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38年后重上井冈山,留宿7日整,却为何始终不肯参观旧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6:5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38年后重上井冈山,留宿7日整,却为何始终不肯参观旧居                                                         2021-04-02 09:04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回到阔别已久的井冈山。一周后,毛泽东离开井冈山宾馆之前,让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去结账。

吴连登拿着毛泽东给的钱和粮票走到了宾馆的会计室,让会计结算伙食费,会计十分为难。

当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吃着红米饭、南瓜汤,穿着百家衣,住着破草房,为中国的穷苦老百姓打天下。毛泽东对井冈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井冈山的老百姓也当毛泽东是亲人,哪有亲人“回乡”收伙食费的说法呢?

图|交粮票收据

吴连登理解井冈山群众们的心情,他耐心和会计解释着:无论是首长也好,普通的公职人员也罢,外出都有严格的开支规定,这是对党员的纪律,即便是毛主席也是要遵守的。

毛泽东最反对的就是搞特殊化,他曾经因为身边一位工作人员无偿收取了一些地方送来的东西,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虽然这位同志已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毛泽东还是决定将他调离了中南海。为此事,毛泽东还从自己的稿费之中拿出了近2万元,派人到各地一一退款赔偿,并且严肃道歉,以挽回造成的不良影响。

会计听了吴连登的话,含着热泪点了点头,开出了两张发票,收下了毛泽东的伙食费。

现在这两张发票还被妥善保存着,一张上面写着:首长伙食费,7天,每天2.5元,合计17.50元;另一张写着:首长交粮票23斤。

毛泽东这次故地重游,和38年前率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确实不同了,当年被逼无奈,衣衫褴褛的工农革命军在饥寒交迫之下来到这里。而今日,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国家领袖,从容不迫,意气风发,重新站在此处,思绪万千。

图|国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全国的共产党员从原来的6万人减少到了1万人左右,各地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革命前途渺茫。另一方面,党内“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毛泽东疲于应对,甚至被高层孤立,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潜心静气整理和研究这些年来的中国农村调查报告,萌发了“上山下湖”的想法,想要将重点从敌人势力密集的的城市地区,转移到广大的农村、山区。

“八七”会议之后,瞿秋白建议毛泽东留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毛泽东谢绝了,他说:“我要到山上去交绿林朋友。”于是,这片在中国地理和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山脉,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写进了中国近代史之中。

井冈山,原名为井江山,因为客家话“江”和“岗”的读音非常相似,1928年11月,在毛泽东向党中央起草的报告之中,正式写下了“井冈山”这一名称,让这片红色土地真正家喻户晓。

创建革命根据地之后,红军不仅仅没有伤害穷苦老百姓分毫,而且帮助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热热闹闹地展开,当地有志青年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军。

当年的井冈山是火热的,也是险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多次围剿井冈山,在经济上对井冈山进行了严密而残酷的封锁,严禁粮食、棉衣、药物送进来,想要将这里的军民饿死、冻死、病死。

可他们没有想到,井冈山丰富的自然物产和热心重义的老百姓,让战士们活了下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图|吉安市井冈山市龙市镇龙江书院,毛泽东朱德会见旧址

毛泽东如此称赞此处:“这里地势优越,既有民众拥护,地形又极其险要,不但在边界此时是最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就是在湘赣三省暴动发展的将来,亦将仍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

井冈山地处江西吉安境内,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这里的老百姓重道德、重义气、有气节,性格刚强,秉性淳朴。

井冈山盛产粮食、茶油和竹子,中草药品种繁多,野山蔬果四季不间断,战士们和乡亲们挖野菜、寻草药,用竹制品代替医疗器械,盐没办法运进来,就发动大家熬硝盐,武器不足,就用简陋的工具制造鸟枪、土地雷、土手榴弹等等……

即便四面都是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势力,不服输的战士们和乡亲们坚持了武装割据,将这片战略基地越建越强,强大到足以和南京国民政府相抗衡。从一无所有到井井有条,这段和乡亲们一往无前、同甘共苦的日子,毛泽东永远铭记在心间。

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没有出现在其他国家的革命史之中,也不曾在马列主义的书本上出现过,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开辟的伟大道路,正如彭德怀诗中赞叹:“唯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早就想要重上井冈山,但新中国百废待新,日理万机的他几乎没有休息,更不要说出远门了。

图|毛泽东和朱德

1965年,已经离开井冈山30多年的毛泽东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

这年春夏之交,气候宜人,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越南主席胡志明,他对胡志明说:“我要带上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圆此一梦。”

毛泽东这次上井冈山想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每一层的考虑都比较深远。这是毛泽东晚年最为振奋的事情之一,他其实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再去一趟延安,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5月21日下午,毛泽东乘坐火车来到了湖南株洲,改乘汽车前往井冈山。这一路上轻车简从,只在茶陵县委办公室低调地居住一晚,临行前和茶陵的干部们匆匆见了一面,茶陵县的群众们甚至还不知道。

在茶陵,毛泽东不禁回忆,当年秋收起义的队伍路过茶陵时是多么狼狈啊,一直在被敌人追赶着,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吃住都是问题。

22日清晨,毛泽东立刻动身前往井冈山。在路过茅坪的八角楼附近之时,毛泽东很想下车去看一看当年生活和办公的地方。在这栋简陋的小民房,毛泽东曾经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一文。

