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身、此时、此地——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02:04: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此身、此时、此地——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2020-02-23 00:00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当前,特级教师郑英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说了10句心里话。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希望通过这场疫情,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2020年拥有勇气和力量。

她最后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说: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疫情当下、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 》《 危机也是契机,一位特级教师写给家长们的一封信! 》)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一位特级教师写给“孩儿们”10句心里话

作者|郑英

来源|中国教师报

面对疫情,给孩儿们的几点小叮咛

孩儿们,万万没想到吧,过了个加长版的假期。这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是你们无法9号见到为师;二是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是觉得憋得慌,很单调很无聊有没有?

无聊是最折磨人的,爆棚的精力没有出口,就会生出问题,所谓无事生非是也。对抗无聊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点有意义有质地的事。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为此,为师给孩儿们几点小叮咛,一是帮助尔等对抗无聊,二是见字如面,真是一举两得。

1

多读点书,知道“光”在哪里

一本书,不过两三寸见方,却可以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虽囿于一室却可以领略外面的景致,也为心灵提供一片栖息之地。

有道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是活着的声音,有质地的书读得多了,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读书,让自己知道“光”在哪里,离开了读书,精神就会贫乏,思想也容易走入迷途。(《 疫情当前,“加长版”假期怎么过?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新教育,新阅读,让你看见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

读书不但医愚,还能医俗,让人由内而外让言行举止间都有别样的神韵。所以,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始终伴随着阅读。

需要提醒的是,书读后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得多了,更能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这次的疫情,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纷繁复杂,拥有独立精神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会去冷静分析,对比甄别,做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出理性的力量和负责的态度。(《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

2

多看几部有质地的电影

宅家,简直就是看电影的黄金时光,切莫错过,而且尽量看有精神质地的电影。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对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体验、叙述和反思。看电影,也是一种经历不同人生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清醒、深刻。(《 22部经典高分儿童电影——与孩子共赏共读共成长 》)

至于找电影,有一个简便的寻找方法,上豆瓣,根据评分从高到低筛选。当然,也可以参见为师给你们的《值得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里推荐的一批电影。

观看了电影,可以试着写写影评,并学习一下他人的优秀影评,这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思考深度。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为一些经典片段配配音,这也是有趣的事。

3

善待万物,心怀悲悯

我们知道,这次疫情可能是因为吃野生动物而引发。为师这里提倡善待万物,不是因为吃了野生动物会危及健康,而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源于悲悯心的不忍,这两者之间,有着令人沉吟的高度差。

深广的悲悯心,是对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这才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该有的可贵和高贵。(《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一个悲悯的人,即便处在一个寒凉的环境里,也不容易被冻伤,因为他自带温度。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所以对受病的人,我们也应怀真诚的悲悯和同情,如果有可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鲁迅先生那一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值得孩儿们铭记。

4

学做几道菜

趁着这段时间,不妨向爸爸妈妈学习做几道菜吧,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又增进了自己的生活技能,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烧制过程中,让爸爸妈妈拍下照片或视频,既可以作为作品进行嘚瑟,也可以用于回放观照以提升技艺。

当你烧制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时,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中,不只有生活的烟火味,更有人世间的情味。(《 幸福的内在含义和外在指标——关于幸福的思考与箴言 》)

也不用担心烧不好,一般情况下,再难吃,自己都会觉得好吃。而且爸爸妈妈一般都特别“善良”,都会用行动来证明你的劳动质量或是守护你的尊严。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为保险起见,每样少烧一点。

5

多与家人互动

珍惜与亲人共处的时光

外部关系固然重要,可以帮你拓宽视野,但决定你幸福指数的,终究还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及其关系质量。宅在家里,正是制造温馨画面的大好时机。

可以陪父母聊聊天,近期新闻非常多,这些都是聊天素材;

可以帮忙做做家务,搞搞卫生,洗洗衣服,理理房间,让妈妈做回“自由女神”;

可以为家人拍些照片和视频,或是一起拍张全家福,留下光影里的温馨和记忆。

如果还在老家,不妨向家人学说家乡话,无形中增加了一点家乡情怀,也有一种慎终追远的意味;(《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孩子一起成长 》)

如果有一片空旷无人的野外,可以与家人一起去采点马兰头等野菜,或是去挖挖笋,都是一些平时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田野里的快乐。

你会发现,有“我”参与的时光,家的味道才会更醇,亲情的味道才会更浓。

你会发现,因为付出,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更愿付出,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6

