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7-3-3
- 最后登录
- 2025-2-23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0436
- 精华
- 0
- 帖子
- 3295
  
|
本帖最后由 岚影 于 2020-8-16 11:34 编辑
吴昌硕160幅扇面 2020-07-18 07:59
![]() 吴昌硕 浙江安吉人
是“后海派”的领袖人物
也是晚清民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 ![]() ![]() 此种名铁皮红,出枞阳山中,而江南则无之。乙巳良月,吴俊卿。 缶(朱文) ![]() ![]() 三千年结实之桃。缶。 吴中(朱文) ![]() ▌齐白石谈吴昌硕 在《白石诗草》中,齐白石还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甚至又有“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之语。 ![]() 巢林笔气。昌硕。 吴中(朱文) ![]() ![]() 拟范湖居士大意。缶庐。 缶(朱文) ![]() ![]() 翠条无力引风长,点缀银〔华〕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亲解白霓裳。吴俊卿。 芜青亭长(白文) ![]() ![]() 春光酒宕,花样诗描。楞伽语在,此卉不凋。缶。 俊(朱文) ![]() ![]() ![]()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缶。 缶(朱文) (收藏印一方略) ![]() ![]() 四壁寒香秋士屋,一篱踈雨酒人天。录㾌琴句,昌硕。 吴中(朱文) ![]() ![]() ![]() ![]() 石头顽似此,闻道谪踈星。落落丈人行,离离秋海萍。护寒一林屋,凿空万山青。独抱秋心卧,谈禅不耐听。冰铁词人索画。俊卿。 苦铁(白文) 缶庐读书处,好鸟时幽探。病臂临池活,游心绕树贪。酒香云泼瓮,花重两盛篮。天意留情种,人堪学老聃。缶庐。 酒醒篷底眼茶麻,出郭迷离水一涯,潭吐蛟涎腾壑两,艇扶鸥梦泊桃花。志和枯笠违苕水,杜甫青鞋误若耶,漫说莼鲈动归兴,帛鱼皪皪鲤鱼嘉。阳羡舟中。 白鹤冲霄舞,黄鹂坐树鸣,石攻亭子破,山铲夕阳平,中酒诗肠活,临流病眼明,胸无尘一点,底事濯吾缨。饮沧浪亭。 吴江枫落晚瑕飞,短棹深杯坐自怡。两岸夕阳欺病眼,看来杨柳染燕支。吴江。 沽酒怡白云,吹笛坐黄犊。江花泊岸红,山雨下庭緑。题画。 冰铁仁兄有道正之。安吉吴俊卿昌硕。 俊卿私印(白文) 缶(朱文) 苦铁(白文) ![]() ![]() ![]() 为隐逸,离荆棘。供把玩,干必折。光绪乙巳凉秋,老缶记。 缶(朱文) 辛亥五月,节临石鼓弟一、弟二。 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𩢿君子员猎员猎员游麀鹿速速君子之角弓弓兹以寺吾殴其来趩趩炱炱即吾实时。好上夺既字。 汧殹沔烝烝彼淖渊鰋鲤处之君子渔之濿有小鱼其游散散帛鱼皪皪其氐鲜黄帛其鳊有鳑有鲌其孔庶脔之毚毚𡊺𡊺𧽢𧽢其鱼惟可惟鱮惟鲤。 安吉吴俊卿时客海上谦在楼中。 缶(朱文) ![]() ![]() ![]() 紫霞被覆雪夫人,昌硕。 俊(朱文) 飘瓦千家雨,流霞一盏春。鬓非无尽白,华已近前嗔。云散逐东野,山寒坐逸民。武梁祠见君亦古之人。避雨废园卖浆者索赠,即和壁间均。 无多丘壑蔓寒藤,记取题松灵阁登。