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送章士钊的神秘礼物,鸡两只桃李各五斤,其中寓意让人感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17:5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送章士钊的神秘礼物,鸡两只桃李各五斤,其中寓意让人感动                                                         2020-12-29 09:00                    
                          

毛泽东向来不提倡铺张浪费过生日,70大寿那日,他只安排了两桌饭菜,除了自己的亲属之外,只邀请了四位湖南的老人。其中一位就是章士钊老先生。

(章士钊)

毛泽东事先对每一位来客说可以带一名子女,章士钊就带上了女儿章含之。

吃饭之前,毛泽东与4位老人谈笑风生,又问了几位小辈儿的情况。章士钊告诉毛泽东章含之正在外国语学院教英语,毛泽东笑着问章含之:“你来教我英文,行不行?”

章含之连忙摇头,恭恭敬敬回答:“我的英语水平低,不敢教主席。”

毛泽东笑呵呵说:“怕什么嘛!我的水平很低。”

章含之当时只以为毛主席高兴,在开玩笑。没想到一周之后的星期六,章含之突然接到了毛泽东秘书的电话,让她星期天下午去他那里教英语。

章士钊知道了之后很高兴,对章含之说:“别紧张,我和毛主席相识几十年,他很随和。”

第二天章含之出发之前,章士钊让她带一本线装书《智囊》给毛泽东。章士钊藏书很多,毛泽东经常找他借书。自从章含之做了毛泽东的英语老师之后,就成了他们之间借书、还书的“交通员”。

(吴桂贤、章含之和毛主席在一起)

每次读完英语,毛泽东会安排章含之和护长吴旭君等三位同志一同吃晚餐。

一日在开饭前,毛泽东突然问起章含之:“你对你家那位老人家怎么看啊?”

章含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他是代表旧的剥削阶级的爱国民众人士。我是共产党员,对他既是父亲,又是统战对象。”

毛泽东认真地问她:“你说行老是剥削阶级,你有什么根据?”

章含之马上开始列举鲁迅曾经在文章中对章士钊的指责,说他曾经当过教育总长,镇压学生运动。后来章士钊和蒋介石的关系也不错,1945年,章士钊曾作为国民党代表来和共产党谈判的。

毛泽东连连摇头,马上制止了章含之:“你只知道行老做的错事,而这些事,也不见得是错的,比如他参与国共谈判。我问你,你知道行老多少革命事迹,知道他做了多少好事?”

章含之竟然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毛泽东显然对章含之的回答很失望,他告诉章含之,看一个人,一定要全面,更何况章士钊还是她的父亲。共产党并不是要让她盲目地六亲不认,谁都不是天生的马列主义者,章士钊一生走过弯路,但大部分是好的,是勇敢而坚定的革命者。

作为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对父亲过去的了解竟然只从鲁迅的文章和一些旁人的传闻之中。她立刻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她没有好好问过父亲,听父亲亲口说过自己的过去。

1963年初,毛泽东念完英语之后,让章含之陪他在寒风之中散步。毛泽东突然问章含之:“行老有没有告诉过你,我还欠他一笔钱哩。”

章含之很吃惊:“我父亲没有讲过。”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满怀深情地说道:“也许行老早就忘了,我见到你,想起来了。这笔债啊,早就该还了。你去告诉行老,从现在开始我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2000,10年还完2万。”

2万元!50年前的2万元可是一笔巨款啊!

章含之忍不住问了毛泽东,才知道这2万元的“债”到底是怎么回事……

(1920年,上海,毛泽东在半淞园与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合影)

1920年,毛泽东为了筹备共产党的成立、开展湖南革命运动和援助一批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急需要一笔数目很大的银款。

他找了很多人,寻了很多办法,最后只得来到上海,寻求章士钊的帮助。

毛泽东和章士钊第一次见面是在毛泽东的授业老师、岳父杨昌济先生的引荐之下。章士钊在和毛泽东的交谈之中,为他广阔的襟怀所打动,杨昌济甚是惜才,为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诗“强避陶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昌济准备择毛泽东为女婿之时,还写信征求了章士钊的意见,章士钊马上回信给杨昌济:“润之君有天目之表,龙凤之姿。这样的女婿是举世无双的呀!我举双手赞成!”

