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期 | 那些年的经典“红色绘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1:32: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假期 | 那些年的经典“红色绘画”               

2020-10-05 07:00                    

本文约2290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在国庆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有名的“红色题材”绘画。
红色题材画作,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民拿起画笔为社会服务,催变了中国绘画已传承千年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创立出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情趣,使“新中国红色绘画”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开国大典》董希文

中国人最熟知的油画作品,是由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开国大典》,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它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刊登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画被大批出版后又被印制为年画发售,并进入中小学课本。
整幅画,场面恢宏热烈,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的情感,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可鲜为人知的是,这幅名画竟有好几个版本,细心的人们会从中发现,不同版本的画中人物是不同的。
版本一:

董希文1952年作《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版本二:

董希文1954年《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版本三:

董希文1972年《开国大典》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版本四:

董希文 《开国大典》(复制品)1978年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万山红遍》李可染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这件创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可谓其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
《红岩》钱松喦

五六十年代,由于对艺术的教育功能的倡导,山水画也在革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革命纪念地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其中《红岩》最具代表性。红岩村为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址,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亦寓此。当时年已花甲的钱松嵒满怀激情,以“红”为突破点,大胆地将原址的黄土化为岩石,将泰山的汉柏造型“移植”红岩纪念馆旁,以白描手法画芭蕉丛,避免了红绿对比而使红色得以纯化。那“风雨万方黑,红岩一帜红。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的五言题诗,正是画家所寄情怀及意匠经营的高度概括。
《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

《毛主席诗意册》是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作品呈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以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其后众多绘画大家皆仿效借鉴之。
《韶山》李可染

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尺幅巨大,构图完整,经过多次加工,成为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长征》李可染

李可染《长征》176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是画家常用的创作题材之一。此幅《长征》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
《幸福渠》刘文西主要执笔

这张画在文革中的历史地位,仅次于《毛主席去安源》。该作品创作于1974年,由陕西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集体完成、刘文西主要执笔,作为重要革命历史创作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黄河颂》陈逸飞

《黄河颂》是1972年中国画家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站在黄河旁的山岭,眺望天际,该画作被视为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
《毛主席全身像》靳尚谊

《毛主席全身像》是靳尚谊创作于1966年的作品,是画家从艺60年的最重要代表作品。除了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意义外,人物的刻画充分体现了画家成熟的技法,还是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毛主席肖像画。
其他红色题材作品欣赏

靳尚谊《毛主席在炼钢厂》

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

程十发《万世同根》

傅抱石《煤都壮观》

江苏国画院集体创作《人民公社好 吃饭不要钱》

林风眠《冶炼图》

陆俨少《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成长》

石鲁《风雨将临》

吴作人《幸福院》

朱屺瞻《南翔风光》

胡若思《愚公移山》

关山月《榕荫乡风》

黄胄《上山下乡》

钱松嵒《果园飘香》

钱松嵒《红场》

钱松嵒《红岩》

钱松嵒《南湖》

钱松嵒《延安朝日》

钱松嵒《延安颂》

钱松嵒《延安旭日》

尚君砺《长江大桥》

尚君砺《钟山新貌》

孙敬会《运筹帷幄》

宋文治《瑞金云石山》

魏紫熙《报矿》

魏紫熙《搓草绳》

魏紫熙《红旗渠》

魏紫熙《黄洋界》

魏紫熙《黄洋界》

魏紫熙《麦收时节》

魏紫熙《天堑变通途》

魏紫熙《王家湾水库》

魏紫熙《田野识字班》

亚明《厂区新貌》

亚明《农业机械化》

亚明《绣喜图》

亚明《钟山新貌》

亚明《喜报传来》

赵望云《大地回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0-10-6 01:34: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0-6 01:36 编辑


黄胄《日夜想念毛主席》

汤文选《说什么我也要入社》

周沧米《在阳光下》

于月川《翻身农奴的儿女》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杨之光《矿山新兵》

张文瑞《大学讲台》

傅抱石 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 70年·国庆 | 地表最强,激动人心!90+组完整视频+动图,带你重温阅兵式精彩瞬间!
内容来源丨 壹号收藏
本期编辑丨 其尘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0-10-6 02:15: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0-6 02:16 编辑

