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一句更经典,知道的人却不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00:57: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一句更经典,知道的人却不多!                                    

            

        2020-04-12 21:1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至今很多人都记得,并且也常用水讲道,倡导人类多去学习水的精神。而这句,可以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要学习水的精神,滋养了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那么纵观我们现代人,多少人能做到这样的胸怀呢?我们现实中大多数人不仅做不到滋养万物,更是喜欢与万物相争。他穷也要别人变得更穷,他富还更欺负穷人,这是我们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有的丑陋心态,更是自古以来都改变不了的肉弱强食森林法则。

古人常言,“穷则独善其身,富则通达天下。”纵观我们现代,或是古代,有多少人做到了富能通达天下呢?人一旦富起来了,人心就容易变。大多数人更知道富贵来之不易,更不会轻易赠予他人。

故而言,当今之人能做到水的精神,实在太少了。不过古代人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比较多,他们宁愿去当一方居士,隐居山林,也不愿意给任何人带来困扰和麻烦。而纵观我们当今的人,倘若穷得揭不开锅,就会想到各种筹款。

更是想到写申请书给上面反映,因为现在人倘若穷,是真的田也没有,养活不了自己,只能进养老院。其实进养老院,怎么来说,都是对社会一种负担。当然也有人年轻人很能赚钱,并且住进养老院,也出了不少钱,花钱来让人照顾,天经地义。

以上大家都知道,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一句更经典!多少人又知道呢?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文字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老子语录#

读完老子这段语录,相信很多人都是头一次看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下一句,其实下句更为经典,却为什么没有上一句被人广知呢?说实话,估计还是被人宣传少了。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读到了老子这样的语录,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反省一下。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水善于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其实这句还是讲水的,上一段讲水利万物而不争,而这一段则是讲水的选择的方向,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

那么反问我们人类,我们人类,谁会去选择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去走呢?相信很多人也会回答说,能去选择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走,这个人一定是疯子。说真的,也只有疯子会这么做。

其实在我们理解看来,水的行为,也是疯子的行为。而疯子的行为,在当今,往往都是一些成功人的行为。就像当年马云要实现网络购物一样,当初马云说出自己的构思和构想,估计很多人都说是疯子,但没有说他是疯子的人,都跟着马云成功了。

我们不妨纵观各大伟大的科学家,哪一位不是疯子呢?

不是说他们人很疯,而是他们的思想,想法很疯,是超越人类几百年,很超前的,就像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发明了汽车、安东尼奥·梅乌奇发明了电话等等,他们当初提出的想法,都是很疯的。

就连很多哲学家的思想,都被很多人认为疯子,如尼采,很多人都说尼采是疯子,因为尼采的言论,只要大家去读他的著作,不难发现,他的言论都是人类不太喜欢听,很刺耳的。

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你也去做,就很难成功, 你只有去做别人都没想到的事,不愿意去做的事,才有可能成功, 这就是水,处众人之所恶

大家都支持的事儿,去做了,成功几率不大,但大家都反对的事儿,你去做往往成功几率就很大。当然,首先前提是你要做的事不违反道德法律,不然你永远都难成功。人生难得疯一把,为自己的梦想,去开辟一个崭新的道路。

多少人有这个疯子劲呢?只要有这个疯子劲,那么他就有水的精神,会做出很多人类都想不到的事情,或许某天他就能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他的一生也是顺道而行,少烦恼的忧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7:22 , Processed in 0.00850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