1920年1月,杨昌济老先生病逝,临终前,他在病榻之上颤抖着写下了一封信,向章士钊竭力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杨昌济给章士钊的明信片)

章士钊看到风尘仆仆的毛泽东,想到刚刚远去的挚友,二话不说,立刻发动各界名流捐款。章士钊当时在上海的影响力不一般,很快就筹集到了2万元,并且把这笔钱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章士钊的雪中送炭让毛泽东毕生难忘,1937年,毛泽东还和斯诺谈起这件事:“到了上海,我才了解到已经有人募捐了一大批款项,协助把学生送到法国去,还拿出一些帮助我回湖南。”

章士钊对毛泽东的帮助出于自己的爱才之心,以及挚友临终前的嘱托。那么,毛泽东在迫于无奈之下,为何去找并不十分熟悉的章士钊求助呢?

毛泽东晚年曾对他的秘书田家英提过这件事。

毛泽东在一师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章士钊的大名,他是毛泽东的同乡,是《甲寅》杂志在职主编。对进步书报、杂志近乎渴求的毛泽东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经常一看就看到深夜。

年轻的毛泽东为章士钊的进步思想和流畅的文笔所吸引,那时候经济条件有限,毛泽东都是写信向同学萧子升借阅《甲寅》杂志。

(1920年,北京,毛泽东与进步团体“辅社”在陶然亭合影)

除了《甲寅》之外,章士钊主笔的《苏报》毛泽东也是爱不释手。章士钊的文章比章太炎更好懂,文笔没有那么古怪、深奥,比梁启超的文章更加严谨而有条理。

在青年毛泽东心中,章士钊就是一座精神堡垒。自从在杨昌济家中和章士钊见面之后,短短相交,已经惺惺相惜。他深知章士钊的人品,知道他古道热肠,对革命坚持到底的决心。

后来毛泽东一直和章士钊保持联系,章士钊说过他“反动而不反共”,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45年8月,63岁的章士钊汗流浃背地站在重庆九龙坡机场上,和一些民主人士等待着毛泽东从延安赶来。

毛泽东一下飞机,就从众人之中看到了章士钊,不等乔冠华一一介绍,就马上走到章士钊面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行老好,我们25年没有见面啦!”

章士钊很激动,没想到毛泽东还记得他们上次分别的时间。

毛泽东紧紧拉着章士钊的手,回头笑着对周恩来说:“他乡遇故人。”

(《甲寅》杂志存稿)

9月3日,章士钊来到了毛泽东下榻的桂园做客。毛泽东开门见山询问他的意见:“当前时局演绎到此,和谈进行到此,不知您有何高见?”

章士钊沉思片刻,向四周看了一圈,在桌上拿起一张小纸片,写下了一个“走”字。轻声对毛泽东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章士钊坐下来,对毛泽东非常诚恳地说道:“这次和谈,蒋介石并没有什么诚意。据我所知,他正在加紧准备内战,你应该有所准备,赶紧离开重庆,回延安主持军务。”

毛泽东和从前一样尊重章士钊,仔细听他说完之后,一派从容地微笑道:“对国民党,我们实在是了解到不能再了解了。看他们过去,就可以知道他们现在,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将来。他们打了10年反革命内战了。感谢行老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现在有1亿人口,120万军队和200万民兵,蒋介石拿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如坐针毡。所以啊,我在重庆是安于泰山。”