草篆廿行谁得似,怡亭扶起李阳冰。题画。 新诗题处雁飞翔,重屋孤舟树树僵。毕竟禅心通篆学,几回低首拜清湘。石涛画。 庚戌六月,俊卿。 缶(朱文) ![]() ![]() ![]() ![]() 廉泉一勺,自得其乐,山花笑人不寂寞。昌硕。 缶记(朱文) 韩侯甘一饭,千古英雄心。满眼淮之水,舒舒直到今。饥驱来故我,远道托长吟。欲抱黄花傲,西风瘦不禁。淮上对鞠。 七十二沽烟渺茫,栖烟南雁不成行。且将短札寄遥夜,为有故人怜古狂。性拙道仍持瓦甓,耳鸣音自听宫商。吟边一种萧寥趣,输与成都旧草堂。答鹭汀。 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画梅。 以明表贤阮两正之,壬寅六月,吴俊卿。 缶记(朱文) ![]() ![]() ![]() 丙申六月,写缶庐清供,昌硕病𢯲。 吴昌石宜寿昌(白文) 缶(朱文) 看完团扇,我们再来看折扇: ![]() ![]() 鹤舫仁兄属画,俊卿。 缶(朱文) ![]() ![]() 冠南观察大人属画,幸正。吴俊卿昌硕。 缶主人(白文) ![]() ![]() ![]() 香骚遗意。老缶又涂于禅甓轩。 缶(朱文) 迢迢雁落沙连海,滑滑禽言树抱轩。天似穹庐梅古雪,一年好事半淞园。躄一足如仙隔尘,澹云微雨去寻春。几生修到梅知否,临笑无端见美人。半淞园看梅。 沽酒怡白云,吹笛坐黄犊。江花泊岸红,山雨下庭绿。题画。 壶叟属书。丙寅夏,吴昌硕年八十三。 苦铁良铁也。《周礼》:典丝……则受良工而藏之……郑云:良当作苦,则苦亦良矣。大聋。 吴昌石(朱文) 苦铁(白文) ![]() ![]() ![]() 赤城霞气。炳麟内侄孙拂暑。丙寅春,偶学花之寺僧设色,略有古拙神味。老缶年八十三。 吴俊卿印(白文) 缶(朱文) 汧殹沔烝烝彼淖渊鰋鲤处之君子渔之濿有小鱼其游散散帛鱼皪皪其氐鲜黄帛其鳊有鳑有鲌其脔之孔庶毚毚𡊺𡊺𧽢𧽢其鱼惟可惟鱮惟鲤 节临汧鼓。吴老缶时年八十三。 吴俊卿印(白文) 缶(朱文) ![]() ![]() 艳于赤城霞,罗浮春事早。年年看花人,颜色如华好。翰臣先生雅属,甲子夏,吴昌硕年八十一。 吴俊卿印(白文) 缶(朱文) 贤(朱文) ![]() ![]() 墙根鞠华可沽酒。甲子七月,吴昌硕又画,年八十又一。 吴俊卿印(白文) 缶(朱文) ![]() ![]() 古艳。子坚老兄大雅属画。吴昌硕乱涂,时年八十。 缶(朱文) ![]() 墙根鞠花可沽酒。老缶又画,时在癸亥客沪上。 缶(朱文) ![]() ![]() ![]() ![]() 辅之老兄属,画于沪上,老缶。 非倪非黄,是米是方。云大野白,天穹庐苍。客来古古,雨歇浪浪。癸亥春仲,八十老人吴昌硕大聋。 苦铁(白文) 缶(朱文) 留影旧时月,未仙前度人。霜天垂气象,老格斗精神。研食我常道,偈云何处尘。横枝瓢挂处,一笑碍乌巾。画梅。 滴滴酒蕉叶,颀颀人绮罗。狂谈花解未,春梦鸟啼过。佛我度千劫,氍毹傎万魔。寿来不知纪,愁抱病婆娑。有客招饮,索自寿诗,赋此示之。 辅之老兄属,录近作。癸亥三月,吴昌硕时年八十。 吴俊卿印(白文) 缶(朱文) ![]() ![]() 鹿笙九兄购得撝叔此箑属画,即为临撝叔本,未能得其神似,为可愧耳。吴俊卿记于吴下去驻随缘室之南窗,时归自秣陵,笔墨有烟水气也。 辅之老兄得此箑于沪市,展读一过,丑状可哂,唐突撝叔,罪无可恕,匹次闲手刻扇骨,辅之解人,予益滋愧。庚申孟夏,老缶记。 俊(朱文) 仓石(白文) 俊(朱文) ![]() ![]() 杏花春雨江南。笙伯老兄正画。丁巳夏,吴昌硕。 俊(朱文) 缶(朱文) ![]() ![]() 杏子初花试暖风。心雲先生。辛亥,吴俊卿。 俊(朱文) ![]() ![]() ![]() ![]() 冰瓯泛碧,涤烦祛热,洪炉一点罗浮雪。