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伯承粟裕尚在,为何是许世友挂帅对越作战?因其背后还有徐向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6 23:12: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伯承粟裕尚在,为何是许世友挂帅对越作战?因其背后还有徐向前                                                         2021-03-16 19:34                    

刘伯承粟裕尚在,为何是许世友挂帅对越作战?因其背后还有徐向前

对越自卫反击战发生在1979年春。
在这个时间点,许多开国元帅仍健在,为什么挂帅的是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上将呢?
这是一个许多网友都喜欢探讨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热度,与“抗美援朝为什么由彭德怀挂帅”相当。
“抗美援朝为什么由彭德怀挂帅”?老覃此前在《要不要出兵抗美援朝,彭德怀一锤定音,其挂帅入朝,气吞万里如虎》作过详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周年,除了彭德怀元帅是合适的挂帅人选,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也都是可以统兵百万的帅才——彭、林、刘、徐、粟可是人们公认的毛主席麾下“五虎将”。但是,由于林、刘、徐、粟四人当时身体都不好,帅印就当仁不让地交由彭德怀执掌了。
那么,在将29年之后,也就是1979年,彭、林虽然不在了,而刘、徐、粟三人尚在,为什么对越自卫反击的帅印没有交由他们三人中的某一人来执掌呢?

老覃在另一篇题为《彭德怀其实是挂帅抗美援朝的第三候选人,你知道第四候选人是谁吗》的文章里也说了,开国十大元帅中,朱德元帅出生于1886年,是最早出生的;其次是刘伯承元帅,他出生于1892年,之后是贺龙元帅、叶剑英元帅、彭德怀元帅、聂荣臻元帅……
所以,在1979年,刘伯承元帅已经是年届九旬的耄耋老者了。让他挂帅,良心上过得去吗?
并且,让越军知道,他们会不会说我泱泱大中华没有良将可用、只会依靠老帅出马?
当然,您可以说姜子牙八十岁伐纣、佘太君百岁征西,咱们的刘伯承元帅,也可以来一个87岁挂帅。
但是,刘伯承元帅早年在战丰都时,右眼被流弹打中,做了眼球摘除手术,左眼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连,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了。
十大元帅中年纪最小的是林彪,而粟裕和林彪是同年出生,出生于1907年。1979年这年,粟裕72岁,比许世友上将还年轻两岁,那么,让他挂帅不好吗?
事实是:粟裕大将的情况也不太好。
抗美援朝那会儿,粟裕就因为体内的弹片还没能完全取出,经常头痛欲裂,痛得下不了床,所以没能挂帅东征。虽说后来经过精心医治和调理,病痛有所减轻,但毕竟是治标不治本。而随着年岁增加,他后来又做了部分脾胃切割手术,还突发过一次脑溢血,身体情况堪忧。
那么,还是重点说说徐向前元帅吧。
老覃在更早写的文章《十大战役他指挥了四个,是最会打仗的开国元帅,平生却有一大憾事》里详细分析比较过,十大元帅中,最会打仗的人不是彭德怀,也不是林彪,更不是刘伯承,而是徐向前。

解放军55年以前十大经典战役之中,徐向前一人指挥了其中的四个:苏家埠战斗、反六路围攻、晋中战役、太原战役。
徐向前在军事上本应有更高的成就的,可惜,他一生征战积累下的伤病太多,极大地限制了他的发挥。
比如说,解放战争初期,陈毅元帅在泗县战斗中失利,山东野战军一度陷入被动局面。毛主席担心敌人在控制陇海线之后会切断山东和华中的联系,果断走马换将,派徐向前往山东负责鲁南前线指挥总责,由陈毅负责淮海前线并统筹鲁南、苏中、胶济各前线。
但徐向前因伤病未能成行,最终,陈毅和粟裕联手取得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个个光辉而伟大的胜利。
可以说,徐向前因为伤病,错失了建此不世奇功之绝好良机。
当然了,毛主席对徐向前的重视也没有未减少半分。
我们都知道,总参谋长一职是国家和军队极为重要的岗位。而建国后,毛主席就把我军首任总参谋长这一要职任命给了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徐向前。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毛主席在任命徐向前为总长时,又任命了时为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为第一副总长。
于是,就出现了军区司令员当副总长,军区副司令员当总长的有趣现象。
不难看出,毛主席对徐向前元帅的才能是极其欣赏的。
抗美援朝前夕,徐向前在山东青岛养病,当他感到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被迫卷入战争,就让夫人黄杰适当给自己增加饭量,而且,他也增加了自己每天的运动量,除了散步,还要打太极拳。
夫人黄杰有些奇怪。
他说:“要打仗了,总参谋长的身体得赶快好起来啊。”
9月初,他有些等不及了,带着全家回到了北京。
可惜的是,他的身体还是不争气,每到总参谋部就难以支持。
毛主席动情地说:“向前同志,身体要紧,你还是安心养病吧。”
徐向前的病养了好几年,到了1958年才正式复出。

在1978年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徐向前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因此成为了建国后唯一一个当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第一副主席这三个最高军职的人。
决策发起惩越作战的时间是1978年12月7日。
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略展开命令,时为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被任命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
到了1979年1月1日,中央军委又调曾入越南北方考察过军事形势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
任命两名上将统兵对外作战,是因为他们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徐向前元帅!
许世友上将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他提出的作战方针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稳扎稳打,各个歼灭。
但军委的战略意图是:

时为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战略委员会主任的徐向前牵头制定了“大纵深穿插,先围而后歼,速战速决”的战术。
战争正式打响后,78岁的徐向前仿佛年轻了20岁,他每天都要到位于北京西山的统帅部指挥作战室参与拟定作战方案,密切关注战事的发展。

不用说,在这位最会打仗的开国元帅的指挥下,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大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04:48 , Processed in 0.0083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