章士钊听毛泽东说完,终于放下心来,但依旧在提醒毛泽东,依照蒋介石的为人,最后肯定会撕毁这一纸协议。

(1945年重庆谈判,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看章士钊句句都是站在毛泽东的角度,事事都在为共产党着想,只有共产党真正的朋友,才会在这个时刻,以这样的身份提出直言不讳的意见。毛泽东心中很是感动,他宽慰章士钊,并且希望将来可以和章士钊等党外朋友们联合起来,尽最大的努力来阻止反动派发动内战。

毛泽东和章士钊交谈到很晚,这次谈话之中,毛泽东还说起了1920年那笔借款的事情。

章士钊哈哈大笑:“我早就把这事儿忘了,你至今还记得这事呀!”

毛泽东何止是记得这笔钱,而是将章士钊的知遇之恩深深铭刻在了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章士钊经常通信。在毛泽东卫士李银桥的回忆录之中有这样一段深刻的回忆。

毛泽东有一天晚上看了章士钊的来信,马上要求李银桥去商场买两只鸡送到章士钊家中。

大晚上的,商场都关门了,李银桥为了买两只鸡废了大半天,送到章士钊家中已经是半夜了。

章士钊客气得和李银桥道谢,李银桥不明白为何毛主席在这个点儿给章士钊送两只鸡,又不是饭点,也不是逢年过节。面对李银桥的疑问,章士钊却没有直接回答,只对他说:“主席这在告诉我,我的信他已经收到了。”

这件事很稀奇,李银桥去问田家英,他也搞不懂,只说毛主席送别人点礼物是常事。

一直到多年之后,康生才道出了其中深意。

原来,章士钊曾经应一位香港的友人之托送给毛泽东一本《三国志》,在《三国志》之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在曹操20岁默默无闻的时候,众人对他这样的“宦官之后”并不看好,乔玄却一反众人,说出了“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的激励之言。

(毛泽东和卫士长李银桥)

曹操一直将乔玄视为知己,乔玄死后,他拜托曹操能够照顾乔家,并且要求曹操在路过乔家的时候一定要拿一只鸡来祭拜他,否则“车过三步”就会肚子痛。

毛泽东送章士钊的这只鸡,不过就是借用了这段典故。和章士钊相识的时候,毛泽东和当年的曹操差不多的年纪,他对章士钊的感情,大概也有曹操遇到乔玄的欣喜吧。

章士钊曾经在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央文史研究馆担任职位。他性格耿直,爱憎分明,非常喜欢打抱不平。

从前在国民党之中当过官的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生活大多没有着落。他们知晓章士钊和毛泽东的私交不一般,就纷纷去找章士钊,请他出面调解。这些旁人都觉麻烦的事儿,在章士钊这里都是能帮则帮。

1950年春天,原国民党财政部次长李傥已经66岁高龄,无儿无女,也没有工作,生活潦倒,无法维系。老夫妻俩在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章士钊,章士钊同情他们,他邀请李傥写一份自传,将自传送到了毛泽东那里,又附上了自己的一封推荐信。

毛泽东看完之后,在李傥的自传上写下了批示:

“请周酌办。章士钊只荐此一人,拟宜用之。

李自谓已66岁,有妻室之累,无儿可依,觉悟前非,力图晚盖,精力尚能做事,希望给予一工作。”

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批示之后,立刻给李傥安排了工作。

毛泽东身在其位,其实是十分抗拒为熟人或者亲属安排工作的。新中国成立之后,韶山老家的亲属写信给毛泽东,希望能在北京谋求工作,或者为子女安排好学校,毛泽东都一一拒绝了。

毛泽东愿给李傥安排工作,一是李傥情况特殊,也已痛改前非;二是章士钊这么多年,第一次向毛泽东推荐一个人,毛泽东很重视。

除了李傥之外,章士钊还向毛泽东推荐过一个人,此人身份更是特殊,是前清宣统皇帝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后改名为金韫颖。

( 左起三格格韫颖,溥杰,溥仪,二格格韫和)

