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村的月光(散文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06:08: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乡村的月光(散文诗)                                                         2020-12-02 08:28                    
                          

乡村的月光

(散文诗)

作者|王 剑

说到月光,一缕清辉,就从窗外进来了。
一枚月亮,从古走到今,从月缺走到月圆。然而,它的行程,刚刚开始。
苗条的月,挂在树梢上,像一把镰刀。看着成熟的庄稼,被农人收割。装载的马车,吱吱呀呀地从田埂上驶过。
丰满的月,照着家乡,也照着远方。新婚的妇人,手扶栏杆,把月光纺成缕缕的思念。
月光流淌。照着树木,也照着行人。照着村舍,也照着村外的坟墓。
月光下,有人在微笑,有人在痛哭。有人在赞美,有人在诅咒。月光引领着人们的哭或者笑,爱或者恨。月亮神情淡然,透着生命的苍茫。
一代代人啊,在月光里死去,又在月光里新生。
来源:河南王剑(微信公众号)|原载于2020年11月1日“21世纪散文诗”

张雷点评:
月光被打上农耕时代的烙印,绝非是诗人骚客的一厢情愿。千百年来,月光被赋予了与乡土乡愁和离情别绪有关的错综复杂情感。《乡村的月光》虽然是“藏锋式”诗意书写,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既勾起我浅浅的忧伤,又给予我淡淡的希望。
乡村的月光特别善解人意,“说到月光,一缕清辉,就从窗外进来了”。即便不曾耕云牧月,乡村的月光也是我们的芳邻睦友抑或姊妹兄弟。鲜亮简洁的开篇,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愉悦,而且开启了无限遐思。月照古今,月缺月圆,“它的行程”是所有“故事”的起点。乡村的月光自然有别于城市的月光,所以“苗条的月,挂在树梢上,像一把镰刀”,这随手拈来的拟人拟物“意象”就契合了乡村的“特质”。乡村的月光是关注乡村生活作息的圣哲乡贤——“看着成熟的庄稼,被农人收割”,乡村的月光有着乡村的思维和思想,妥帖的拟人手法充盈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装载的马车,吱吱呀呀地从田埂上驶过”——看似漫不经心的的“白描”将读者带入了乡村麦收的场景之中。
乡村的月光蕴含着“诗”与“远方”,“丰满的月”释放欣喜也略带感伤。月圆人不全,柔情多缱绻——“新婚的妇人,手扶栏杆,把月光纺成缕缕的思念”。月光纺纱,承载着满满的思念,这“思念”亦是乡土气息的“思念”。月照天下物,寄托万万千——“月光流淌。照着树木,也照着行人。照着村舍,也照着村外的坟墓”。月光普照乡村,乡村动静咸宜,乡村生生不息,乡村不排斥生死别离。寓物喻世,寓物喻人,发人深思。“月光下,有人在微笑,有人在痛哭。有人在赞美,有人在诅咒”--沐浴乡村的月光,一切的喜怒哀乐都和庄稼一样自然“生长”。“月光引领着人们的哭或者笑,爱或者恨”——月光是情绪和情感的“航标”?“月亮神情淡然,透着生命的苍茫”——噢,乡村的月光哟,为何不能多一份悲悯与爱怜?乡村的月光或多或少有着挥之不去的无奈与落寞。
钟情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月光,可以从容面对新生可以从容面对死亡——“一代代人啊,在月光里死去,又在月光里新生”,这是农耕时代的宿命?这是乡村月光的“绝唱”?“豹尾”振聋发聩,循着《乡村的月光》返乡,许多新的“故事”被乡村的月光重新照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4:38 , Processed in 0.0074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