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大钊原名叫李百灵,后来改成李憨坨,都有什么寓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3:47: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大钊原名叫李百灵,后来改成李憨坨,都有什么寓意?                                                         2021-02-13 11:33                    
                          前几天,历史客栈介绍过毛主席和周总理曾经用过的名字,其实在近代历史上,很多大人物也都用过不少名字,非常有趣。
先来看看我党的重要创始人李大钊,名字就非常有意思。

李大钊是遗腹子,在他出生之前,父亲李任荣就去世了。祖父李如珍只有李任荣这一个儿子,所以特别希望儿媳妇能给他生个孙子,等孙子出生后,李如珍非常高兴,就给孙子起名叫“李百灵”,这个名字一听就很好听,寓意也好。
但是,那个时候有个说法,叫贱名好养活,像石头、狗剩、傻根等等,李如珍也觉得有道理,孩子小时候不能太灵了,于是就给他改名叫“李憨坨”。
等到李憨坨到了入学年龄时,需要一个学名,祖父就给他起名叫“李耆年”,字寿昌,寓意这个孩子能长寿。“耆”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在那个年代,能活到60岁就算是高寿了。
1913年,李耆年东渡日本留学,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一股封建的味道,于是就改名叫“李大钊”。“钊”有勉励、遥远的意思,改名叫李大钊,其寓意不言自明。
当然,这个“钊”字不是很常见,很多人不认识,也闹过一些笑话,比如有一次,李大钊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反动派看着“李大钊”的名字,说:“这个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叫什么不好,叫李大剑!”
另外,李大钊还曾经用过一个名字,叫“李龟年”,很多人以为是他仰慕唐朝音乐家李龟年,其实就是从“李耆年”引申出来的。
但可惜的是,当年祖父的美好祝愿没能成为现实,李大钊因宣传进步思想,于1927年4月28日被军阀杀害,年仅38岁。
我党早期另一位重要领导人蔡和森,名字也很有意思。

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是一位奇女子,生下儿子后,就给他起名叫蔡润寰,号泽膺,一看就志向远大,不同凡响。
长大后,蔡和森还有一个名字,叫蔡和仙,但他不喜欢这个名字,去法国留学时,就改成了蔡和森。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了。
在蔡和森看来,“仙”字有封建残余的味道,这与他的革命理想背道而驰,而“森”字有“大众”的意思,“和森”就是与大众一起共建美好社会。
另外,很少有人知道,蔡和森其实本来是姓“蔡林”,是个复姓。
最早的时候,蔡和森的家族本来是姓林,他的九世祖林清生后来过继给了姻亲蔡家,林家就和蔡家商定,后人以后就姓“蔡林”。
蔡和森在法国留学时,为了保密,给国内通信用的就是“蔡林彬”。
但可惜的是,蔡和森也跟李大钊一样英年早逝,于1931年8月4日被反动派杀害,年仅36岁。
另外,蔡和森的妻子向警予,也有过好几个名字,也都很有意思。

向警予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父亲向瑞龄是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可以说向警予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向警予是向瑞龄的第九个孩子,所以她的小名就叫“九儿”,跟《红高粱》里的“九儿”同名。
到了八岁时,向警予要去新式学堂上名,需要一个学名,她的大哥向仙良就给她起名叫“向俊贤”。“俊”是才智超群、容貌美丽,“贤”则是有道德、有才能,所以这个名字还是非常好的。
向俊贤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1914年,她想报考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时学校女生很少,也被人轻视,于是,向俊贤就改名叫“向胜男”,要为女学生们争口气。
这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向胜男考了第四名,按说也算不错了,但向胜男对这个名次很不满意,说自己的才华怎么可能只考第四名?
后来她才知道,当时的前三名分别是毛主席、蔡和森、萧子升,都是名动三湘的大才子。

后来,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朱剑凡被撤职,向胜男非常不满,就和几个女同学转学到了著名的周南女校,改名为“向警予”,以“警示”自己永远保持清醒。
向警予在周南女校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绰号,叫“向圣人”,这可不是个一般的绰号,因为向警予经常在学校刊物上发表进步文章,让人振聋发聩,再加上她为人坦荡正直,所以就被大家尊称为“向圣人”。
参加革命后,向警予还给自己起过一个笔名,叫“向振宇”,经常以这个笔名发表文章,文笔老练,观点犀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牌革命家。
最后,咱再来看看蒋介石的名字,也很有说头儿。

“蒋介石”这个名字,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但也有不少人都有误会,认为“介石”就是他的名,其实不是的。
有不少人以为,蒋介石字中正,还想当然地解释说,字“中正”是名“介石”的引申,国界之石嘛,就得“中正”。
其实,恰恰相反,“中正”才是他的名字,“介石”只是他的字。
而且,蒋介石一开始也不是这个名字,在蒋家的族谱上,他的名叫“蒋周泰”,是老蒋家的“周”字辈。

到了上学时,要起个学名,家里人就给他起名叫“蒋志清”,后来他在保定军校、日本振武学堂学习时,用的名字都是蒋志清。
就是在日本留学期间,蒋志清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介石”,出自《易经》:“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回国后,蒋志清参加了辛亥革命,就把名改成了“中正”,字“介石”,就是出自《易经》中的那句话,寓意站在石缝中不可动摇,警示自己不要迷失革命意志。
按理说,我们应该叫他的名“蒋中正”,而不是叫他的字“蒋介石”,至于为什么会反过来,欢迎大家讨论。
(参考资料:《说文解字》《羊城晚报》《长沙晚报》《齐鲁晚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07:40 , Processed in 0.0079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