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中国爷爷火了!徒手造“中国馆”,惊呆亿万老外:您还缺孙子么? 2020-07-22 22:55
![]()
来源 | 环球旅行(ID:Viphuanqiu) “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洒洒的介绍里,而在纯粹平凡的生活中。” 当代“鲁班”引热议 最近一位63岁的爷爷火了! 不是因为身材,也不是因为样貌,而是因为他有一双“巧手”! ![]()
凭借着这双手,他在国外的社交软件上累计 1亿多的播放量,单条视频最高达到 1000多万播放,随便一条视频都是 几百万人观看! 而且每条视频都是好评如潮,被国内外网友连连称赞。 ![]()
就连国外的建筑师都忍不住夸赞他是: 脑子里自带CAD建模的神奇男人。 ![]()
这位老大爷被人亲切的称为 “阿木爷爷”,也被大家称为“当代鲁班”。 ![]()
因为他可以不用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只是用传统榫卯技术嵌合,就能做出令人惊叹的东西。 比如精细复杂的 “鲁班凳”! ![]()
▼ 首先 阿木爷爷先拿出了一块木板 用磨砂纸把木头给磨平了 ![]()
▼ 然后用尺子和画笔在木板上 画出需要切割的部分 ![]()
▼ 然后按照画好的线条进行工作 ![]()
▼ 一点点的锯 ![]()
▼ 一点点的钻 ![]()
▼ 一点点的凿 ![]()
▼ 所有的工序都是双手和工具完成的 没有使用任何机器 ![]()
▼ 而且每一步都需要做到精细 否则就会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他的流畅手法时 鲁班凳竟然已经完成了 ![]()
▼ 而且最后的成果出人意料 格外的美观 格外的轻便 格外的坚固 ![]()
既然有了凳子,那就必须再来一个桌子配套啊! 于是阿木爷爷,开始徒手造起了 “将军案”! ![]()
▼ 这个比“鲁班凳”的面积大 所以更费事 但是阿木爷爷依旧是气定神闲的 又锯又凿 ![]()
▼ 就在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 他突然的将整块木头“掰开” 竟然成了一张“将军案” ![]()
▼ 虽然视频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但是制作这个“将军案” 需要几十道工序才可以 ![]()
看到这里 不由得给阿木爷爷点个赞 ![]()
如果看到这里都还没有让你感到震惊的话,那么徒手造 “中国馆”呢? 没错就是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
▼ 先是把需要的“零件”都一个一个的做好 然后放到一个大纸箱里 最后像拼积木一样 把所有的零件拼合在一起 ![]()
▼ 所以 别小看了最初那些不起眼的“小零件” 它们的长度、宽度包括每个“槽” 都需要很精密的测量 才能制作出来 如果中间有一个零件的尺寸出现了错误 那么这件作品就无法完成 ![]()
▼ 就这样通过每一个小零件互相穿插紧扣 一个迷你型的世博会的中国馆就完成了 40多根榫卯棱榫卯柱 1个榫卯基,27道锁… ![]()
最后拼成的时候 就像是变魔术 令人惊叹 ![]()
艰苦的“求艺”之路 其实阿木爷爷的这项手艺是从小练就的。 他的原名叫做王德文,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农村家庭。 ![]()
家里一共有4个孩子,阿木爷爷排行老二。 据他说,当时他们家的情况特别糟糕,几乎是全村第一。 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可是在他9岁那年,父亲离世,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父亲不在了,母亲身体不好,自己又是哥哥,所以阿木爷爷很小就开始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
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是当地的生产队帮忙盖的,与其说是一个家,倒不如说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罢了。 家里的屋顶就是几根木桩铺上高粱秆子,冬冷夏热... 哪怕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阿木爷爷还是会感慨万千。 ![]()
为了照顾全家的生计,阿木爷爷被迫辍学,开始去生产队里工作,赚 “工分”。 因为年纪小,也干不了什么重要的活儿,所以拿到的分也很少,经常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看到此情此景,阿木爷爷决定要改变现状。 ![]()
而一切的转变就在他 13岁这年。 这年的某一天,阿木爷爷发现家里锅上的木盖子漏气,饭做的很慢,于是他就请村里的老木匠来家里帮忙。 就这样,在这个木匠的帮助下,阿木爷爷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 “木工活”。 ![]()
看着手里的锅盖,阿木爷爷既开心又惊喜,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 所以他决定要拜师认真的学习这门手艺。 ![]()