辛亥谷雨节,拟黄河清笔意。吴俊卿。 曼生司马刻茶具并诗于扇骨,鹿笙九兄臧之,索写是箑以自娱。昌硕又题。 此十年前为鹿笙顾九所作,今视之似觉冷隽,衰年用笔有日退无日进,殊可愧也。辅之老兄何以教之。庚申四月,老缶。 安吉吴俊昌石(白文) 俊(朱文) 缶(朱文) 古雪埋秋藤,日久化梅树。空山颇不无,见者果何处。梦踏菖蒲潭,拾级仰元墓。烟云沸虚窦,蛟虬舞当路。脚底莓菭青,一往一却步。野鹤惊人来,叫得寒天曙。香雪海作。老梅千年如古查,乘之去访萼緑华。天风浪浪海涛涌,快嚼玉蕊餐朝霞。画梅。鹿笙九兄正诗,吴俊卿。 吴俊之印(白文) ![]() ![]() 公之束先生属写妃子笑,为放戴石屏设色,而顾荼老以为极似张孟皋。丙午闰四月,病臂草草,俊卿记。 缶(朱文) ![]() ![]() 忍华仁兄大人正写。丙午二月,俊卿。 吴中(朱文) ![]() ![]() 秋鞠有佳色。霅农仁兄大人正画,甲午十一月,吴俊卿。 吴俊之印(白文) ![]() ![]() 缶庐清供。子风仁兄大人正画。壬辰六月,吴俊。 吴昌石(朱文) ![]() ![]() 湖曲风清。丙戌六月廿又八日,仓硕挥汗写于黄渡舟次。 吴俊之印(白文) ![]() 双飞月下骑鸾女,曾染红云在指头。昌硕。 缶(朱文) ![]() 磊磊小园赋,青青丛桂树。翠袂浥天香,金盘零露。老缶病臂。 吴俊之印(白文) ![]() 案头清供。老缶。 缶(朱文) ![]() 前村雪后有时见,隔水园林何處寻。録觉阿句,老缶。 仓石(白文) ![]() ![]() 缶庐长物惟砖砚,古隶分明宜子孙。卖字年来生计拙,商量改作水仙盆。砖砚水仙。 折梅风雪洒衣裳,茶熟凭谁火候商。莫怪频年诗孏作,冷清清地不胜忙。梅花茗具。 扣舷子属录旧作,即正。辛卯七夕,昌硕吴俊。 吴俊(朱文) ![]() ![]() 云孤依碧落,菭老结春冰。面此石壁者,不知何代僧。梵音沈远壑,初地络枯藤。好梦如仙鹤,梅边唤不应。到此难为别,前观尽古吴。草头春雁没,风色太湖孤。冷趣聽泉得,高谈见佛无。兹游有仙骨,何必问方壶。 石壁僧舍诗,录奉渔邨仁兄大人正之。丙申十二月,吴俊卿。 吴俊卿(白文) ![]() ![]() 坐观云起思摩诘,独树老夫怀杜陵。心地寒冰人木强,热中看尔汗如蒸。夕阳红树涨秋痕,扶醉归来酒再温。坐我画中犹未适,人间愁煞石壕村。爲匏道士題畫四首之二。 伯渔仁兄有道属录於海上。乙卯七夕,吴昌硕。 仓硕(朱文) ![]() ![]() 崇宝沙寒黯绿菭,囊沙谁是将兵才。楼船笳鼓声声竞,愁煞天门詄荡开。蹋翻残垒伫孤云,啼鴂声中酒半醺。隔坐渔樵谈往事,须眉如缋戚将军。意行滬上書酒家破壁。 泠然一曲奏当筵,和鲜阳春顾亦捐。充耳不闻箫管彻,琵琶疑坐李龟年。即席。 右录近作,辛酉秋杪,吴昌硕年七十八。 此印病后刻成,瞽居士谓酷似垢道人。老年之作,且憙老眼无華,附记於此,老缶。 俊(朱文) 缶(朱文) 墙有耳(朱文) ![]() ![]() 蛟走虬飞古佛傍,宋梅敢颂寿而臧。花如蔺抱无瑕璧,酒当坡移有美堂。汉阙比天腾月窟,秦桃迷洞诳沧桑。卧游仙儻罗浮遇,妄想阳冰借石床。超山宋梅下作。 海云吁洞中,云叠海重重。气象汤洪水,尘缘了莫钟。秋空猿寂歗,菭老鹿迷踪。指点西泠道,残阳挂两峰。海云洞晚眺和友人。 厚庄姊甥两正。丁卯夏,吴昌硕年八十有四。 缶(朱文) 吴昌硕五十岁始学画 以金石、书法入画
吴昌硕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为举人,曾任县教谕及书院院长;父亲亦为举人,喜吟咏及金石篆刻。吴昌硕儿时读私塾就学,十余岁受家庭熏陶,开始奏刀学印。应该说,他的篆刻生涯更为漫长,创作经历长达七十年之久。早年学浙派,继法于邓石如、吴让之与赵之谦等大家;35岁后,上效秦汉,直取法于古玺;不惑之年后,又从历代金石文字及各家各派中,多头取法为己用,形成了自己雄厚刚健、生辣拙朴的独特风格。
