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十大高手的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去了哪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17:51: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晚清十大高手的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失败后去了哪里?                                                         

2021-02-13 14:04                    
               1900年,在谭嗣同英勇就义两年后,“大刀王五”也死了,那一年他56岁。  

“大刀王五”死于八国联军中的德军之手,死后头颅被悬挂在城门之上示众,后来还是“津门大侠”霍元甲冒着危险取回他的头颅。

“大刀王五”的大刀

“大刀王五”代表的是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时的草莽英雄,他们不像“戊戌六君子”那样,活得意气风发、死的轰轰烈烈,但“大刀王五”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这才是广大的中国群众的形象。

“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抓入大牢后,写下了著名的《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其中的“两昆仑”,一个是指康有为,另一个就是“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与谭嗣同之间,亦师亦友。

谭嗣同

谭嗣同是知识分子、是改革派的官僚,“大刀王五”是武林人士,两人本来素不相识。但“大刀王五”一生正气、关心国事,对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行为非常愤慨,因此对谭嗣同等改革派非常欣赏和支持。

谭嗣同和“大刀王五”结缘,是通过“大刀王五”的兄弟“通臂猿”胡七介绍认识的,谭嗣同向“大刀王五”习武强身。

时间久了,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戊戌六君子

由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阻挠,“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也于1898年9月28日被斩首示众。

在行刑前,“大刀王五”得到消息,想组织绿林中的一众英雄好汉去劫法场救谭嗣同等人,但未能如愿。

谭嗣同被斩首后,“大刀王五”奔赴刑场,冒着危险把谭嗣同的尸体收尸装殓,、“大刀王五面对谭嗣同的尸体,暗暗发誓:

  “今日不能救你回去,我一定让你全尸返故里。”

“大刀王五”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在自己的居所为谭嗣同秘密设置灵堂,祭奠七日,还为谭嗣同购置了棺木,亲自护送着谭嗣同的尸体回到老家湖南浏阳安葬。

回到北京后,“大刀王五”时刻想为谭嗣同报仇,一开始想刺杀清廷中的荣禄等人,无奈戒备森严,计划没有成功。

“大刀王五”奋勇杀敌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激起草莽英雄的民愤,“大刀王五”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带领自己镖局的镖师参加了义和团,一起反抗“八国联军”,还参加了著名的攻打“西郊民巷”外国使馆以及教堂的战斗,杀死了不少外国人,鼓舞了国人的信心和志气。

“八国联军”对“大刀王五”恨之入骨,三番五次想抓住他,但一直没有得逞,于是他们要求清政府交出“大刀王五”,否则就要对清政府进行发动更大的战争。

欺软怕硬的腐败清政府为了讨好西方列强,就派人去镖局里抓“大刀王五”。

得到消息后,义和团的首领劝“大刀王五”先躲一躲,其他人也都劝他暂时避避风头,但“大刀王五”说:

  “大丈夫宁可站着死,绝不苟且偷生”。

1900年,清政府官兵在源顺镖局将大刀王五抓捕,并交给德国人。

“大刀王五”在受到德国人的严刑酷打,忠贞不屈,最终被德国人枪杀,并把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示众。

“津门大侠”霍元甲

清末著名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津门大侠”霍元甲得知后,二人商量一定要让“大刀王五”入殓,于是霍元甲趁着一天晚上,冒险登上城墙,取下“大刀王五”的头颅,送给他的家人,按照回族风俗安葬。

“大刀王五”作为草莽英雄,一直没有也注定不可能在历史上,如同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一样千古留名,但是他所代表的普通民众,不正是你、我这些普通人吗;普通人虽然不能改变历史,但同样参与了历史,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草莽英雄“大刀王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9:19 , Processed in 0.0074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