金韫颖来找章士钊,诉说了自己遭遇的不幸。章士钊看着她一身朴素的穿着,心生怜悯。他让金韫颖写下自传,送到了毛泽东的面前。

毛泽东看完信件之后笑道:“行老风雅之人,行风雅之事。”他在金韫颖的自传之上批注:“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不久之后,金韫颖高高兴兴来找章士钊,对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金韫颖被安排了新的工作,生活得到了改善。而且,在毛泽东的批准之下,金韫颖终于和七叔戴涛等人一起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去探望了他的哥哥溥仪。

溥仪见到了妹妹,知道她受到了共产党的照顾,他深受感动。他告诉妹妹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希望早点回到人民群众的队伍之中。

一日,章士钊收到了毛泽东的请柬,邀请他前往中南海小酌。章士钊马上换好衣服高高兴兴坐上毛泽东专门派来接他的汽车前往中南海。

来到丰泽园之后,毛泽东热情地握住章士钊的手:“今天要请大家陪一位特殊的客人。”

章士钊正在疑惑之中,一位戴着眼镜的瘦高男子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走了出来,他就是溥仪。

毛泽东和溥仪热情握手之中,邀请他在自己身边坐下。几人高高兴兴地聊起了天,毛泽东对溥仪说:“这位章士钊老先生还为你三妹金韫颖工作的事情,亲自给我写过信呢。”

溥仪连忙起身,连连对章士钊说了几次“谢谢”。

(毛泽东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交谈,1962年)

饭后,毛泽东和溥仪、章士钊等人一同照相。章士钊感慨:“主席的胸怀,真的比海还宽广。”

章士钊的同情和帮助出于自己的善良本性,他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写给毛泽东的一句话有多重,足以改变一家人的困苦现状。

而对于身在中南海的毛泽东而言,章士钊成了他与各界人士的纽带,通过章士钊,他听到了在中南海无法听到的声音,了解了很多不易了解到的基层问题。

而章士钊打抱不平,爱憎分明的性子,也让在官场上常常陷入困境之中。每次到了这种时候,都是毛泽东出来为他说话,在众人处处诋毁章士钊的时候,助他安然度过。

1959年,为普及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决定编辑出版逻辑类的丛书。章士钊曾经的著作《逻辑指要》就在征求之列。

而章士钊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显得很为难,原来这本书是1943年在重庆出版的,为响应蒋介石“以精神之学教天下”的号召,在序言之中难免有逢迎蒋介石的文字。

章士钊一直没有将书拿出来,毛泽东在一次和章士钊聊天时突然问他:“听说您在逻辑方面有著作,能不能给我一阅。”

章士钊十分尴尬,满脸通红,犹豫了一会儿才回答毛泽东:“《逻辑指要》这本书是在重庆印刷的,和叛党有关。我要是呈您阅览,那是对您的不敬,这怎么可以呢?”

毛泽东哈哈大笑:“这是做学问的事,哪有什么可伤害的呢?”在毛泽东的多次说服之下,章士钊才把书拿出来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在研究《逻辑摘要》期间正患重感冒。在阅读之后,毛泽东对这本著作高度评价,并且代拟了“再版说明”。他派人将“再版说明”和信一同送到章士钊的住所,征求章士钊的意见。

毛泽东在信中写道:“尊意以为如何?先生如果不高兴这样办,我的建议作罢。”

章士钊看到信件之后对毛泽东建议十分感激和珍视,将毛泽东的“再版说明”几乎一字不动地收录在了自己的《逻辑指要》再版说明之中。

毛泽东还特地邀请章士钊前往中南海谈这本书,章士钊来到毛泽东的书房之时,看到这本“不合适”的书工工整整的摆放在书桌之上。毛泽东对章士钊说:“行严先生,你的著作我一字不漏从头到尾拜读过了。我看过的逻辑方面的书籍也有不少,但绝大部分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唯有先生大量汲取中国古籍材料,在逻辑学同类书籍之中,可以说是仅此一件,实在难得。”

