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画应该“形似”还是“神似”,画家们吵了几百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04:25: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绘画应该“形似”还是“神似”,画家们吵了几百年   

2020-10-08 18:25                    

书 画

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欣赏董其昌,要从欣赏中国文人画谈起。所谓文人画,指的以古代士大夫、官员阶层为主体的创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绘画作品,艺术风格与职业画家风格迥然不同。
文人画的发端,通常被认为从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开始,到明代董其昌,文人画的传统可谓确立。董其昌之后,文人画从官场精英业余创作,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宋代苏轼曾在一幅画上题词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
这里出现的“士人画”应是文人画的理论源头。“汉杰”是苏轼朋友的侄子,苏轼夸奖他画出了马的“意气”,同时批评“画工”把注意力放在呈现细枝末节上,但是这种“画得像”的画,看多了就没劲了。“画工”指的是兴盛于宋徽宗时期的画院画家,他们的作品通常被称为院体画。
在苏轼看来,绘画和诗一样,要能表达某种精神、态度或者观点,或能让人体会某种意境、状态,所以好的画家相当于好的诗人。苏轼鄙视院体画的“形似”,他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表达自己的态度:“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王维《辋川图》(后世摹本)
通过绘画表达出精神层面或者思想层面的东西,听起来多少有点玄学的意味,但这是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观点。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这里的“韵”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可意会不可言传,倒是一种典型的文人表述习惯。同样在他看来,画家必须是文人,否则就是画匠。而米芾喜爱山水画,推崇“不取工细,意似便已”的绘画方式。米芾所说的“意”可理解为“意念”,“得意”就是“抓住意念”,这个概念后来逐渐发展为“写意”。文人画与院体画都在北宋开始兴盛,也从一开始就出现“神似”与“形似”、“业余”与“职业”的对立。欧阳修轻蔑地表示,画家在创作时如果考虑空间结构、高度、结构等这些“画工之艺”,是“非精鉴之事也”。
到了南宋,院体画与文人画之间的疏离更明显了。文人画逐渐形成包括墨竹、梅兰、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在内的创作主题,但对山水画题材的兴趣则日益减少。这种转变一方面可能是文人画家与院体画家之间心照不宣的回避对方题材,另一方面花卉树石等题材与古代典籍有很深的渊源,因此受到文人画家青睐。比方说竹兰代表高雅的品格,文人喜爱画竹兰以示自己对品行的追求,这种文学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也是文人画相对院体画保持优越感的原因之一。
赵孟頫是元初的文化领袖,提倡“复古”,他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赵孟頫没有关于绘画的专门的文章,但从他留下的一些题跋以及诗中,能看出他弘崇文人画格,认为绘画除了有“古意”还要表现“士气”;同时也表达了对形似——也就是“工”的轻蔑态度。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对另一些文人来说,绘画只为表达心意、为了尽兴。元末画家倪瓒画的竹子被人指责“以为麻,为芦”时,他说画竹子只为“聊以写胸中逸兴耳”。不知道倪瓒的回答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的,总之他在创作时的任性是表露无遗了。
元代以及后世许多文人以及评论家认可倪瓒的说法,甚至认为这是苏轼之后文人画理论中最高妙的观点:不在乎画得像不像,只要心意或情绪能捕捉到绘画对象的本质,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还有什么比这种说法更能证明只有品性高尚、学识丰富的君子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呢?
反对的声音同样存在。李衎在《竹谱详录》中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说:苏轼也知道画家必须“胸有成竹”,才能在下笔时从容不迫把竹子逼真地画出来,但这依赖长期反复练习。所以“且坡公尚以为不能然者,不学为过,况后人呼!”——竹子和树叶是要经过一根根、一片片大量练习画出来的,连苏轼自己都还没做到,更何况后来的人就“放驰性情,东抹西涂”,这种行为简直是“慕远贪高”。
元代没有画院,因此文人画也没有院体画这个直接矛头,但对于“神似”还是“形似”的争端仍然存在。直到明代董其昌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并且确立以淡为宗后,文人画理论被正式确立下来,并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绘画理念。
董其昌年轻时学佛,深受禅宗南北宗“南顿北渐”演变的影响,因此他在梳理唐宋山水画时将其也分为南北宗——这种划分并非按照画家的地理位置,而是按照技艺风格划分:北宗“青绿”风格,以唐代李思训为首,只能“渐识”——也就是长期反复练习绘画技巧;南宗“水墨”风格,以唐代王维为首,讲究“顿悟”,不注重“形似”而注重灵光一闪式的创意激发,因而“高越绝伦”。

苏轼《古木怪石图》
通过对南北宗的划分,董其昌确立了文人群体在艺术领域的共同身份认同。对“神似”还是“形似”的争议到此基本终结,文人画“艺术直觉和自发性”成为最高的艺术宗旨,此后,职业画家也开始用文人画的风格进行创作。
说到底,古代文人画家是“朝廷官员+知识分子+业余画家”的复合身份,文章、道德、品性是他们的长处,但是论绘画技艺技巧,大多与院体画的职业画家们还有差距。因此,文人画追求“神似”而摒弃“形似”,不仅是主观的诉求,恐怕也是客观现实的选择。
其实,绘画应该“形似”还是“神似”,两者不该绝对对立,也不该有高下之分。不过,虽然文人画压倒了“形似”的发展脉络,但从“神似”的成就来说,仍然达到了不起的艺术高度。美国著名的汉学家高居翰评价说:中国古代文人画重“神似”轻“形似”的观念,比西方类似观念的出现早了九个世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9:07 , Processed in 0.0078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