学习经营家庭生活

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假如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哪怕是寻常之事,都会变得与众不同。(《 让生命幸福完整——人生最值得拥有的奢侈品 。)

可以装点一下家庭,比如打理好家里的绿植,为这个家点缀出一片生机和绿意;

可以用小小的贴心为家人制造一点小惊喜,比如准备早餐时在煮鸡蛋上画个笑脸,就是给美好的一天写了个欢快的序言。

要知道,幸福多不是源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完成,而是生活中一些微小愿望的实现,或是意外小惊喜的到来。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添加一点儿色彩,从而将寻常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无论什么条件下,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用心,也是一种信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用9个简单的方法激活它! 》)

7

讲究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关于这次疫情,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所以注重佩戴口罩的同时,要注意勤洗手。可以说,对抗眼下的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保护。(《 扩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应该知道的100条科学信息 》)

不只双手要洁净,还要保持身体的洁净。干净,永远是排列第一的品质要素,也是最唾手可得的个人修养。

自己的家,也要打理得纤尘不染。这样的家就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温暖又悦目的生活场所。

家里的器物,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见器如见人,能看出主人的精致程度。真正的生活富足,不是物质上的丰富,而是要懂得惜物,懂得照料每一样物件。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离灾病远一些。

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人,应当一切干净,双手,面容,居所,心灵。

7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对抗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长期锻炼,增强免疫力,须知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护卫和医生。所以,每天要坚持锻炼。

我们的《做博雅学子》第十二条便是“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前者帮你提升精神颜值,后者帮你提升精气神,质于内而精于外,内外皆修,才是真正的雅。

许多回报,是长期潜在的修炼在某一时刻的成果显现。我们平时说的“功在平时”“功不唐捐”,在体育锻炼方面依然适用。只是这需要意志力,因为世间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强调体育锻炼,不是为了体育中考,也不是为了特长生保送,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收获一个更强健的自己。(《 如何激活孩子大脑?——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运动、游戏、阅读 》)

9

学会与自己相处

不善与人相处,固然是一种缺憾;不善与自己相处,其实是更大的缺憾。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孤独中寻找方向,享受着孤独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内心宇宙里与自己对话,找到一种内在的自足;

善于独处的人,会真诚地自省,并能思考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活得深刻。(《 梁晓声:书籍,最好的启蒙老师——阅读可以抵抗寂寞 》)

这次疫情,让众多生命凋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由死亡反观生命,是一种由“死”出发而执着于“生”的逆向思考方式,从终点思考而又立足当下,可以让步履更从容。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此刻的你是怎样的?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越早思考,想得越明白,你的行动就会越坚定。

我们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是他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参数,有健康的兴趣爱好,便能自成一个世界,永远不觉得孤独,哪怕只身一人。

10

重新制定时间表

同时为后续的线上学习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开学时间的延长,且目前尚未得到确切的日期,眼下首要的是先制定一份阶段性的计划表。有目标,也有路径,就有了一个“可视”的标准,不但有一种节奏感,还能带给自己安全感。待到开学,你会显得从容笃定,而不是慌乱和悔不当初,徒留叹息和遗憾。

每天看一下日历,当你开始注意这一天时,这一天就会显得清晰而且印象深刻。小小提醒,昨天已经立春了哦,是不是觉得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虽然是长时间宅家,但依然要过一种劳逸、张弛、起伏和舒缓的有节奏感的日子。当你回头看,会感叹没有辜负,也没有虚度,除了丰富那些当下,更能带给自己温暖而充实的回忆。(《 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停課不停學”,是時候討論未來學校的模樣了 》)

___

最后,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

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

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延伸阅读之一: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教育,向美而生》自序

作者|郑

来源|教师博览

1、

常听老师们叹息:教育无趣,每天备课批阅,日复一日,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好烦好累好无味!也常听老师们抱怨:教育好难,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还轻伤不能下火线,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如何开颜?

如此种种,说的都是老师们的真实心声。只是如果沦陷于这种情绪,只怕会使教育越来越艰难。

其实,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魅力总是与它的难度成正比。水流,正因为越高山、过低洼、遇悬崖,才增添了自身的绵长与壮阔,于是我们看到了九曲十八弯,弯弯如练。珠穆朗玛峰,正是它的高度和由此带来的难度,才吸引了众多勇敢者的目光,也才使它显得如此魅力非凡。而各行各业的翘楚,也都发着类似的感叹——

诗人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

画家说:“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快乐。”(凡·高)

任何职业都有着它独特的愁苦和乐趣,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难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教育充满了各种变化与可能,充满了对智慧与人格的考验。也正因为如此,它激发着教师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建设,在渐进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于是,教育家说:“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传奇的色彩。”( 马卡连柯 )

