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雍乾瓷器 造型特点 价值评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01:16: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康雍乾瓷器 造型特点 价值评估                                                         2020-09-17 04:50                    

  瓷器在清代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尤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加之皇帝对瓷器的爱好与督陶官制度的建立,使青花、彩瓷、颜色釉等各类品种皆取得卓越的成就,清代宫廷御瓷因此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本文“清瓷珍萃”专场以清代宫廷御窑瓷器为主,含青花、斗彩、粉彩及各类颜色釉,品种丰富,色彩琳琅,向各大藏家朋友展现清代宫廷雅器风华,亦由此欣赏到统治阶级转换间所带来的迥异艺术风格;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精品,更是来自世界各大拍场及名家收藏,来源清晰,传承有序,值得藏家关注、收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60
清道光 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H:26cm
来源:1.关善明旧藏
2.香港佳士得1997年3月30日,Lot315
3. 巴黎佳士得2006年6月14日,Lot0383
著录:《The Yangzhitang Collection of Imperial Porcelai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展览:香港艺术博物馆,《清代的辉煌》,1992年,第218号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为道光朝大运瓷器中三十种琢器之一,常例每年烧造,为清宫日常陈设用瓷的主要品类之一。清宫原始名称为“黄厂官釉双带葫芦瓶”,对于其具体的烧造情况,可参见道光二十二年九江关监督上呈内务府的开造清册“黄厂官釉双带葫芦瓶”条,道光二十二年造瓷坯2件,烧成后总花银一两八钱一分五厘多,平均每一件造价尚不足一两银;后至道光二十五年,广储司磁库奏请裁减大运琢器,停止烧造十五款琢器之中就有“黄厂官釉双带葫芦瓶”一项,往后五年里未再烧造。
本品形制秀美雅致,呈葫芦形,中间束腰并模刻两层菊瓣纹。瓶身两侧对称饰以绶带形双耳,耳跟贴饰如意云头。通体施以茶叶末釉,釉面润泽,色泽黄褐相交,静穆深沉,底刻“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款,笔道清晰,结构规整。本品为乾隆朝创烧之物,其入胜之处是双耳的设计,曲线变化丰富,优美高雅,增添器型的视觉美感。与乾隆朝同类之比较,造型上无差异,唯见釉色上本品更偏黄褐,展示出另一份风韵。
关善明,晚清官窑瓷器收藏研究的大家,民国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等等都业很成规模。养志堂主人关善明为香港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中生代主要成员,为著名建筑师,收藏方向极具个人风格,对不受时人重视的品项经常精心搜罗,而在香港、台湾较为冷门的“晚清官窑”,就成了关善明众多收藏品类中的一大系统,达数百件之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65
清乾隆 青花八仙纹碗(一对)
D:15.2cm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碗敞口,弧腹,圈足。以青花绘纹饰,碗内青花双弦两周分列口沿、碗心,以作区隔。内壁釉色清洁爽亮,碗心绘福、禄、寿三星松林齐聚,寿星高额举桃,福星束发伸指,禄星持杖旁观,旷空山野之间,逸趣闲情。碗外青花双弦两周分列口沿、圈足;外壁青花绘「八仙过海」。汉钟离袒腹举捧还魂扇;李铁拐拄杖紧握仙葫芦;蓝采和宽衣洒带挑花篮;韩湘子凝神远望吹横笛;曹国舅高抬绰板;张果老谨抱鱼鼓;吕洞宾负剑直身,何仙姑轻盈持莲,八仙共踏行于海,周流云飞卷,衬托仙容善貌。底部正中「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成对保存,实属难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64
清道光 粉彩花卉纹碗
D:10.5cm
来源:芝加哥邦瀚斯
「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拍品碗型周正,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润匀净,外壁以粉彩绘四季花卉纹,鲜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其间有嫩芽花苞点缀其间,笔触细腻娴熟,敷彩淡雅,晕染自然,以彩料的深浅浓淡表现花叶的阴阳相背,枝蔓舒展,摇曳生姿,望之遂有舒芳香幽之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68
清道光 青花龙纹碗
D:14.6cm
「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
拍品造型、纹饰摹仿明代嘉靖官窑龙纹碗,为清代御窑青花传统品类,应始烧于雍正御窑,后延续烧造,而道光御窑作品较为少见。拍品云龙纹仪态、画工与清代御窑常见云龙纹画法不同,追求前朝风格,龙姿矫健,龙态则谐趣盎然,艺术表现力较强。整器青花蓝中微泛紫,颇具“回青”风貌,绘工遒丽精细,烧造品质上乘,胎釉坚致细腻、莹润净雅,同类器中不为多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69
清道光 青花龙纹碗盘
D:18.3cm
来源:北京翰海
「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83
清乾隆 茶叶末釉荸荠瓶
H:34cm
茶叶末釉,清宫档案中称之为“厂官釉”,系雍正朝督陶官唐英借鉴古代北方窑场产品烧制出的重要色釉之一,属清代单色釉中的名贵品种。因茶叶末釉 “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乾隆帝颇为钟爱。据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过问厂官釉瓷器烧造的情况,最早记载是乾隆二年十月承命烧造“厂官釉收小双耳瓶”,乾隆三年六月是档案记载规模最大的一次烧造,有“厂官窑葫芦马挂瓶、厂官窑六孔瓶、厂官窑四方双耳杏元瓶……”等八种器形,可见此釉色在当时地位尊贵。
此瓶撇口,直颈,扁腹下垂,圈足外撇,因形状如荸荠,故得名“荸荠瓶”,为清代的经典瓶式。全器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质润泽平净,色泽沈稳静穆,似茶叶细末遍洒其中,富有天然韵致,尤显大气雅致、风韵隽永,堪为陈设佳器。瓶底足露胎呈黑褐色,胎釉相接处留有刮削时形成的小锯齿纹,以摹“铁足”之效果。整器造型典雅尊贵,线条柔美流畅,做工精细,是乾隆时所制最为成功的茶叶末釉陈设观赏器,皇家气派十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85
清乾隆 粉青云蝠纹碟
D:11cm
来源:苏富比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洗敞口,折腹呈浅盘状,内底略下凹,外底小圈足,修足规整。器壁内外皆施粉青釉,釉质光洁盈透,细腻均匀,颜色淡雅隽秀。洗心模印云蝠纹,三只蝙蝠灵动自然,口衔葫芦、灵芝、折枝枇杷,绶带飘逸飞扬,四周祥云满布,寓意福禄寿喜,颇为吉祥。外壁折腹下饰一圈蕉叶纹,纹饰精细,气质清幽。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
据《故宫藏清宫陈设文件》中记载:宣统十三年六月立内廷外西路建福宫区静怡轩等(二本瓷铜玉陈设等账),……第三百十一桶:……冬青釉瓷铙式小洗子二件(一件有伤)(二千一百十七号)……可知此类镗锣洗于清代宫廷之陈设贮存情况,在清档中被命名为“铙式洗”。
镗锣洗属于文房器物,相较实用器数量较少,制作也更加精良,故此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文房雅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Lot 21188
清乾隆 红釉盘
D:20.7cm
来源:国营文物店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霁红釉盘为清代官窑传统品种,乾隆时期烧造技术成熟,呈色稳定,制式规整。拍品盘形周正,胎体细腻,釉面温润,盘壁内外均施霁红釉,釉色纯正沉稳,口沿处皆留一道整齐的灯草边,别具韵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23:09 , Processed in 0.0082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