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秋节遐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1:56: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秋节遐思        2020-09-25 08:20                    
                           
                    
                          

中秋遐思

文/李晓伟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一阕清词,渐入中秋。桂香袭来,沁人心脾。夜空那一轮日渐丰满的凸月,让人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马上就是中秋,傍晚时分,天阴沉沉的,我杞人忧天般下意识地想,中秋节那天,会不会还有这么厚的云。如果没有了月亮,这中秋可就失去了太多的意义。仔细想想,中秋,其实就是在过月亮的节日,心里的那一点点情思妙想,大多是为这一轮明亮而来。

仰望夜空,月亮悬在深邃的天穹,那么大,那么圆。偶而有丝缕白云轻轻飘着,犹如缕缕雅叹和怅惘……

淡淡的月光世界塑造出我们的审美境界和意趣。面对柔润晶莹月色,几乎所有人都倾诉着一切的烦恼郁闷、欢欣愉快、人世忧患和生死别离,似乎在这里,一切的情感都能得到寄托。这些寄托的情感,赋予中秋节新的文化内涵,理清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脉络,将中华文化的增长基因有效的注入中秋团圆节日之中。

生命需要感激,情感需要温暖,心灵需要感动。感激会触动每个人情感角落最真实的善良;温暖会激发每个人萌发破土的冲动,感动会唤醒每个人心灵深处最本源的真情。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负载着悠久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启示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和艺术,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渗透于五千年古国文明的最深处。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支配着华夏民族生产与生活,还给民族注入了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宁静的智慧品格和天人和谐的追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太白吟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辛弃疾诵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咏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李清照歌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叹的……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将这种意境推向了极致。这些诗人望着明月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这月,又寄托着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之情?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之情?归心似箭人的思念之情?

诗不在绝,在于有人能懂;词不在唱,在于有人倾听。身距千里,心灵相通;千里明月,遥寄真情……

明月的盈圆呼唤着亲人的团圆。数千年来,每当皎洁的明月悬挂于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时波澜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绪在此时翻涌翩跹。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那烙有中华民族印记的血脉团圆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蕴含着华夏子民情感的宁静与淡淡的感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节日,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体现出的,不正是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幽远吗?

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世界上最疼我们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去,虽然无限思念,但那些美好的回忆,满满都是爱,都是爱的传承。就像天上那洁白的一轮,不正如我们父母头上的一层银霜。

谁都喜欢花好月圆,谁愿意在泥泞险滩里徘徊张望。漫漫人生路,不一定都是鲜花芬芳,只要淡定从容,月缺月圆,心里都会是圆圆的希望。

中秋节,给了我们看月的情思和幽趣。看月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点儿感动,会有一点儿感伤。就像著名诗人王维那“独在异客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不仅记载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思乡情结,揭示了人类最纯真、最本源“天人合一”的思亲“图腾”,也成为我们民族的印记,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一轮明月,圆满了如诗,亏憾了如画。盈亏之间,寄托着我们亘古如斯的情感。一缕白云,流动了是韵,静止了是曲。流滞之间,饱含着我们万古不变的思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0-10-13 00:02:46 |只看该作者
欣赏!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5:53 , Processed in 0.00997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