        徐政:“开国大典”主题性绘画创作三议                                                     2020-10-05 00:00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230cm×405cm 1951年—1953年
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是被誉为“新中国美术史第一篇章”的不朽经典,不仅奠定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创作典范,而且引发了相关美术理论的一系列讨论。自此之后,拉开了以开国大典为题材的创作热潮。
一、构图与观看
倘若将6幅美术作品并置,会首先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比于早期作品将画面的视觉重心偏左或偏右的偏重式构图,越靠近当下创作的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越倾向于采用中心式或散点式构图。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中国画
203cm×816cm 2009年
一系列疑问随之而来:为什么会从偏重式构图的重左改为重右,再转向中心式或散点式构图?这一现象,是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的特例,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他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中具有某些共性?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的美术创作能提供哪些启发?
视觉重心在构图中的位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尊重艺术家作为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倘若将创作者对构图的取舍,还原到更宏观的历史语境中来,艺术家在不同的“选择”背后,又蕴含有怎样的文化观念差异呢?

马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画
130cm×244cm 1983年
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现象,并不是某种文化模式绝对的压倒性的影响,而是特殊时间段内群体性的、生活化的、潜移默化式影响。
从视觉观看的层面上说,董希文、马泉和李成民的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视觉观念的三个时代的象征:传统时代、新式时代与图像时代。
二、色彩与记忆
从整体上看,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的主色调,经历了一个饱和度逐渐增高又回落、画面明度却与之相反的演进过程。
如果说段江华的《东方红·1949》和李成民《开国大典——人民万岁》是以满天红色或遍地红旗作为集体记忆的情感表达,那么同样凸显了这种情绪化指向的,在《开国大典》中就是飞扬的白云,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是红蓝为主的气球,在《日出东方·1949.10.1·天安门》中就是静穆的汉白玉栏杆,在《新中国诞生》中就是白色的飞鸽。这种情绪的表达与接受者观看时的通感相关联,也是将个人记忆和感受转化为集体记忆以寻求共鸣的手段之一。这些细节的不同,在烘托情绪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同时期美术作品背后生活潮流的变迁与发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的时代“痕迹”的见证物。

段江华《东方红·1949》油画
130cm×180cm 1999年

李成民《开国大典——人民万岁》油画
217cm×177cm 2014年
三、透视与真实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借助透视来重构人物、建筑、事件之间的关系,力求营造某种“历史的真实”。因此,如何处理透视关系,是每一位历史画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同时期创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和理解不同,画面视觉效果的体验也会有所区别。董希文《开国大典》将毛泽东从人群中独立出来,并以向心式排列的委员群像将目光集中于视觉重心。而赵力中与唐勇力的横排式群像,更像是当下高校庆典中的集体合影,每一个人都面对观众、看向虚拟的摄像机,在集体展示的同时也丧失了画内人物之间的互动性。创作观念的变化,决定了作品形式之间的差异:董希文以夸张的透视塑造纵深感,建立极具现场感的宏大叙事;唐勇力则以平面性营造仪式感,重构纪念碑式的国家记忆。
余论

赵力中《日出东方·1949.10.1·天安门》油画
220cm×420cm 2007年
关于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如何把握空间。这里的空间,不仅包括了画面内所营造的视觉空间,也涉及事件的历史空间。
短短百年间,我们已经历了汉字印刷改革与图像电子化传播这两次视觉经验的变革,并被悄然改变着彼此的视觉观看习惯和审美趣味。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题材经典美术作品,无一例外蕴含着浓厚的“时代精神”。本文所探讨的不同时期开国大典题材美术作品,其构图的转向、色彩的表达、透视的隐喻,都源自于新的观看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出现。走进新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观照下,新的创作观念与视角会带来怎样的新样式?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节选)
来源:《美术》杂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7 17:35 , Processed in 0.0106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