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湘籍将帅 辉耀中华| 彭德怀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03:0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湘籍将帅 辉耀中华| 彭德怀篇                                                         2020-03-24 09:10                    

                          

“红色湖南”开栏序

有一种文化总是让我们激情澎湃!

有一种精神总是让我们毕生追求!

有一种家园总是让我们坚定守护!

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诞生地,是秋收起义、 湘 南 起 义 、 桑 植 起 义、平江起义、芷江受降、通道转兵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红色是湖南最纯粹、最亮丽、最厚重的底色。这根植于血脉的厚重湖湘文化和红色文化,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伟大力量,具有越掘越深、越学越厚的丰富内涵,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们的根和魂,是值得我们永远坚定守护的精神家园。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从今日起,我们开办专栏《红色湖南》,深入挖掘湖南红色资源,运用红色文化培育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红色湖南·湘籍将帅篇》

湘籍将帅,辉耀中华。戎马征战,功勋盖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党、建军、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湘籍开国将帅上马治军,下马治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立下不朽功勋,英名永载史册,构成独具特色的群体风格。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期间,全军授予的10大元帅有3人、10名大将有6人、57名上将有19人、177名中将有45人是湘籍,居全国之冠。我们将一一为大家呈现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今日,栏目首推“湘籍将帅•彭德怀篇”,以飨读者。

彭德怀

(1898.10.24—1974.11.29)

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平生百战犹酣,心系万里河山。”这句话概括了彭德怀曲折而又辉煌的一生。1923年,彭德怀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他与滕代远、黄公略揭竿而起,发动平江起义,在风雨如磐的中国大地上创立起一支打天下的红色劲旅,组建红五军。之后,彭德怀挥师南下,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四军在井冈山会合。

青年彭德怀

彭德怀同志第一次临危受命是1929年1月,他率领改编为红军三十团的第五军留守井冈山,同多于自己20多倍的敌人英勇斗争,胜利地掩护了毛泽东、朱德率军南下。在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彭德怀同志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可以说是大义凛然,铁骨铮铮

1935年2月25日,彭德怀遵照中革军委决定,组织指挥攻克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的战役。彭德怀不顾危险把指挥所扎在了阵地最前沿,冒着枪林弹雨,他大喝一声:“同志们,跟我上!夺关去!”当漫天的红旗在山顶飘舞的时候,从平江起义就跟随他征战无数的战友——参谋长邓萍却牺牲在战场上。一向坚强的彭德怀抚摸着战友的遗体,忍不住泪流满面。

抗战全面爆发后,彭德怀出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朱德率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彭德怀直接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给敌寇以沉重的打击。日军痛心地称此役为“挖心战”。从此,彭德怀的名字刻在了太行山高耸的山崖上。

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在158天的百团大战中,共毙伤日伪军3万余人,俘虏1.8万余人,投诚反正1800余人,破坏铁路45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毁敌桥梁、车站、隧道260处,拔掉据点2900余个,缴获弹药武器之多,为抗战以来所未有。毛泽东曾高兴地称赞:“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

1947年3月,胡宗南30万大军直扑延安,延安乌云压城。此时,彭德怀第二次临危受命,主动请缨,出任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始艰苦卓绝的西北攻坚战。

随后,彭德怀率领第一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兰州城发起猛攻,打响了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兰州之战。仅一天时间,被国民党军倚为金城汤池的兰州被一举攻破。接着,他挥戈北上,进军宁夏,促成新疆和平解放,胜利完成解放大西北的艰巨任务。

1950年,征尘未洗的彭德怀,第三次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朝鲜战争中 彭德怀(左)与金日成(右)交谈

狭路相逢,勇者胜!朝鲜战争就是两军统帅大智大勇的较量。彭德怀的军事智慧和才能,在朝鲜战场发挥到了极致,奠定了他世界军事家的地位。在我志愿军部队没有制空权、武器装备明显劣于美军的情况下,彭德怀结合朝鲜战场特点,采用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志愿军连续五次大的胜利,让美国侵略者连续挫败,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大丢面子。斯大林赞扬彭德怀是久经战争考验的将军,他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是天才的军事家。

绚烂之后,归于平淡。彭德怀再一次将他的才能、智慧、忠诚、心血和经验,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人民军队。1954年9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他对军队在和平环境下的编制体制进行了改革,实施正规化军事训练,使我军实现了从单一兵种向诸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1958年10月20日,他果断传达中央指示,部署炮击金门的作战计划,对金门地面及海域的蒋军予以惩罚性打击。

彭德怀指挥朝鲜战争

彭德怀的一生,对敌人,雷霆之威;对祖国,忠诚挚爱;对人民,鞠躬尽瘁。他是毛泽东赋诗称赞的元帅:“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故居

身临其境 VR参观

位于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坐西北朝东南,粉墙青瓦,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占地2490 平方米,呈典型的湘潭农村宅院风格。彭德怀在此出生并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建国后曾多次回乡居住。现故居旁建有彭德怀纪念馆,占地面积8 公顷,坐西朝东,背靠乌石峰,前瞰广阔的田野,远眺起伏的群山,大气磅礴。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设有4 个展厅8个展室,分20 个章节,结合300 多幅照片和大批珍贵艺术展品,采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生动再现了彭德怀光辉的一生。馆前建有铜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高8.1 米的彭德怀铜像,底座刻有由江泽民题写的“彭德怀同志”五个遒劲大字。身着元帅服的彭总双手背扣、眺望远方,基座为花岗岩山峰状造型且凹凸不平,寓意一生坎坷的彭德怀与山河同在、与故土相连。

现场参观 导航地图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编辑:龙婧、刘彦君

作者:方争辉、谭杰波、吴泽丽

参考资料:《中国将帅》彭德怀篇

原总政宣传部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摄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湘籍军事家和高级将领》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编著

《三湘开国将帅图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01:59 , Processed in 0.01032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