(章士钊和毛泽东合影)

在学术研究之上,毛泽东和章士钊之间是亦师亦友的。他们多次写信研究学术要义,无论毛泽东的地位如何崇高,他始终视章士钊为尊敬的老师。

1960年开始,章士钊在中国人民大学古汉语教师进修班讲授“柳宗元文选”,并且在课堂讲义的基础之上整理编撰《柳文指要》。这是关于柳宗元文集的专门研究著作,而毛泽东也非常喜欢柳宗元的文章,两人在这方面有不少的共同话题。

毛泽东了解章士钊这本著作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希望章士钊将书稿能够送给他先读,并且主动提出要审稿。

1965年,章士钊完成全书的初稿之后,就送给了毛泽东阅示。毛泽东收到书稿之后,在6月25日给章士钊写了信件,并且送去了桃和杏各5斤。

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纳为盼!投报相反,尚乞谅解。

毛泽东和章士钊之间的感情深厚,在生活上、学术上、事业之上,章士钊和毛泽东是师生,也是挚友。也难怪,在毛泽东的七十寿辰之上,章士钊就像是毛泽东的家人一般,受到了热情的邀请。

章士钊和毛泽东之间惺惺相惜的的故事何止这些,年轻的章含之没有想到,她过去口中的“统战对象”章老先生,一直竭尽全力地帮助着毛泽东。他那样真诚的一个人,也赢得了毛泽东一生的尊重和爱戴。

毛泽东说到做到,从1962年开始“还钱”。

虽然章含之一再对毛泽东解释,父亲一定不愿接受那笔2万元的“还款”。而过了几天,毛泽东还是从自己稿费之中拿出了2000元,让秘书送到了章士钊的家中。

(前为章士钊、后中为章含之)

章士钊十分不安,且不说那些钱他早就已经忘记了,当年拿给毛泽东的时候就没有想要毛泽东还过。更别提这钱并非是章士钊的私产,而是他募集的银元,他怎能一个人接受这笔巨额的“还款”呢?

章士钊让章含之带话给毛泽东,毛泽东微笑着说:“你难道也不懂,我这是用我自己的稿费给行老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是我能用人民币来偿还的呢?”

是啊,像章士钊这样的文化名人,明明可以过得很好,晚年却住在陈旧的小院子里,毛泽东虽然不说,但心中总是挂念着的。

毛泽东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担心,又带着敬佩:“你们那位老人家我知道,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散钱去帮助许多人。他写给我的许多信,多半是替别人解决问题。有的政府解决不了,他自己就掏腰包帮助了。我要是明说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还债。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帐是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之中付的。”

毛泽东当年对章含之说的这些话,她一辈子记在心里。

作为女儿,他对父亲的了解、尊重和关怀,也许还不及毛泽东这位学生。

从此以后,每年年初二,毛泽东必定会让秘书给章士钊送来2000元,一直到1972年,送满2万元,毛泽东还在坚持送。章士钊说什么都不愿再收了,毛泽东却坚持要送下去,还说这是50年的利息。

毛泽东曾经说过:“待朋友,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

(毛泽东和章士钊亲切交谈,1963年)

毛泽东诸多党外好友之中,对章士钊明显是“偏心”的。章士钊要帮的人,他基本上都会支持;章士钊晚年在学术上的研究,毛泽东也在百忙之中关切和协助;他知道章士钊的钱都用来贴补别人了,那么他的稿酬,就用来贴补章士钊……

毛泽东一直在刻意保护着章老先生的“赤子之心”,他说他“散钱管闲事”,心中却是温暖而感恩的。因为他知道,1920年,正是章士钊的“好管闲事”,不计回报的付出和毫不保留的信任,才能让年轻的他度过了一段革命的困境,有了一往无前的信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15:57 , Processed in 0.0088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