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赈灾施粥时,此人让灾民不准拿脸盆来,结果百姓拿的碗比盆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06:07: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赈灾施粥时,此人让灾民不准拿脸盆来,结果百姓拿的碗比盆大                                                         2021-01-26 02:35                    
                          明末书法大家王铎被世人称为“神笔王铎”,吸取百家之长,下笔张弛有度,大气磅礴,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多,日本、东南亚等地也深受欢迎,绘画方面吸取前人经验,以水墨画为主,尤其擅长绘制名山大川,许多作品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王铎身上还曾有过许多趣事,尤其是“王铎舍饭”的故事,崇祯末年天下大乱,不幸赶上灾荒,到处都是蝗虫飞舞,尤其是孟津地区,天灾非常严重,天气反常导致黄河决堤,庄稼颗粒无收,种种灾祸面前,老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吃人的惨剧。
王铎因为仕途不顺返回家中休养,正好赶上了灾荒爆发,看着流离失所的老百姓,王铎不忍心,请求官府开仓放粮,靠做官积攒的关系到处募捐,筹集到善款之后换成粮食运到家乡,为了保证灾民们都能吃上饭,王铎在自家门口开设粥铺接纳灾民。

刚开始王铎的善举迎来了众人赞叹,然而时间一长,知道这里有免费的粥,越来越多的灾民赶来,这些人每天都会吃掉大量粮食,甚至有的人有大盆来装,有的人则等上一整天只有小小的一碗。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王铎授意前来领粥的人只可以用碗,并且一次只能领一碗,灾民们从土窑中发现了一种瓦碗,外观看似像碗,容量却非常大,直到今天当地还经常笑称:“又不是吃王铎家的饭,为什么还要用大碗?”。
王铎为人正派,直来直去的性子让他差点丢了命,喜欢说真话的王铎惹怒了许多人,仕途之路异常坎坷,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让王铎心怀天下,出身穷苦的他可以感受到百姓的痛苦,由于结识了许多东林党人,为人处世更有君子风范。

人到中年的王铎家中突生变故,父母相继去世,天下动乱不堪,这些切身感受让王铎的精神得到了洗礼,“国家不幸,诗家幸。”,王铎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文学创造中去,结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创造出超然脱俗的墨迹。
中年苦难成了王铎人生的分水领,之前做官得罪了不少人,即便被施以杖刑也淡然应对,二十多年时间里,不畏权贵,多次遭到贬谪,前文提到王铎与东林党人来往密切,东林党创世人顾宪成也曾被贬官回乡,无奈之下做了一名教书先生,广泛传播自己为官处事的理念。
许多经历相同的弟子们得到顾宪成教诲,逐渐形成了一股影响极大的政治势力,这些人被称作“东林党”,王铎做官的时候,朝廷被阉党控制,两个派别彼此争斗,势如水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无人幸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派别,因为痛恨阉党专权,王铎加入东林党。
只不过魏忠贤势大,为了打击东林党人,阉党成员特地撰写了一本《东林点将录》,照顾大字不识的魏忠贤,好让他知道哪个人是东林党派,担任的官职又是什么,改编成评书说给魏忠贤,用尽了一切谄媚之心。

王铎中举以后,得到同乡时任兵部尚书乔允升的提拔,两人结为好友,影响了王铎的政治生涯,乔允升本是东林党人,又把王铎介绍进了这个圈子,几个人相见恨晚,立志共同辅佐江山社稷。
1626年,阉党在争斗中取胜,魏忠贤特地命人撰写《三朝要典》,表彰自己的功德,甚至还有了立碑入圣的想法,王铎身为翰林院检讨,撰写书籍自然要他来主持,只不过王铎严词拒绝,联合众人罢工,让魏忠贤碰了一鼻子灰。
此时的王铎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大祸临头了,惹怒了魏忠贤意味着自己的政治前途黯淡无光,随后大明王朝内忧外患,李自成的农民军和辽东后金军队相继崛起,王铎深明大义,自然不会示弱,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注定是一场悲剧。
皇太极领兵来攻,朝廷逐渐分裂成两排,一派坚持抵抗,另一派却想委屈求和,崇祯也想着南迁躲避战火,不过大臣们坚持反对,王铎严词批评求和派苟且偷生,激怒了崇祯,导致贬官。

挨了打的王铎没有放弃,继续说:“言边不可抚,事关宗社,为祸甚大,懔懔数千言。”崇祯再次动怒,重打80大板,消息一出,王家上下都在担忧王铎的生命安全,王铎却毫不在意,坚持上奏皇帝不可求和。
甚至搬出了《中庸》,告诫崇祯:“力言加派,赋外加赋。白骨满野,敲骨吸髓,民不堪命。有司驱民为贼,室家离散,天下大乱,致太平无日。”此话一出,崇祯没有任何回应,想来是对王铎极其失望了吧。
眼见自己的政见无人支持,王铎索性回家,家庭变故让他失去了父母妻儿,1642年,饱经沧桑的王铎写成《赠张抱一草书卷》,书中充满了失意、痛苦,这卷传世之作堪称王铎书法的巅峰。

顺治年间,王铎受清朝册封为尚书,死后被追封为太保,谥号文安,墓地现存于河南偃师市,靠近帝王陵墓风水极好,只不过因为修建进出设施,导致墓地损毁,令人惋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15:31 , Processed in 0.0079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