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的8点人生智慧,个个经典,读懂践行,受益一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01:40: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子的8点人生智慧,个个经典,读懂践行,受益一生                                    

            

        2020-03-02 12:33                    

       道家思想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在老子思想中,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原则,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人与万物都应当服从自然法则。但是万物是对自然之道的自觉服从,而人则是对自然的背离。老子认为人应该以符合自然的方式,实现向道的复归,实现人类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关系和谐统一。
那么,老子的智慧究竟如何呢?哲学诗画特意为你整理了8个要点,一起来品读感悟。
1
不动心
就是看见外物,看到别人的财富或地位,不要轻易做判断,因为一旦判断就说明你动心了,你心里起欲念了,攀比和不平也由此而生。
老子提倡修内堵外,就是禁止外界的诱惑,侵入内心,只有做到修内堵外,不动心,才能做到虚静,清心。
内心清净了,世界也就安静。

2
知识不是越多越好
老子认为绝学无忧,真正好的学问让人快乐无忧。只有那些转化为德性和才智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否则,无意义的知识越多越不好。现代人每天接触大量的资讯,很多人以为这是知识,其实完全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认知。
对人的德性没有任何建设的知识越多越有害。
3
不要逞强
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事,是人最自然的状态。所以不要逞强,不要为了一时的虚荣或炫耀,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那样的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事情出现反弹,无法收拾。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自然做事,平和对待,其结果往往能笑到最后。老子说,他有三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智慧其实已经第一了,但他还是提出了不为天下先,为何呢?因为他知道,只有那些懂得自己仍处于无知的人才会继续求索进步,而那些总认为自己聪明和有知的人,其实是最愚笨的。
4
不知足,弊病多
现代人为何那么多烦恼和痛苦,还有各种身体上的疾病产生?就是因为太贪婪,对任何事情都不知道知足。有了房子,想要车子,有了车子,想要更好的车子,有了更好的车子,还想要让万人敬仰。这种欲望几乎是无穷的,实现了一个,接着又来一个,如果不加以修持和克制,何时是个头呢?
懂得珍惜眼前,懂得知足当下,我们的人生才能过的安宁平和,身体也会跟着健康协调。
道家讲养生,首先就是要调和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安然养心。

5
顺自然,不迷信
老子教导我们,要顺乎自然,一起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要轻易相信人或社会中的一些事。只有自然是最真诚和慷慨的。
我们要对天地有信心,有良知,作为人,要学会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合二为一。对于社会中的,我们已经干预和进入的太深太多了,加上人性的弱点、劣根和陋习,我们一旦相信,就很难摆脱受欺骗的可能。
因为生活的杂乱,我们容易迷惑,因为迷,所以轻信。
6
无为而无不为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一个核心点,即无为。他说,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自然,只要我们不错误的干预,不人为想当然地作为,自然万物会按照既定的秩序发展。大道至简,大河自流。最后因为没干预,倒正好成就了一切所为。
现代人的毛病就是,做任何事都想从中获利,轻视仁义,注重利益,其结果就是对自然和外界过度干预,给我们的世界和人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危机。

7
道无私心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并不是说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像对待刍狗一样置万物于不顾,它的本义是,天地对待任何事物都没有私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生活中,我们做人做事是不是经常有自己的好恶和私心,有自己的分别心和区别心,自己认为好的,就靠近讨好,自己认为不好的,关系不行的,就远离,甚至说人家坏话。这就是偏袒和偏见。我们看世界的方式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
道不会掌控干涉事物,它只会让万物自生自发,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发展。
由此,老子让我们知道,天地最公正,对待万物一视同仁。因此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8
修行靠自己
西方哲学中,有三位伟大的人物,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以说,这三个人的哲学思想改变了整个西方历史的进程。苏格拉底有老师吗?没有。当时他仨所处的时代,物质条件很落后,没有多少可供他们参考的书籍或信息,他们甚至没有看过多少书,但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深度思考,他们都建立了属于自己且改变世界的认知结构的哲学大厦。
有人说,修行得找老师,这没错,但是最主要还得靠自己。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再厉害,如果自己不开悟,还是不行。孔子、老子都是无师自通,他们和希腊三贤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领悟修行提升得来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8:35 , Processed in 0.00845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