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沫若书法不行,更不配给黄帝陵题字?这个说法该如何公正评判?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3:3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郭沫若书法不行,更不配给黄帝陵题字?这个说法该如何公正评判?                                                         2020-12-26 09:5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佚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一代文人是也。
郭沫若的人品一直到现在都有人质疑,甚至还有人立下种种关于他的罪状,说他见风使舵,四处投机。说他为了迎合当时的统治阶级,写下各种“肉麻”甚至“无耻”的言论。郭沫若自学生时代起,就倾向于参加左派运动,大革命爆发时,随着部队前往南方,参加革命军,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北伐战争部的副主任,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人们对于郭沫若的唾骂,跟他的文章有一部分原因,更是源自于人们对于文人的认识在他身上显示出来的背离。
而这个背离又和当时敏感的政府有这牵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他在文学诗歌和中国甲骨文研究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而这种贡献,是当时人们不允许出现的,他们觉得这种贡献是不可以出现的。一个天才,去迎合政治并且迎合的如此强烈,这种反差让人们感到失望甚至是不愿启齿。
政治敏感度上,他比同时期的大多数文人都高出一大截,他的成就也说明了他是个很聪明的人。
而郭沫若更像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身处于那个黑暗时代的鄙视更多的体现在他身上,我们没办法对那个年代做更具体的控诉,而当时恰好出现了郭沫若,他似乎又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反面教材,人们加诸他身上的情绪除了对他自身品格的不屑,大概还有很多对于它代表的那个时代、那群人的不屑。

而郭沫若也明白自己身处在一个怎么样的时代,明白自己背负着一个怎么样的使命,这个文人聪明的把心思小心的埋葬在某一个地方,默默地守护这心底的温柔。时间如流水般快速向前奔去而不复还,伟人之所以能够在万万大众中脱颖而出,在当时的时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这句话是康生评价郭沫若书法所说的,康生是旧社会的文人,自小接受毛笔训练,两者相比并没有什么美丑是分。
1958年5月由郭沫若题写,于1963年镌刻在石碑上并矗立于黄帝陵大门前祭亭中央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是郭沫若的一大代表作“黄帝陵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遗产,更是了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1958年春季,黄陵县人民托人找到主席,请求主席为黄帝陵题字,然而,主席大力推荐此时已经成为闻名全国文豪并且书法盛名十分响亮的郭沫若,因此,主席处于让贤的考虑,推荐郭沫若来。

我们都知道,像在人文景观题字这样的是,体现的是当时时代的力量,并非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价值。为格调统一,要更多考虑当时的地理环境,更不是谁便找一位名人或书法家,况且每位风格不同,字体不同,并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环境,其实,不管题字如何,与景观融为一体最重要,更不是为了美观而鹤立鸡群。
郭沫若的“黄帝陵”三个字用笔灵动,结体紧致,章法有度,看得出来郭沫若对于这三个字的看重,丛整体看“黄帝陵”三个字用笔老练,浑厚而又严谨,灵活而又不失书法家特有的张扬,“黄帝陵”三个字把郭沫若文人的气质和心底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的玲离尽致。
善用于融会贯通的他,在各种书法中吸取营养,一步步逆流而上,一步步追寻书法的真谛,在书法和文章的世界里,他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了自己狂放和特有的温柔,品味他书法,就可能感觉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因如此,练就了他独特的艺术特典“郭体”。
至今,郭沫若被世人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气节”。郭沫若的文章大多都是白话文,更加的贴近生活,真实,不像其它的文章为展现自己内心的忠诚而无头呐喊,他的大白话,更加符合的是群众。

郭沫若忠于的是自己内心。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这句话是评价郭沫若的。
中国科学网中是这样评价他的“这些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郭沫若的批评,有的符合事实,有的是歪曲事实的。从总体上说,它会推动学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应当是有批评有反批评的。”
中国科学网的客观评价,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郭沫若,他在诗词歌赋,中国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字研究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些功不可没的战绩,使他成为了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
很多人都评价过他,有好的有坏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从特别专业的角度分析,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我们知道最基本的人性就够了。

其中著名作家巴金评价他“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意气风发的情怀在他身上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地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巴金看到了郭沫若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了他身为问人应该特有的独特气质。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1 12:21 , Processed in 0.00721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