但是当时的拜师学艺都要从学徒开始做起,并且三年内是没有工钱的。 阿木爷爷一听,就打消了“拜师”这个想法,因为还有一家子的人等着他养活。 于是,他就到处给别人打杂,一方面赚些工钱,一方面学习,就这样阿木爷爷从一个木匠小白逐渐的开始可以自己“独挑大梁”。 ![]()
在他 16岁的时候,基本自己就可以接一些活儿了,而且因为心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找他。 “那时候一天干得好能赚2块钱,少的时候有1块多。可以买点粮食吃,温饱基本解决了。” 就这样,阿木爷爷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变好。 ![]()
不仅自己结婚生子,还帮助自己的弟弟们上大学和娶媳妇。 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是村子里最好的,但也不是最糟的,一日三餐都能有酒有肉,生活得还算惬意。 ![]()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行了 2017年的时候,阿木爷爷和妻子搬到了广西,和儿子、儿媳还有孙子生活在一起。 ![]()
儿子阿成当时正在创业做短视频,前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观看的人少,没有什么流量。 就在阿成想要放弃的时候,阿木爷爷主动提出可以把自己做木工的过程记录下来放到网上。 本来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一下木工这个传统的手艺,但是没想到,自己却火了。 ▽阿木爷爷造木桥 ![]()
那条 “鲁班凳”的视频,第二天播放量就超过100万!而且好评如潮,不少人都在催更... 大家的好评也给了阿木爷爷更多的动力,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将军案“和”中国馆“... ![]()
现在阿木爷爷在很多平台上的粉丝数都超 过了百万,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网红”。 但是,63岁的他对于这个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称号却不以为然。 ![]()
他说: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干木工活的老木工,和我们那些老师傅比起来,那还是相差一定的距离呢。还要更进一步的深刻学习,把更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吧。” ![]()
看着这些话,真的很有感触,在收获了名与利之后还能不忘初心,还能不断地沉淀自己,实在是太难得了。 现在阿木爷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说他会继续做手工活的。 因为他很热爱。 ![]()
现在,他孙子的玩具几乎全部都出自他手。 ▼ 有一次小孙子看电视 想要一辆小汽车 ![]()
然后阿木爷爷看着手机照片 就给造了一辆 ![]()
▼ 小孙子没有泡泡机的时候 ![]()
阿木爷爷就给造了个 转轮泡泡机 ![]()
▼ 小孙子喜欢小猪佩奇 阿木爷爷就做了一个小猪佩奇 还能自己走路 ![]()
▼ 孙子想看船 阿木爷爷就造了“一艘船” ![]()
▼ 就连小孙子的学步车 都是阿木爷爷做的 ![]()
难怪网友说都说:当阿木爷爷的孙子真是太幸福了! 其实不仅阿木爷爷的孙子幸福,他自己也很幸福。 因为热爱会带给一个人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收获。 ▼ 比如 村里没有小桥流水的 那就自己造一个小水车 ![]()
▼ 村子里鸟偷吃粮食现象很严重 阿木爷爷便做了个自动驱鸟器来阻止野鸟 ![]()
除了他们,我们这些看客也很幸福,一是感慨阿木爷爷的巧手,二是被匠人精神感动。 因为他们,让世界上有更多人开始了解这项技术,也让更多的人对中国有新的认识。 ![]()
其实像阿木爷爷这样的“宝藏”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 像是我们熟悉的李子柒,像是那位在国外街头穿着汉服用古筝弹唱中华名曲的小姐姐... ![]()
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凝结成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人智慧,传播海外,这样的“网红”真的很难让人不喜爱。 ![]()
阿木爷爷火了之后,也有人担心他会不会变得“膨胀”,但是他却说: “我从小就对这个活特别感兴趣儿,我这一辈子就把这一个事情干好干细致就行了...”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行了,这份对生活的通透是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阿木爷爷能成功的原因吧。 ![]()
有句话说得好: “最好的故事不在洋洋洒洒的介绍里,而在纯粹平凡的生活中。” 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我们需要他们这样有内涵的“网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