2、

回看自己,曾遇见过太多让我喟叹的“巨石”和“险滩”。但当我静静回顾其间的惊涛与骇浪时,却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困难让我挫而弥坚,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若是没有期间的种种,也就构不成我此刻的教育理念和信念。原来困难真的是教师成长的最好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般艰难,甚至还带有点儿回甘。带着这样的认识和体验,我重新定义教育。

许多教育问题,一旦落实下来,便不过是寻常问题。面对寻常问题,若是能用诗心去构想,用匠心去实现,也能创造出一番胜境。

每次接手新班,我都会用全班孩子的名字串编成一篇妙趣横生的短文,在报到当天作为见面礼送给他们。同时我让每一个孩子隆重地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如此一来,不但我熟记了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能感觉原来上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每天,我都会认真回复每一本家校联系本,并在孩子们“就算你是一根烂草,只要跟大闸蟹绑在一起,你就是大闸蟹的身价。烂草是我,大闸蟹是九班”的留言中笑得前仰后合。

在每天面对的办公桌和教室讲台上,我会每周更换一束鲜花,既点缀一片空间,也点亮众人的眼眸。于是每一个早晨,当学生诵读时,我也顾自读书,在花香和着书香的氛围里,让灵魂也浸染上香气。

每个节气,我都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的节奏和成长的时序。春天,看花浪滔滔,明媚地装点世界;夏天,看星光点点,闪烁于清朗的夜空;秋天,听虫儿声声,歌唱着金色的岁月;冬天,看雪花片片,积蓄着季节的思念。

每个节日,我和孩子们都会带着仪式感去过,让它们成为日历上清晰的一天。端午节,我就精心挑选香袋和五色线,送给每个孩子,让那抹香气与颜色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记忆;元旦,我就购置一棵“心愿树”,让孩子们在大红的枫叶形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给新年的自己一个美丽的期许;“六一”成长仪式上,我也穿上班服,孩子们很应景地打趣道:“哇,郑老师,今天你十八!”我不假思索地接上一句“怎么说话的,为师十四,好吗”,然后师生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

许多人问,这样岂不太费时、费心、费力?事实上,所有的幸福、快乐和美好,都需要费时、费心、费力才能换来,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

3、

教育的乐趣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它们喜欢“躲猫猫”,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创造。回看自己的教育历程,我发现自己确是怀了一点儿诗心和匠心在行走,其间与各不相同的孩子相遇,彼此碰撞出很多的乐趣和神奇。

一次,看到一位女孩犹犹豫豫、欲言又止,我就问她是不是有话想跟我说。女孩鼓足勇气说“是的,是一个秘密”,但希望我保密。我马上伸出小拇指与她拉钩,逗得她扑哧而笑,然后趴在我耳边眉飞色舞地诉说,我则用神情配合着。

一次下大雪,厚度达十多厘米。我一早就带领学生去操场,在新鲜的雪地上,留脚印、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飘荡在操场之上。我们还不忘划定一大块区域,为的是留给别的班去尽兴。

一次,有学生感叹“不知多少年没有玩过纸飞机了”,马上有许多声音附和。于是,我索性决定开展一次飞纸飞机比赛,并角逐出前三名,还现场采访获奖者,小鬼们大呼过瘾。

我的一篇文章被一家公众号推送后,收到了一千多元稿费。我用它给我所教的一百多个孩子每人买了一杯奶茶,孩子们欢呼雀跃。

一次去香港学习,我特意去香港大学买了一大沓明信片,并一字一句地写下了祝福语,寄给我正在教的每一个孩子。恰逢“十一”和中秋,我还特意在每一张明信片上画了月饼。这些卡片被孩子们赞为最浪漫的礼物。

春分、秋分时节,我组织孩子们玩竖蛋游戏。午饭后,大家理清桌面,排开场面。有屡屡失败而叹息的,有成功后尖叫嘚瑟的,还有一位男孩,炫耀自己高超的竖蛋技艺,却被一位眼尖的同学发现他的鸡蛋底下沾了一颗饭粒,全班瞬间爆笑。本是平淡无奇的午间,此刻却传出欢声笑语。

校园生活如果生动非凡,孩子们便会对它心生眷恋。无怪乎毕业后,他们会说“好想再过一次初中生活”。校园,成了他们内心深处留恋和惦念的地方。

4、

教师用内心的生动有趣做“本钱”,必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间留下温暖动人的“利息”,于是教育中处处有惊喜和甜蜜——

