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到“玉白菜”,文物贩子开出80万,村民思量过后上交国家 2020-07-29 12:18 村民挖到“玉白菜”,文物贩子开出80万,村民思量过后上交国家
古代人非常看重墓葬,他们认为死亡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媒介,在另外一个世界中,他们依然可以继续生活。所以古代人会在古墓中放入大量自己生前所用的珍贵物品,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中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现代考古大多数都是通过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但是古墓隐藏在地底,考古学家们是怎么发现这些古墓的呢?现代考古讲究保护,不去主动寻找。所以古墓发现的方式千奇百怪,大多都是农民或者工人作业的时候发现的。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的一位老农正在自己家里种地。挖着挖着,突然挖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件,声音还极其清脆。原宝贝本老农以为就是一个石块,结果挖出来却是一个青翠欲滴的小白菜!
当时老农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还没种地,地就自己长出来一颗白菜,而且还是玉的,这真是自己祖上烧了高香。虽然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没有现在这么强,但是老农也知道这块玉白菜意义非凡,价值非常高。
![]() 于是他就偷偷把这件玉白菜藏了起来,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种地的时候,街坊邻居就在旁边,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文物贩子也将老农家的门槛给踏断了。有人要出几千,有人要出几万,甚至有人开出了八十万的价钱。
要知道八十万在那个年代已经算得上是天价了,老农有些动心。即将被说动的时候,文物局的专家慕名而来,经过鉴定,这颗小白菜虽然比不上故宫博物馆的那颗玉白菜,却也是一件珍品。
![]() 这颗小白菜叫做“翠玉白菜”,形状和真实的白菜相差无几,菜身洁白,叶子翠绿,菜叶上还有两个昆虫,形象栩栩如生。专家们翻阅资料后推测, 这颗玉白菜可能是清朝光绪妃子的嫁妆,珍贵异常。
专家们向老农说明了情况,并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告诉了老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经过这一番对话后,老农也意识到这件宝贝虽然从自家家里的田地中挖出来,但是却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全体人民的财产。如果自己私自将文物出售给文物贩子,不仅犯了法,更是让国家文物遭受了损害。
![]() 他意识到,只有将这件珍贵的文物无偿上交给国家,才是对国家的贡献。经过专家们的努力,这颗翠玉白菜终于收回,文物局给了老农五百元钱作为奖励。现在这颗翠玉白菜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并成为了镇院之宝。
说起来如果不是专家们及时赶到老农的家里,及时劝说老农,可能他就将这件国宝卖了出去。毕竟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民很难抵挡得住天价的诱惑,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文物专家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来回奔走,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