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汉字,差一点就被他们改成了洋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    时间: 2020-7-27 00:56:06     标题: 汉字,差一点就被他们改成了洋文

汉字,差一点就被他们改成了洋文                                    

            

        2020-07-26 16:01                    

                          华闻之声全媒体联播网(记者 彭高峰)【瞿秋白、鲁迅提议汉字改拼音,赵元任一篇奇文向汉字拉丁论打两记响亮耳光】瞿秋白以及鲁迅等人,都曾认为将传统的汉字拉丁化,是非常值得倡议的。所谓汉字拉丁化,就是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
一知半解的西方思潮酝酿出废除汉字的时代舆论 于是,1931年,在这一大批专家学者们的推动下,社会上出现了“中国文字拉丁化”标准的苗头。以为直接绕过汉字,原本为文盲的老百姓只要认识几十个拉丁字母并学会拼写,就能够加以使用。而这除了异想天开,也其实就是开始了废除汉字的进程!
作为中国语言之父,赵元任不仅对汉字了解极深,也对汉字的感情相当深厚。因此,当废除汉字的提案出现之后,他是首当其冲的反对者。

在赵元任看来,汉语的语音与文字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字尽其用。而仅仅是这样的解释,明显难以抵挡当时中国社会在对西方一知半解理解思潮下废除汉字的时代舆论。为此,他以编写“同音字故事”的方式,让重语音、轻文字的新文化精英们一时皆无言以对。
编写《施氏食狮史》同音字奇文 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施氏食狮史》这篇奇闻。全文连标题在内,一共96个字,全部为统一读音,但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全文内容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毫无疑问,赵元任的这篇奇文,向汉字拉丁论的片面思潮打了两记响亮的耳光。因为他们所提倡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错漏百出,用他们提倡的提案,根本无法解读出赵元任这一篇奇文的主体内容!

一己之力挡住废除汉字浪潮 可以说赵元任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抵挡住了废除汉字的时代浪潮自此之后,废除汉字的声音便渐渐的消失了。于是人们边开始思考,如何将汉字的推广与意义的保留相结合,而不是废除汉字。
最终,于1958年之时,国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完美地将汉字、拼音字母以及普通话相结合,为我国的扫盲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逆天鬼才”赵元任: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并称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赵元任原籍江苏武进,也就是如今的常州。他于1892年时生于天津,作为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的后代,他是一名语言天分极高的人,甚至被人赞誉为“逆天鬼才”般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一个用圆规画出哲学思想的半径,用数学公式算出吉他的音准,用各国语言学习相对论的“奇葩”。
赵元任和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并称清华国学四大导师。同时讲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据说,他一生会讲33种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十二岁时他因父母去世被送到苏州学会了苏州话;十五岁到江南高等学堂,学习德语、英语、音乐,同时选修了拉丁语,学会了南京话;十八岁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二十三岁考入哈佛研究生,修哲学并且继续修音乐。二十七岁回到康奈尔大学任物理系讲师,一年后回到中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留学期间的赵元任,在别人看来很有个性。如果他在街上遇见朋友,会像没看见一般擦肩而过。虽然颜值高,但他却不爱打理,衣服很少烫,皮鞋也很少擦。他和周仁、秉志等人创办了科学社和中国的《科学》杂志,爱迪生在1915年为他们的科学社发来了亲笔签名的祝贺信。
据说他曾以“女方大两岁”为由拒绝了家里安排的婚事,但却追求比他大三岁的杨不伟,非她莫娶。并且在当时办了一场新式婚礼,轰动一时。他和他的好友胡适一样,都是出了名的怕老婆。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胡宇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