一位男孩漏做了几道题,被科任教师“请”了去。他担心我会对他失望,特意留下一句话:“老师,我是稀客(第一次漏做),以后再也不会去做客。”让人忍俊不禁。

一位男孩不小心弄坏了我的椅子,便于当晚买了一把,并留言:“郑老师,由于您的椅子已被这个时代淘汰了,所以我送您一把新的。我保证这把椅子效果显著,让您一坐,腰不酸、腿不痛,心情舒畅。如感不适,请和我联系,7 天包退,15 天包换,直到您满意为止。”看得我捧腹。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后,折了 1096 朵百合花送给我,说是祝愿我永远如花儿那般灿烂。我的心花确实在那瞬间绽放了。

一位已经毕业的女孩,在我生日当天发来一条短信,除了用一大段文字回顾我对她的种种好之外,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句“我一定是第一个给您送祝福的人”。我一看时间,是零点整。我不知道为了这一刻,她守候了多久。

一位叫雪青的女孩为我写下了这样一份颁奖词:“她,自比教育农人,春耕秋收,守望教育的一方农田。一路彷徨,一路风采,采撷细节,不疏点滴。两个班级,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她始终坚持像第一天那样工作,从容打理好每一株麦苗。她乐于与学生促膝长谈,善于在学生困惑时以寥寥数语指点迷津。她身上蕴含着诗人的浪漫,话语间透露着智者的清明。她以教育的艺术、个性的魅力,濡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化一颗又一颗冥顽不灵的心。她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执着的背影,和一份挥之不去的坚定。”女孩说,为了写这段话,她特意翻看了不少古文,因为她想用诗意和浪漫的语言来描绘她的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气质。

一位学生家长在她的孩子毕业后,依然在我生日那天送来早点——用玉米面和紫薯面做成的玫瑰花朵。于是那一天便在浪漫动人的早晨中开启。

甚至一位我从未教过的男孩,在教师节那天也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道:“尊敬的郑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上学期在敬业楼内,因见到您本人而激动地叫您全名的那个学生。今天,祝您节日快乐!

师生之间的情意若能循环往复互动,那么情趣就会源源不断,乐趣也会生生不息。

5、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要自己去领略、去创造。别人的感触是别人的,于你,必须从自己开始,亲自尝试,亲自体味。

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这并非无视或淡化它的困难,而是在遇见时,依然能保持从容、优雅。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幕特别令人动容:大雨滂沱,雨声淹没了老师的讲课声。只见老师从容地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静坐听雨”。这四个字,寂静无声,却比落在铁皮屋顶上的巨大雨声还要振聋发聩。当时,沈光耀推开窗户,只见一位老师带着学生在雨中锻炼,口号声响彻云霄;另有一位悠闲之士披着蓑衣,悠然垂钓。生逢乱世,身处陋室,但他们的内心天空,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直不喜欢“红烛”“春蚕”之类的比拟,也不喜欢“坚守”“奉献”这样的字眼。这些看似震撼感人实则带有悲辛色彩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描绘成了一项苦役,减损了它的美好本义。须知真正的美好是让人心生向往,而不是敬而远之。

在我的脑海里,最生动有趣的画面莫过于——

师者“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师者“弦歌鼓琴”。

或是暮春时节,师者与弟子一行,着春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即便大雨滂沱,也能静坐听雨,宁静从容。

内容简介:本书为著名班主任郑英老师继《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除了继续提供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之外,还自始至终贯穿了“教育向美”的育人理念。作者认为,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通过“让教师美好”和“让教育美好”这两个层面的叙述,本书着意探寻教育中美的源泉,让教育之美在师生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诗意地实现。作者那深邃的思考以及一如既往的优雅、睿智的文笔,将使本书成为一线班主任和青年教师提升教育修养的难得的读物。

作者简介:郑英,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封面人物,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著有《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延伸阅读之二:

师者物语丨郑英:教育向美而生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应全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教师郑英。

美,也是一种生产力。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教育即生长,对于学生的生长,教师的使命就是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美好的老师自身。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无形的气质,教师概莫能外,但教师的特殊在于对学生有种长久而不着痕迹的熏陶和感染。而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要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长,教师自身的模板也需是美善的。

所以,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

美,始于形象——打造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杰米是个退伍军人,退役后陷入了贫困、酗酒、流浪的窘境,精神失所,灵魂漂泊。

