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云 于 2020-8-14 15:44 编辑
趣读丨三国第一美食家,居然不是诸葛亮? 2020-08-14 11:08
来源:公众号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 ▼ B站的央视版 四大名著电视剧上线一个月 弹幕终于养肥啦 由于这次是高清修复版 画面细节更清楚 于是有人发现了当年的神奇穿帮 也有人来到了大型吃播现场 ![]() /编辑部の狂喜/ 对文字君来说 哪怕吃戏占比稀少如《三国演义》 也是可以吃播的! 毕竟 你可以今天看孙策和周瑜啃鸡腿 ![]() 明天看杨修作死偷吃糖 后天看张飞在瓦口关炖大肘子…… ![]() 然而,剧中有一位 吃戏不多 却是三国隐藏最深的美食大V ![]() /是他是他就是他!/ 大概丞相自己也算不出 他在后世的心中 是诸葛·面食之王·川菜宗师· 西北食神·蜀汉第一吃货·亮 更想不到的是 在三国美食传说的宇宙里 他未必是最骚的那个男人 ▼ ![]() 根据民间美食传说收藏家 水盆羊肉、火晶柿子 野生代言人马伯庸考证: 诸葛亮南征、朱元璋要饭 乾隆爷下江南、慈禧太后西逃 组成了中国民间美食传说四大天王 像乾隆89岁的一生 据说都在微服下江南 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迷途中度过 然而,每到他即将饿驾崩的历史时刻 山野之间,总有一道小吃拯救他的低血糖 让乾隆吃后赞不绝口,问店主“此物何名” ![]() 这样的记载 在各种小吃外包装、小店宣传画中 出现了成千上万次 虽然在江南迷路能走到黑龙江 这种操作太过超常 但他对中国小吃宣传的巨大贡献 依然如同他的牛皮癣印章一样 令人没齿难忘 ![]() /马伯庸总结的《乾隆迷路地图》 可以说是充军发配式觅食了/ 同样,传说中诸葛亮的一生的工作 也大概有三件事: 匡扶汉室、呼风唤雨、解决军粮 ![]() 传说,刘备没了军粮 诸葛亮把一勺面糊 往烧热的铜锣上一浇 便有了煎饼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传说,关羽没了军粮 诸葛亮让他把干面和成硬块 用大锅一烤,便有了锅盔 ![]() /怡然视界/ 传说,大家屯兵岐山闲的没事干 诸葛亮就带领将士们 提前一千年搞到了玉米 大家一起做玉米面搅团 ![]() /西安美食频道/ 传说,刘备要娶孙尚香 却没礼品 诸葛亮便烤了一大堆喜饼 还派人去江东满街发! ![]() /传说,丞相还发明(发现)了诸葛烤鱼、简阳羊肉汤、 卧龙锅巴、卧龙鮓、猕猴桃酒、诸葛菜、诸葛亮蛋烘糕、 诸葛魔芋宴、清镇黄粑、常德擂茶、四川泡菜、韭菜芸香、 攀西锣鼓菜、古镇凉糕、金刚酥豌豆糯米饭、 香脆椒、三国臊子、南高原全羊汤……/ 虽然听起来有点碎催 但作为一个山东靓仔 诸葛亮始终不渝 把DNA里对面食的热爱 沿着人生轨迹 撒得遍地都是 当然,最著名 可能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 是馒头的发明 传说他七擒孟获,班师泸水 却被风浪所阻 孟获建议 斩四十九颗人头喂饱水鬼即可 丞相想了想 杀活人给死鬼送外卖 比借东风还不科学 于是和面包牛羊肉馅 包了四十九个大馒头 代替人头,投江致祭 ![]() 山东同事一直认为 这传说可能是真的 尊师重道的山东人 一定继承了先贤的风范 要不然山东大馒头 怎么都跟人头一般大 ![]() 当然,根据一种合理猜想 诸葛亮的山东人身份 还造就过一次奇迹 ![]() /对,就是这次/ 诸葛亮老家琅琊阳都 在今天的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被骂死的王司徒王朗 祖籍东海郡郯县 就是今天山东临沂市郯城县西北 那是一个普通话 还不太普及的年代 试想一下 孔明在阵前用山东话开麦 对面的魏军将领谁都听不懂 唯有他的老乡王司徒 一个字没落下 听得句句切齿,字字扎心…… /你说他不死谁死啊!/ ▼ ![]() 不仅诸葛亮 没有一个三国名人 能逃过中国小吃传说的捕猎 比如张飞 《三国演义》里看上去最爱吃的人 由于屠宰业背景,成为餐饮业巨头 ![]() 传说桃园结义那天 三爷杀了家里几头猪 把猪肉切成大块 用蒲草扎好 加酱油香料一炖,软烂酥香 因为是拜把子之后做的 所以就叫——把!子!肉! ![]() /吃喝玩乐在济南/ 据说那顿饭 他们还发明了酸辣粉 意思是三兄弟一辈子 酸甜苦辣都不怕 后来,张飞还由于性急 嫌伙夫做饭慢 跑去厨房暴打面团 摔完了面往锅里一扔 同时诞生了河南方城烩面 和安徽牛肉板面…… ![]() /小Q探店/ 这是一个扛起了 中国快餐连锁半壁江山的翼德啊 ![]() 同样,他两位哥哥的发明 也画风清奇: 不知为什么 关公发明的食物 总是跟他撞色 ![]() 因为面如重枣 所以发明了枣糕 也可能因为脸膛发红 一生气就发紫 所以就有了关公李 而听说他发明了 禹州焖子、运城羊肉泡馍之后 文字君满脑子都是他老人家 挥舞大刀切焖子切馍的英姿 不过,比起大哥刘备 二君侯的画风还是正常多了 毕竟皇叔的发明 是火!锅!粉! ![]() /皇叔:我一个东汉手工业者你让我去哪儿找特辣小尖椒!/ 不过,比起蜀汉这边的小吃连锁 另一位高产美食up主 就土豪多了 他,就是曹操 ![]() 在民间传说中 曹老板的吃喝画风 基本是这样的: 官渡之战,军粮不够 于是带领将士挖光了官渡泥鳅 大家一起炖; 出兵伐吴,病在了合肥逍遥津 吃了一只先炸后焖的曹操鸡 立马满血复活; 在赤壁被人家烤糊了 跑回老家 还不忘抱着亳州牛肉馍啃呀啃 总之在连年征战中 走到哪儿都要吃肉 堪比网红打卡 犹如鬼子进村 ![]() 然而,传说与历史的反差 到曹操这里,发生了奇怪的转折: 真正的曹操 是个比传说中还认真的吃货! 翻开《曹操集》 时不时就能发现一些阿瞒吃喝指南 他曾把老家县令郭芝的“九酝酒” 制作方法呈给献帝 ![]() 配方还写得特别贴心: “九斛米酿酒不好喝的话 可以多加一斛哦~” 真的有为人家认真考虑了 后来做了兖州牧 发现当地的梨和枣好吃 先给皇帝寄去两箱 ![]() 更惊奇的是 曹操还给对面的 大吃货诸葛亮送过吃的! ![]() 他用来讨好诸葛亮的“鸡舌香” 其实就是丁香 等于汉代的口香糖 汉代的制度 也许是担心大臣上 朝前吃韭菜饺子就大蒜 气味容易弑君 所以规定 必须得含着这玩意儿 才能跟皇帝聊天 还一出手就是五斤 真是个讲究又大方的boy了 ![]() 平时征战下的军令 也不时流露出一脸呆萌 ![]() / “没事别老喝山泉水,那玩意儿闹肚子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能吃的果树都不许砍! 剥壳的削皮的嗑着吃的啃着吃的都不许砍! 不然我就砍你!