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德怀和林彪做了什么,毛主席评价:一个是硬汉子,一个是细伢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20:37: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德怀和林彪做了什么,毛主席评价:一个是硬汉子,一个是细伢子                                                         2020-11-30 16:05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十大元帅都有过非常经典的评价,比如评价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评价林彪则是:“这个娃娃堪当大任。”
不过,在红军时期,毛主席还对彭德怀和林彪有过一次评价,说彭德怀是“硬汉子”,而林彪则是个“细伢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说起。

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毫无军事能力的博古,为了给自己拉大旗,把红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外来和尚”李德。
这个李德,原本是德意志帝国军队中的一个底层军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流过血,立过功,尤其参加过赫赫有名的“暴风突击队”。
什么是“暴风突击队”呢?在一战中,由于军事科技的飞快发展,和僵化停滞的战略战术理论发生了巨大冲突,屡屡由于陈腐愚蠢的指挥造成无数军队在高度杀伤力的火力网面前,付出巨大的伤亡,于是,一些富有创新意识的德国中下级军官,就在战场上发明了一种灵活应变的新战术——“短促突击”。

这种战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再受制于那些固执蛮横的将军在遥远的大后方制定的一系列“作战方案”,不再徒然命令成千上万的士兵盲目地向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发起“自杀式进攻”,而是由低级军官现场抽调敢打敢拼的“敢死队”,携带大量近距离杀伤力强大的冲锋枪、手榴弹等武器,趁着夜晚或恶劣天气等敌人容易大意的时间,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敌人阵地,发起突然袭击,造成敌军的混乱,为大部队提供进攻机会。
这些敢死队由于突袭效果非常好,所以有了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暴风突击队”,而暴风突击队惯于采用的战术,就是“短促突击”。
李德当年就是一个暴风突击队的小军官,后来又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于1932年被派到中国,从事情报工作。

以李德的身份和地位,本来在中国是不可能掀起很大风浪的,但是,博古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靠山,就把李德包装成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供手将红军的指挥大权送给了这个军事能力非常平庸的洋人。
李德上任后,没有意识到中国与高度工业化的西方的本质不同,盲目利用欧洲战场的经验来指挥红军,从一战时期敢于蔑视权威、巧妙根据战场现实条件创新战术的“革命者”,变成了专制粗暴的“将军老爷”。
被博古捧到天上的李德,完全忘了自己的斤两,在后方绘制作战方案,然后下达到基层部队,命令他们严格按照“本本”作战,甚至连每一门迫击炮的位置都不允许改变!

红军本来使用的是最简朴、最实用的丛林猎人战术,看似不讲什么军事理论,但却每每在机动运动中发现捕捉机会,绝不会预先制定什么条条框框。而现在李德固执地将适合于欧洲现代化密集防御体系的“短促突击”强加给红军,“短促突击”变成了“短促硬碰硬”,结果让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这个外来和尚的“瞎指挥”,红军各级将领普遍非常反对,但是又不敢公开反对,这时候,性格刚烈的彭老总就站了出来。
有一天,彭老总气呼呼地赶往李德的驻地,当面指责李德:“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没有打过一次痛快仗,原因就是你们司令部指挥上的错误!”
彭老总越说越生气,最后说:“你们至今还不认账,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痛’!”

李德和博古哪受得了这样的指责,当众跟彭老总吵了起来。
事后,彭老总对部下说:“我今天把那套旧军衣装在包里,准备随他们到瑞金去,受公审,开除,杀头,我都准备好了,无所顾忌了!”
这就是彭老总,面对李德的瞎指挥,敢当面公开痛斥他,体现了一个革命者为红军的前途负责的担当!
再来看林彪的做法,起初,在接触“短促突击”时,林彪也抱有一点好奇和敬畏,但是后来发现不对劲,就提出建议:放敌人大踏步进来,然后在运动战中寻机消灭。

但是,这个建议被李德斥为“老古董思想”,给予了否定,结果林彪就不敢再说话了,只好硬着头皮执行李德的方案,当一份份战斗伤亡报告递给他时,林彪都会哭丧着脸,看着报告发呆。
后来,林彪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还写了一篇《论短促突击》,其中写道:“短促突击,不仅能取得战术上的胜利,而且能够取得战役上的胜利。”
彭德怀和林彪对待李德的这两件事,都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感慨道:“一个是硬汉子,一个是细伢子,金子不能比铜哟!”
当然,后来林彪也认识到了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才是最适合红军的战术,重新站在了毛主席的一边,成为毛主席非常倚重的干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01:33 , Processed in 0.0070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