吴自言“三十岁学诗,五十岁始学画”。学画缘于一个伯乐,他就是任伯年。1883年,经高邕介绍,吴昌硕赴津沽在上海候轮船期间,与任一见如故,自此交往甚密。而推断吴正式学画的年份,应在1887年初冬,移居上海之后(当时任亦定居沪)。一次偶然机会,任让吴随意在纸上画几笔后,随即点化他:“子工书,不妨以篆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得其奥诀也。”任的认可和指引,对吴日后在画坛的崛起,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吴昌硕的写意牡丹,一是重气尚势,以浑厚豪放为宗,二是“直从书法演画法”,以书入画,以印入画,以金石气入画,如写如拓,高古凝重。比之于白阳,更显磅礴;比之于徐渭,更厚重苍茫;比之于八大山人,显得烂漫;比之于复堂,更沉雄;比之于赵之谦,更老辣。画面右侧,巨石之上,几株牡丹绽放盛开。花朵艳丽,红黄相间,光彩夺目,硕大的花朵在枝壮叶茂的映衬下显得风姿绰约,左侧矗立几枝含苞待放的牡丹,与之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此幅牡丹以单纯朴厚的笔法,大写意出花卉与奇石;复色运用酣畅自如,丰富的灰色层次使画面的张力得以增强,苍茫浑厚之气蓬勃而出。
1903年,吴订立了生平中第一份正式的书画润格。后人指出,这预示着他从篆刻和书法家转向职业书画家。而从其传世的最早画作《梅枝图》(1888年作),任为该作补茗壶茶具。再如另一幅《牡丹水仙图》,前置水仙,后倚牡丹,古雅而简逸,图中古缶牡丹临于任的《拓缶牡丹图》。由此可见,吴学画之初,其画风深受任的影响。吴正是将“金石”的书笔,融入了画笔中,这使得他画中的题材,皆呈现出雄厚浑拙、苍劲古朴等韵味。而从整体上看他的画作,松竹藤蔓,花卉蔬果,有形有气象;从落笔结构来看,用笔的一点一线,无不出自其书法功力。
大写意花卉是吴昌硕的艺术成就所在,所谓“比之于白阳,更显得磅礴。他之于徐渭,更显得厚重苍茫。比之于八大山人,更显得烂漫。比之于李复堂,更显得沉雄。比之于赵之谦,更显得老辣。”吴昌硕的意趣大概如此。该幅芙蓉花卉,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气蓬勃。芙蓉枝叶皆以大写意写出,独芙蓉花与花蕾用洋红以小工笔勾勒;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
成为“后海派”掌门人 精于大写意花卉蔬果
谈到吴昌硕的艺术地位和影响,陈传席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一书中点明渊源,他将赵之谦推为“前海派”领袖,主要在于赵以金石入画(金石画派)的风格,对海派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任伯年等人是“中海派”大家,而吴则受前、中海派的影响,以篆籀笔法入画,一扫当时正统派萎靡画风,改变了一代画史,是里程碑式的画家。梅墨生亦指出,这一时期,吴集诗、书、画、印“四全”于一身,其地位则成为所谓“后海派的代表”。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丰收阶段为其六十五岁至八十二岁左右,在此阶段,他的书、画艺术可以说已臻炉火纯青的境地,佳作也是最多的时期。此作创作于甲寅七月,恰是否翁71岁时的精品力作。