(╯▔皿▔)╯”/ 这还不算 曹操还是认真写过美食文的男人 《曹操集》里收录了他的《四时食制》 是后汉三国时期中国饮食的重要史料 乍一听 它像是一篇土特产带货指南 然而仔细一看 就是一篇大汉吃鱼地图 ![]() 天天就惦记着 四川的鱼、扬州的鱼 南昌的鱼、太湖的鱼 滇池的鱼 还详细记载了口感和吃法…… 鉴定完毕,曹老板属猫 直到人生最后时刻的《遗令》 他的第一句话还是: “半夜里不太舒服 天亮后喝了点粥 才出了汗……” 然后才慢悠悠交代后事 灵魂吃货本货了 虽然曹老板带着无尽的馋下线了 但他的吃货属性 完全遗传给了儿子们 ![]() 《三国志》记载 曹丕继位后 曾赐给大臣一口 分成五格的火锅 因此,曹丕老被奉为 鸳鸯锅的始祖 ![]() /其实,这种分格鼎西汉就有了,不是曹丕的发明/ 曹植也是个肯在吃上花钱的主儿 《补注杜诗》里注解: “陈思王制驼蹄羹,一瓯费千金” 甚至在另一个时空 他还发明了土豆粉 ![]() 三国人物的美食传说 当然多数是商家牵强附会的宣传手段 不过,比起朱元璋、乾隆、慈禧的故事 人们热爱的“三国吃”,还不一样 前者,更像人们对皇家富贵的猎奇狂想 也有一点“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嘲弄 但后者,也许真是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 /1984年央视春晚,评书演员袁阔成为观众说《三国》/ 要看一个故事有多受欢迎 可以看有多少由它改编的戏 据网站“京剧剧目考略”统计 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京剧剧目 居所有题材之冠 居所有题材之冠 ![]() 中国第一部连环画 是全本描绘的三国故事 第一部电影里 也有老黄忠的银髯刀光 ![]() / 电影《定军山》/ 过去的地主家傻儿子 啥书都不知道 还知道个《三国演义》 ![]() 从前的中国 哪怕一个人 从未有过识字读书的机会 无论男女老幼 都不可能没听过三国的故事 在书场里、戏台下 那些英雄奇士 成了无数中国人唯一知道的古人 自然,也包括店主与食客们 也许,一个个不靠谱传说 就是这样炮制出来的: 因为真的是顶流呀! 不过,传说归传说 我们也好奇: 如果他们并没发明这些好吃的 那他们吃什么呀? ▼ ![]() 假如你穿越回三国 还能活命,并且有钱 那文字君只能说: 在吃上,三国亏待不了你 虽然远没有今天这么好 但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 首先,食材和品种 肯定比秦汉时丰富得多 想吃主食 市面上有白饼 带芝麻的胡饼 掺了奶的甜味髓饼 以及可能是孔明出品的 馒头、包子和煎饼 /《风味人间》认为,新疆烤馕更多保留了胡饼的形制/ 此时,饺子也已经发明出来 想来点带汤水的 也有面片和馄饨,以及面条 不过,那年代大家都叫“饼” 馒头可以叫蒸饼,汤面叫汤饼 ![]() 那时的主粮 基本以黍、粟、豆和少量的麦为主 水稻也有,但并没达到后世的大范围种植 能不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得看运气 ![]() /《赤壁》里,逃难的刘备等人有大米饭吃,过得还不错/ 肉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 猪牛羊鸡鸭鱼 包括还没被现代卫生科学 拯救的野味和狗子 刺身、腊肉、烤肉,都没问题 人们会用羊肚包起切细的羔羊肉 加葱、姜、花椒等材料烤制 今天,人们会把它当成新疆的肚包肉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而后来的大农学家贾思勰 