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3 03:40: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                                                         2020-08-22 17:58                    

                          文 | 妈小咪来源 | 秋葵妈妈(IDKMM99)

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都愿意听。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十个妈妈九个唠叨,一个不唠叨,是因为爸爸唠叨”。
唠叨是许多父母对子女的常态教育方式,似乎唠叨得越多,越能传递他们对孩子的关心,而孩子也会容易理解和“听话”。
“唠叨”真的有如此神效吗?
事实上,“唠叨”就是曾经说过的话,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由此而引发的一次又一次重复说教。
由此可见, “唠叨”是一种十分无效的教育方式。
既然无效,父母为什么还不依不饶的使用呢?

过度唠叨,是对孩子的极度怀疑
趁着十一长假,早早就约了旅行团,带儿子一起轻松玩一圈。
2号一大早,我们在旅行社指定的地点集合,迎面走来一对母女,孩子大概7、8岁的样子,神情叛逆,明显不耐烦。
旁边的妈妈陪着笑脸,一直在说着什么。
上车后,全车只有儿子和她两个孩子,女孩主动打招呼,两个孩子要求坐一起。
旅行开始后,那个妈妈就像打开的“说话机器”,跟在女孩子屁股后面唠叨:
  宝贝,你跑慢点,人多待会儿走丢了;
  快把头发绑起来,就不会那么热了;
  说了多少次了,吃饭之前要洗手......
终于,最后一天吃晚饭时,孩子刚没吃两口,妈妈又说:“你吃慢点,没人跟你抢”。
毫无征兆,女孩当着全桌人的面,把碗和筷子使劲的往妈妈面前推去,气呼呼地回房间了。
在大家心态各异的眼神里,妈妈的脸上,全是大写的“尴尬”,想安慰她,都找不到伸手的地方。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这么大的孩子,的确不让人省心,但这位妈妈“人盯人式”的“唠叨”,我都觉得如苍蝇在耳边嗡嗡作响,可想而知,孩子哪里能听得进去。
而且她的话语里,尽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似乎孩子没了她的提醒、指示,便会什么事都做不了。
作家刘震云提到自己在亲子教育时,非常反感唠叨式教育。
事实上,父母的“唠叨式”教育,是在育儿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对未来没有把握,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发泄口,幻化成不良的负面情绪,在无形中转嫁给孩子。
在孩子年龄较小时,适当的“唠叨”,的确可以起到提醒和保护作用,但是随着孩子自主能力越来越强,自我性格突出后,“唠叨”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困扰,在遵循内心和父母要求时,不知道如何选择。
  另一方面,父母唠叨里,充满了负面情绪和不信任,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极容易产生反叛心理。

唠叨和语言暴力的距离很近
知乎上有个问题:最反感父母是什么时候?
最高赞是“父母唠叨”的时候。
可想而知,一个人在厌烦对方时,又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对方的话呢!
事实上,“唠叨”不仅不会让人改变自己,而且唠叨和语言暴力之间的距离也很近,只隔着“无限重复”四个字。
通常是轻言细语、打感情牌等方式,对孩子苦口婆心的摆事实、讲道理在先,但凡孩子没有一丁点转变,父母唠叨的声音会越来越大,话语也会越来越难听。
“唠叨”就仿佛父母每天上演的“独角戏”,还强行让孩子作为观众,投入的观看和配合。
然而,成年人都难以忍受的“唠叨”,孩子又怎么可能做到,彼时,父母看到孩子“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样子,希望一点点变成失望,情绪上自然受到打击。
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时,说话的语气、神情、内容,便会朝着难以控制,且可憎的方向发展。
有人曾这样比喻“唠叨”:
在魔鬼发明的所有恶毒办法中,唠叨是最厉害的。它就像眼镜蛇毒一样,总是具有毁灭性,置人于死地。
唠叨就像潜伏在空气中的慢性毒药,最开始以“碎碎念”的形式,出现父母子女之间。
渐渐地,唠叨无力之后,就成了“语言暴力”,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让孩子在自我、道德、情感、自信中纠结盘旋,无所适从。
聪明的父母,从不跟孩子“多说一句话”
家长的“唠叨式”教育,心理学上,把它定义为“超限效应”,也就是, 由于刺激时间过长,刺激过多,而引起人们不耐烦情绪的心理现象。
就好比我们对花钱没有计划,看到什么买什么,钱就在无形中越来越少,等到要用时,就捉襟见肘,也看不到钱的力量。
同样的道理,语言的力量,并不是说得越多,越有用,而是能否打通彼此沟通的通道。
可想而知,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一条窄小的沟通通道,父母的唠叨无疑让这条通道越来越堵,这时候,父母需要想办法,把通道拓宽。

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三点:
  • 话不在多,意思点明就行
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话要说在点子上”。
父母的唠叨,之所以无用,很关键的一点,是说了无数句,孩子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要把话说到点子上,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过一个简明扼要的表达方法,叫“xyz陈述法”:
x代表具体情境, y代表他人的具体动作行为描述, z代表自己的感受。
当你的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时,父母通常会说:“你这孩子,这么不听话,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有你吃亏的”。
父母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孩子快点把作业写完,好好学习,将来才不会吃苦,是一种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
可是,当“想法”转成“语言”,却变成了指责和发泄,在这样的沟通前提下,孩子当然不会听话。
那么,使用“xyz陈述法”时,可以这么说:
“你作业没写完(x情景),还在玩其它东西(y具体行为),我很着急,担心你作业写不完,知识没学好,耽误接下来的休息、娱乐和学习(z自己的感受)。”
孩子听到你平静而清楚的表达,没有一点多余的情绪发泄,自然会冷静的思考和计划本该属于他的作业。
  • 多说肯定的话,少给否定的说教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畅,很多时候是,孩子在表达需求和感受,父母却在发泄情绪,沟通的双方,没有站在同频范围,结果势必南辕北辙,不如人意。
一个孩子想在外面多玩一会儿,妈妈却说:不行,要赶着回去做饭。
很显然,妈妈没有看见孩子的需求,一心只想着自己想做的事,并希望孩子也是。
此时,如果妈妈把“不”字去掉,而是说:“还有5分钟,爸爸就要下班了”。
习惯了家庭生活的孩子,在没有被“不”字刺激的情况下,自然也能相对平静的听懂妈妈的意思。
试想一下,谁会被拒绝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与对方合作。
所以说, 少一些强行的拒绝和指责,多使用正面的话语:
同样是不想回家的孩子,妈妈也可以说:“我看得出你不愿意走,想玩很长很长时间。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真不想离开。”
还能告诉孩子:“我也想接着陪你玩,问题是快递员半小时后就来”或是“我们吃完饭,再来玩。”
总而言之,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学会用“是”代替“不”,把“否定”变成“肯定”,建立和谐平静的沟通环境,效率也会更好。
  • 说一万句,不如做好一件事
看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也就是说, 润物无声,耳濡目染是最有效的教育。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教育孩子时,就很少苦口婆心地说要怎么做,而是把要教给孩子理,用行动的方式告诉他们。
比如他喜欢读书,每晚7点过后就是他的学习时间。
这个时间段谁都不能打扰,无论天气再炎热、再严寒,也不会成为他无法静心读书的理由。
正因他这种“读书无止境”的观念和行动,日复一日,孩子们耳濡目染,自然也喜欢读书,且个个成就不凡。

所以说,比起“嘴巴”,“耳朵”离孩子心的距离更近,很多时候,无声的言行,比任何道理都有效。
放下父母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走在一起。
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都愿意听。
-作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6:05 , Processed in 0.00896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