东也有许多信给她,表示爱意,还写过一首《虞美人》寄给杨开慧,甚是温柔缠绵。

杨开慧还说:“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是完全看见了我的心”,“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就是为了他,假设有一天母亲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命运”。

这些话写于1929年6月20日,直到1983年才被发现,毛泽东生前没有看到这些情话。不过想一下就能明白,他这样的俊才,理当获得美女的青睐,毛泽东可是要个子有个子,要才有才,名气、财富对他都不是什么难事。

新婚宴尔之际,毛泽东召开新民学会的新年大会,经过一整天讨论后,他们集体确定学会的共同目标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一个伟大的跨越,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志向,年轻人谁不曾有志向,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是所有有志者的欲望,但有几个人敢于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样的目标呢?

当年刘邦见到秦始皇出巡,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则喊出彼可取而代之。于是历史就出现了楚汉之争,后世文人每每说起这一段,免不了都要唏噓一番。难道我们面对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样的字样,却无动于衷吗?半个世纪后,当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讨论世界格局与未来的时候,没有人再怀疑毛泽东实现了他年轻的时候确立的这一目标。

这也将成为绝唱,无法想象未来还会有年轻人敢于立下这样的志向,并实现之。由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科技时代和严格分工合作的阶段,所以无法想象今后的人类还有机会产生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他是个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少数巨人之一。千秋之下此为巅,应当是可以确定的。

在讨论实现目的的方法时,毛泽东否定了其他四个改良主义,主张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被多数会友接受。

中国的变革将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无法调和,上层不喜欢失掉利益,只有镇压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底层人民活不了只有起来抗争,没有第二种可能。

除了革命,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中国社会自东汉以来发生的多达十数次的人口大灭绝,总是在重复着这样的惨状,现如今又多了一群帝国主义吸血鬼。伤口怎么可能自动愈合?社会怎么可能自然进步?改良没有可行性,革命必须彻底。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除了将精力投入到这一方面,还有一点最重要,就是精神上的准备将是较为彻底的,未来将是极端残酷和漫长的,它将不断淘汰掉许多人。

新民学会早期加入共产党的约31人,毛泽东、蔡和森等十数人都担任过党的重要领导职务,没有参加共产党的会友只有两人,后来成为反共分子。其他人从事教育和科学事业,并同情革命。

和毛、蔡分道扬镳的,还有主张温和改良的萧瑜。萧比毛泽东早毕业三年,“一师三杰”中排在毛泽东的前面。他俩曾一同“游学”,相交甚深,萧瑜很有活动能力,书法很好,但有公子气,他从法国回来后,同毛泽东争论了好几个晚上,谁也没有说服谁,与毛泽东分手后,萧瑜长期旅居海外,成为历史看客。

据萧瑜回忆说,毛泽东直到赴上海参加建党,依然和萧瑜同行,萧瑜有其他事情要到武汉,所以同船。毛泽东仍试图说服萧瑜参加,当萧瑜拒绝时,毛泽东流下了眼泪。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共产党在30年至40年的时间里,就能统治中国。28年后这一预言变成了事实。

最最可惜的是萧瑜还是拒绝了。后来的萧瑜成为名人也只是由于他写了几本关于毛泽东早期的书,而不是其他。少年时的优秀最不可恃,没有后来的成就,少年之优秀只能随风飘散。人生机缘如此,后世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方设法跟随毛泽东,只恨没有机会早一天与他相识。谁还能有萧瑜这样的机会呢?萧瑜的弟弟萧三,也是渐行渐远,后来较长时间待在苏联,成为著名诗人。

在人生第一个阶段,毛泽东自己的天分和刻苦努力,获得了几乎所有教授他学业的老师们的极大赞赏,打下了博学的底子,成长的过程里不断积累超出同学的优势,使他产生了极大的自信。在他周边集聚了蔡和森、何叔衡等优秀的人物,他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而且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和方针。

  立下这一志向不易,是毛泽东28岁时才确立的,但这一志向之宏大,也是绝大多数人不敢想象的。自从确立之后,毛泽东再也没有改变过,他要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确定路线方针政策,他需要寻找到力量,更需要把握住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01:34 , Processed in 0.00868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