认为这种胡炮肉 “香美异常,非煮炙之例” 当你听到“胡羹” 那一定是羊排、羊肉 加大葱香菜炖成的羊汤 ![]() 跳丸炙 则是猪肉、羊肉加葱姜 混合的肉丸子汤 看名字就知道 这道菜好吃的标准 是丸子能跳起来 所以,电视剧里 孙策跟周瑜对坐啃鸡腿 张飞在瓦口关下炖大肘子 真的不是胡扯 ![]() 至于蔬菜 除了东吴陆机热爱的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好吃的更多 葱、姜、蒜、茄子、藕、芋头(当时也叫蹲鸱) 魔芋、茱萸、笋、葵、栗子、天椒都已出现 其中魔芋、芋头和蒟酱风行巴蜀 这么看来 刘备入川之后 大家都没亏着肚子 还吃上了后世传说的健康食品 ![]() 确实,当时川菜虽然还没形成 但姜、茱萸和花椒 已成了蜀人热爱的辣味来源 那时的曹操 不仅天天馋巴蜀的地、巴蜀的鱼 还特别爱用巴蜀的姜来蒸鱼! 蜀人还爱吃甜 他们加蜂蜜为菜肴提鲜 与花椒并重 形成了一种“甜麻”风格 四舍五入 这不就是宫保鸡丁荔枝味的始祖嘛! ![]() /从姜蜜到“宫保”,川人对甜麻的爱好是悠久的/ 大厨之作 说起来 三国时期大家也吃上荔枝了 桃、李、枣、杏、橙子 柑橘、柿子、枇杷、樱梅、梨、甘蔗 这些水果也都有了 当然限于种种条件 不是全国都能吃到 不然也不会有陆绩怀橘的典故 /甘露寺孙权搞鬼,被妈妈发现,怂巴巴吃橘子/ 除了美食,还有美酒 当时的酿酒技术大幅提升 不仅曹操可以换着花样喝 蜀地也开始以美酒闻名 为张飞耍酒疯 制造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然后主演们就去拍白酒广告了/ 奶制品也纷至沓来 比如曹操的“一合酥” 其实不是电视剧里的酥糖 在《世说新语》的记载里 它其实是一碗酪 文字君猜,很可能跟今天的 北京奶酪沾点亲戚 ![]() /很可能长这样,跟杏仁豆腐似的/ 到了年节 各路美食KOL代言的时令美味 也一样不要错过: 元旦要吃五辛盘 也就是五种辛辣味的凉菜 现在还有 也许在嗜辣的荆楚 这是刘备当年的最爱 魏晋时的寒食节 北方会吃“饧大麦粥” 不是真的粥 而是把大麦熬成麦浆 煮熟拌杏仁,冷凝成块 吃前浇一勺糖稀 看起来不错 但寒食节的规矩 这类冷食要吃一个月 大概曹操怕大家吃出毛病来 于是下令改为三天 这样自己也能放心吃吃吃了 夏至吃角黍 有的地方 开始叫它粽子 生活在包邮区的孙权 大概不会拒绝这种点心 ![]() /话说回来,东吴文武会不会分成甜咸两党又吵一架呀……/ 到了吃蓬饵(一种加蓬草的米粉糕)的重阳节 诸葛亮一定不会错过一年一次的菊花酒 只是,少年时笑傲风月,抱膝危坐的快意 永远不再属于他了 在那个英雄辈出、觥筹交错的年代 人们凭借双手 留下了案几上前所未有的风华 不过,无论饱食终日的公卿 还是胼手胝足的百姓 饭后闲坐时 他们出神期盼的 也许都一样: 那是一枕难得的安眠里 一个梦也梦不到的太平时节 本文转载【福桃九分饱】微信公众号,专注于最接地气的美食报道,探索一切带劲的美食,对鸡鸭鱼牛羊、零食点心酒糖茶有较深入的研究,还时不时对社会热点进行爆炒乱炖式解答,关注可搜索微信号:futaojiufenba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 ▼ ![]() 看到《三国演义》里的美食,你馋了吗? 快来留言区和文字君说说 你最爱的美食是什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