一家社会救助机构邀请来造型师,为杰米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造型师为杰米理了一个绅士发型,并染出优雅的深棕色,然后刮掉胡子,换上衬衫,打上领带,穿上西装,还不忘在西服口袋处别上一方洁白的手帕。顿时,整个人都被提亮了。

最后,一面大大的镜子推到杰米的前面。杰米看着镜中那个焕然一新的自己,错愕不已。良久,他才回过神来,用最大的诚意说了声“谢谢”,并表示会努力戒酒,然后找一份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明天,重塑自己的形象。

美,唤醒了一颗麻木的心,让他的灵魂有了栖息之地,不再流离无依。

6年前,因同时上3家杂志的封面,为着有一个美好的形象,我精心挑选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选择杭城一家高档摄影馆,拍了一套个人写真。

拿到杂志,看着封面上那个美好的人物形象,很难相信那个人就是自己。自此,我开始关注生活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努力以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件衣服我都慎重挑选,符合自己气质又是内心喜欢的;

走到哪儿,都神采飞扬,如同参加一个聚会,尤其课堂之上;

无论待人接物还是言谈举止,注意细节,希望对方觉得如沐春风;

为着让语言更有美感和质感,潜心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

美,能唤起一个人更大的自信,透射出积极、阳光的质感,同时也往往是积极、阳光、自信心态的一种投射,让人觉得悦目又赏心。

教育生活中,我从不掩饰一个教师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一次课间,几个女生咿咿呀呀地围着我,其中一个女孩看着我,问:“老师,中学生守则说不许化妆,那您化妆吗?”瞬间,所有的眼睛都看着我。

我认真地回答:“女性呢,三十以前尽量少化妆,因为化妆品对皮肤多少有点损伤。三十以后,皮肤早已走下坡,而且此时多半有了家庭,有家务琐事的操劳,肤色可能会黯哑,所以需要稍微化点妆,提亮肤色,改善气色。简言之,三十以前尽量少化妆,否则对不起自己;三十以后尽量化点妆,否则对不起别人。”

孩子们哈哈大笑,旋即,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我顺便告诉她们,一个人的仪表就是她的名片,传递出的是自己的品味、修养、审美。任何时候,干净、整洁、端庄的仪表,不只展示了自己的素养和品味,更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或许我们觉得人是不需要靠外在来定义,但事实上,当我们将自己打理得得体而富有品味时,不只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连自己也会更爱自己。

美,终于内在的光华——提升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人的颜值,有3个层次:始境,形胜。又境,气胜。终境,格胜。

美从来都不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属性,人的长相更是如此。人之长相,分体貌和精神。前者的美称美貌,后者的美称美丽。前者是新鲜的果汁,后者是香醇的美酒。前者不断被岁月剥夺,后者可以随时被赋予。前者只是暂存,后者却可以成永恒。

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人的外相便是她内心的透射,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人的长相是可以改变的,提升长相之美的最好方法,不是停留在皮相上下功夫,而是从内里进行改造。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是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格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人格的介入,有一种无痕的濡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却有种有力的内在力量。所以,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一个教师的内在光华,首先由其教育智慧透射出来。教育是难的,教育的难度,在于对天性、对生命、对心智的完善责任,这呼唤教师的智慧。哲学家安·兰德说:“有智慧的人的最高道义责任,便是保持其健全的大脑和完整的自尊。”有智慧的教育者,何尝不是?如果教师自身智慧丰盈,他的学生多半智慧丰富;反之,如果教师的思想孱弱,他的学生多半思想羸弱。

阅读是提升教师智慧的不二法门。书籍是活着的声音,读书可以养气,有质地的书读多了,在表面上我们看不出痕迹,但是一举一动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阅读让人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让自己的精神气象万千。阅读,是一个教师应有的优雅姿势,一切有意义的阅读都是教育的有力支撑,为师者,书香致远。

教师的内在华彩,还通过她的良善来滋养。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需要师者处处涵养起情性和品质,蕴涵起良善与悲悯。把美好的种子播撒进心灵,让这块土地生机绵延,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诗篇。良善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静水流深。

若要走向这高格,她的良善就不能是因为他人的期待、集体的压制、舆论的袭卷而催生,而是经由内心的省察、理性的思考而拥有,这样的良善才是真实的,笃定的,由内而外的,有种经久的旖旎。

倘若教师拥有智慧而良善的心,便更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爱、良知和尊严,播下健康的种子,让他们如作物般向上向光地生长,这样的美显得格外丰盈悦目。

教育,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彼此都做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教育,就是与美相遇,让自己变得更美,也成全孩子的美,这是教育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的高贵所在。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应全 约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1:38 , Processed in 0.01099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