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美国的“鱼王”,在美重达百斤,来到中国怎么就长不到20斤? 2020-10-22 21:0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在经济上,跨国贸易往来增加,文化交流多了起来,出国留学,旅游都变成了常事。而物种入侵也随着人类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多,走得越来越远。 每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性,而物种的迁移后,也会随着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比如澳洲的野兔入侵,在中国位于食物链低端的兔子,到了澳洲之后开始泛滥成灾。还有亚洲鲤鱼,到了美国也开始快速繁衍,给美国流域的本土鱼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造成物种入侵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过去物种入侵主要是随着自然媒介,而现在随人及其产品通过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来到新的环境成为更主要的入侵方式。 除了人类无意间引入的入侵物种外,很多国家会刻意引进外来物种,有些物种的经济价值很高,好养殖,味道好,观赏价值高,有环保价值等等都成为引入一个新物种的原因,比如现在成为全球性物种的食蚊鱼,就是因为可以减少蚊虫的数量而被各国引进,在多数国家,食蚊鱼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有部分国家,发生了食蚊鱼泛滥成灾的现象。 引进一个新物种就是会承担一些风险,毕竟各国的生态系统都有区别,同一种物种到了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巨型鱼,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原产美国的“鱼王”,引进中国之后,为何却长不大了? 这种物种叫做大口黑鲈,是一种原产加拿大和美国的鱼类,是以中国淡水鱼,生性凶猛,以鱼、虾、蟹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在美国一般可以长到百斤左右,因此也被人们叫做“鱼王”。 大口黑鲈是美国重要的游钓鱼类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游钓鱼类,它是一种适应能力十分强的鱼类,并且繁殖能力十分好,有着生长快、易起捕、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并且味道鲜美,肉多刺少,因此被广泛引入英国、法国、南非、巴西、菲律宾等国家,中国也在上世纪引入了大口黑鲈。 中国的大口黑鲈现在的年产量有15吨,主要养殖地点在广东,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而在中国的大口黑鲈和在原产地美国的大口黑鲈却有很大差别,在中国的大口黑鲈一般都活不过20斤,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原因是养殖的鱼类大多都会在长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拿去买,太大的鱼其实并不好售卖了;而还有一些鱼从养殖场逃窜出来,开始在野外生活,但依旧很少能长大的,毕竟中国的钓友实在不少,导致还来不及长大就被钓走了,因此美国鱼王来到中国后,就很少能活过20斤的,你们是否有在野外见过这种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