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埋骨何须桑梓地”——《七绝·呈父亲》如何赏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01:3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埋骨何须桑梓地”——《七绝·呈父亲》如何赏析?                                    

            

        2020-07-28 21:22                    


对毛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如何评价理解?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部的七绝。从语言特色来看,简洁、现代,容易理解,是典型的的清末诗、民国诗的特色。
诗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表达诗人外出求学的决心。
我们不用怀疑毛主席的大才,在十七岁离家求学的时候能否写出这样干净利落的七绝,但是这首诗确实不是主席作品,这就是他抄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
到了建国之后,开始整理文物,他表兄将一些他小时候的东西上交,中间就有这首诗。因此被称作主席作品,但是主席自己是不认的。一直到去世之后,才被收录进主席诗词。

即便如此,也使用了不同的名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所以,即使是收录在主席诗词,我们也承认主席是改动西乡隆盛诗而来。西乡隆盛诗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杰出的武士之一,与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成为“维新三杰”,是推翻幕府统治,革新日本的重要人物。
也因此西乡隆盛的名声在当时到处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人心中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也广为流传。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作为一个武士,视死如归,所以这里和主席改后有不同的地方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男儿”,一个是“死不还”,明显更加壮烈。而主席是用来对父亲支持自己外出求学表决心,将“男儿”改成“孩儿”,将“死不还”改成“誓不还”是合情合理的。

这首诗来自西乡隆盛几成定论,但是后来经过考据,又发现了一些异见。
与西乡隆盛同时代,但是大十几岁的日本和尚释月性在二十七岁时,因忧国外出云游,离开家乡的时候写了两首《锵东游题壁二首》: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这两首七绝都是平仄严合,而且从诗的风格来看一脉相承,颇有些唐人风气。而且和尚外出用“学若无成”比较合适,明显比武士“学不成名”就要“死不还”要更加合理(气势上要弱),再加上时代的先后,释月性作为此诗作者的说法确实比西乡隆盛要合理。

这是一种喜欢,化用。就像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诗句,就抄写下来,并且赠送给朋友,或者一字不改,或者稍加改动。
这都是没有问题的,谁的文字之路,不是从模仿开始呢?
只不过这其中有个意外,那就是西乡隆盛比释月性名声大太多了。就好像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全盘引用五代诗人翁宏的句子,又有几个人知道翁宏呢?
在风云四起的年代,有多少有志于四海的少年引用西乡隆盛的这首诗呢?
唯有主席,真成了事。

在国人心中论名声,不要说释月性,西乡隆盛也不足以抵挡主席的一根指头。虽然主席自己并不认为这首诗是自己的作品,但是扛不住下面的人抬爱啊。
主席对这首诗的两个字的修改是合适的,是合理地转换了使用对象。西乡隆盛也一样,把它改得更适合自己武士的身份。
但是,就文字本身而言,这两个伟大的改动,对诗意没有影响、提升,我们读到的,仍然是释月性离家出走之时的洒脱、任性、潇洒中带着一丝悲壮。
只不过西乡隆盛突出了悲壮,而主席又把它收了回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07:45 , Processed in 0.00743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