吴昌硕善于画花卉,此幅《错落珊瑚枝》为吴氏花卉画之力作,“错落珊瑚枝,铁网出海底”,如其款识中所题,画面结构严谨,用笔遒劲,吴昌硕善于用线,每枝枝干、每片花叶都似铁杆般坚韧,富有生命力。其构图极为讲究,画家首先用两尊顽石坐落于画面两侧,稳住了画面重心。数枝天竺从顽石后方穿插向上,更与树叶形成疏密对比,几簇天竺果高低错落、顾盼生姿、扶摇而上。吴昌硕画花卉,常于繁枝旁点缀以枯枝,以此来增强画面的苍老美感,晶莹剔透的红色枝条与天竺的粗枝大叶相交错,层次丰富,加上行笔老辣厚重,用墨色泽古厚,整个画面顿时苍润烂漫,变化无穷,一种吴氏稳重、典雅、古朴的趣味洋溢其中。
1913年,70岁的吴昌硕被推举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这一事件标志着吴在当时的影响力与艺坛地位已不容置疑。而他对当时的画坛及后人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其生前,门下弟子达百余人,其中包括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陈半丁等名家。然什么是海派的绘画?梅墨生分析,海派文化近商,“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市井性和平民性,也就是说它有浓郁的商业气息。”
再回到吴传世之作来看,身处战乱的时代,他的画风与题材取向,或多或少亦受影响。他精于大写意的藤本花卉与蔬果,山水较少,人物佛像之类则更少。其所画的花卉蔬果40余种。他独钟画梅,无论红梅、绿梅、墨梅,都以篆籀草书之笔“扫”之、写之;而画荷他言,“一意求中锋平直”,即用力很重,笔势拗峭恣肆,墨韵气酣畅淋漓,均体现了他笔墨追求“重、拙、大”的艺术风格。对此,梅墨生表示,吴的写意画虽然题材稍嫌窄,然颇有笔墨功夫。其晚年之画,融草篆于一炉,尤长于表现藤蔓之类花卉,举凡紫藤、葫芦、葡萄皆以繁笔密体出之,盘纡缠绕,乱而不乱,颇得野致,最能体现其书画相通之长。此外,在色彩选择上,吴还大胆用大红大绿。潘天寿评道,“用西洋红画国画可说开始自昌硕先生”。
吴昌硕如何成为一代大师?
先来快速领略这位画坛奇才的一生
小小少年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八月初一
吴昌硕出生了
吴昌硕原名俊,又叫俊卿
自幼受家风影响,14岁便开始治印
闲时还与父亲一同去田间劳作、牧牛
身如浮萍
17 岁那年 吴昌硕在战乱中与家人失散 只身流浪五年 等他回到家乡时 已是二十出头的青年 芜青亭长
战后,青年吴昌硕随父亲迁居安吉
建一小园起名“芜园”
迁居的同年,吴昌硕考中秀才
他设私塾,人称“芗圃先生”
结识施旭臣、潘之畦等人
吴昌硕也在这时期开始画梅
![]() 红梅 1917年 ![]() 红绿梅 1923年 ![]() 野梅奇石 1918年 ![]() 折梅煮茶 1908年 ![]() 兰桂清赏 1906年 ![]() 兰石 1924年 ![]() 红竹怪石 1919年 ![]() 墨竹 1918年 ![]() 竹溪抚琴 1920年 ![]() 厓菊 年代不详 ![]() 霜菊 1925年 ![]() 老菊疏篱 1915年 ![]() 蟹菊酒 1920年 ![]() 秋光菊石 1913年 ![]() 丑石梅花 1919年 菊花寿石 1914年 ![]() ![]() 岁寒图 1917年 ![]() 雨蕉 1913年 ![]() 山水 1922年 ![]() 无量寿佛 1923年 ![]() 渔翁 192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