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场主动权从何而来?国共两党领导人均有论述,一看一比见高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03:27: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战场主动权从何而来?国共两党领导人均有论述,一看一比见高下                                    

            

        2020-02-18 20:24                    


1933年,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前,蒋介石曾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专门集训参加"剿匪"行动的排以上军官。

  他亲自授课,就战场上的主动权问题做了一番训示,说:"我们做军人的要立功,要打胜仗,就务必要时时记住'主动'这两个字。若一旦陷于被动的地位,就会失败!所谓主动者,就是要使得敌人和土匪照着我们的计划来走。更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定下一个计划,来摆布土匪。我们要土匪到东,土匪就不能不到东;要土匪到西,土匪就不能不到西;如要土匪来攻,土匪就不得退守;如要土匪退守,土匪就不得进攻。而我们自己的一切行动来往自如,纵横随意。要能如此,我们才可以打胜仗,才可以在最短期间把土匪完全消灭!"

毛泽东对主动权也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比蒋介石的理解要更加高明,不仅对主动权在战争中的含义进行了精确的诠释,而且将之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做了精妙的定义。

  他说:"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斗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

蒋介石的主动是靠自己的计划强加于对方的,而毛泽东的主动则是"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而产生的结果,是在战场较量中依靠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的卓越指挥才能夺取的。

因而,尽管蒋介石在发动第五次"围剿"后,曾一度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权,把红军一步一步地逼上了长征之路,又曾一度陷红军于绝境。

但当毛泽东重新执掌红军的指挥权后,他本来已经掌握的战场主动权即突然完全消失了,他关于主动权的高论也成了对自己战场指挥的绝妙讽刺。不是他要红军向东就向东,向西就向西,而是毛泽东牵着他的鼻子,要他向西就向西,要他向东就向东。国民党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不过蒋介石并不想就此认输。他认为:"现在贵州的残匪,根本就是在被我们大包围和小包围之中;加之贵州四境山川险阻,他想逃窜也逃窜不了,事实上已成为处于兵法上所谓'围地'和'死地'的'穷寇'。"因而,他很快就调整部署,开始对红军展开新的"追剿"行动。

而红军虽然暂时跳出了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形势却依旧紧张,行动稍有失误,就将重新陷入重围。况且,调出滇军,只是实现了北上的第一步计划,在红军的前面还横着一道天险——金沙江。只有渡过金沙江,方能彻底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堵,真正占据战略上的主动权。

于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红军与国民党军,在贵州、云南的崇山峻岭中,展开新一轮夺取战场主动权的惊心动魄的较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6 03:55 , Processed in 0.0072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