就在此时,八角楼对面有几十号人拿着铲子和锤子向他们走过来,汪东兴考虑到安全和保密问题,让司机赶紧离开。

图|八角楼内景

毛泽东坐在车中远远看着八角楼,车渐渐开远了,他老人家转过头去,想要多看看它。后来汪东兴才知道,这些拿着铲子和锤子的是附近修公路的工人,为了保护毛泽东的安全,他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只是毛泽东心中依旧留下了一个遗憾,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一周,居住的是茨坪宾馆(今日井冈山宾馆),茨坪在毛泽东心中,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地名。

当年毛泽东刚刚来到茨坪,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后来,渐渐发展成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湘赣边界特委和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都曾经设立在这里。

图|毛泽东在八角楼油灯下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车队到达茨坪宾馆之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光,喇叭里在播送着当年中央苏区的民歌《十送红军》。毛泽东在车里看着窗外,高兴地说着:“井冈山有电灯啦!”

很快,车队驶进了新建成的茨坪宾馆之中,毛泽东心情愉悦,对身边的人说:“和当年大不一样了!当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着两条腿拼命走,1000多里路走了半个多月,现在啊,坐汽车两天就到了井冈山啦!”

宾馆用的都是席梦思弹簧床,毛泽东走进房间看到这种高级的床垫让人搬了出去,工作人员为他老人家换上了他日常睡的木板床。

毛泽东向来对吃不怎么讲究,除了辣椒一定要有,其他的都是入乡随俗。在永新,毛泽东因为吃到了当年在这里打游击吃过的菜而非常高兴,他对当地县委领导们说:“味道不错啊,比当年吃得更香,而且可以从从容容地吃。”

刚到井冈山的那天晚餐,宾馆的工作人员们摆上了茅台酒、香烟、苹果和丰盛的菜肴,汪东兴发现之后马上找到了宾馆的管理人员,让他赶紧撤下去,一定要按照每天2.5元的伙食标准来为毛泽东准备饭菜。

井冈山人花了不少心思破例准备的第一餐,最终还是换上了最普通的四菜一汤,他们也深深记住了毛泽东的清正简朴。

上山后的第二天中午,毛泽东询问服务员现在井冈山还种不种红米,得到服务员肯定的答案之后,毛泽东很高兴,让宾馆以后每天给他安排一顿红米饭,也算是对当年艰苦生活的回忆和纪念。

图|1965年,毛泽东在井冈山

担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特地派他的厨师从南昌赶到井冈山,就是为了让毛泽东尝一尝江西地道的弋阳名菜——弋阳鸡,这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吃到的最好的一道菜了,而毛泽东也只是尝了两口。

一天,井冈山光荣敬老院里面的几位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战士,在鱼塘里面捞了一条大草鱼,他们将鱼送到了宾馆,按照当地的口味做了一道菜给毛泽东吃。毛泽东见了这菜十分高兴,一餐没有吃完,还嘱咐服务员下餐再端上来吃。

宾馆的工作人员给毛泽东送来了苹果,毛泽东摇摇头:“这东西我喜欢吃,可我的牙齿受不了,我没有这个福气咯!”这句话毛泽东说来轻松,而身边的工作人员听了却很心酸。馆长将苹果拿出房间,切成了小块,用牙签插着再送了过来。贴身卫士对馆长小声说:“下次将苹果捣成糊状,是这样主席不用牙齿嚼了,就可以咽到肚子里去了。”

馆长点点头,又难受地叹了一口气。

毛泽东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次来井冈山只是想要回来看看,不要告诉地方上的同志,不希望兴师动众。毛泽东还交代汪东兴一定要办好三件事,一是向中央报告他们已经安全到达井冈山,让中央放心;二是组织参观人员一同去参观革命遗址,以教育青年同志们莫忘历史;三是去博物馆看一下,回来向毛泽东汇报陈列的情况。

说是来井冈山休息的,毛泽东却没有一天是真正休息过的,这一个星期,他的工作安排非常紧张。

他每天阅读报刊,还要处理大量的来信,批阅文件,经常要忙到第二天的凌晨。即便是散步的时候,毛泽东还在听取着随行参观人员的汇报,解答他们的问题。毛泽东在这些日子里改变了他夜间工作、上午休息的习惯,他不想错过井冈山清晨的美景,每天吃完早饭之后一定要去散散步,看一看苍翠的山林。

图|毛泽东,1965年

毛泽东带了两箱书,为了放置书籍,工作人员撤掉了房间里面的九斗桌,按照毛泽东的习惯,将窗帘换成了黑色的,小小的宾馆房间里堆满了书籍,就连卫生间里面都是书。毛泽东让理发师为他削了十几只铅笔,分别放在毛泽东的办公桌、茶几、床头柜和卫生间里,毛泽东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手拿到。

工作空闲的时候,毛泽东就拄着他的竹拐杖,攀登宾馆后面的小山。毛泽东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平生只有两个喜好——游泳和登山。

在延安的时候,警卫员为了方便他登山,就近找了棵柳树,砍了一根柳树棍子给毛泽东用,这根柳木拐杖毛泽东从陕北一直带到了西柏坡。1953年,毛泽东在杭州爬山,警卫员为他砍了一根竹拐杖,没想到一用就是12年。在长沙之时,胡志明带来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想要换毛泽的这根旧竹拐杖。毛泽东连连摇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比较好。”

这根已经被毛泽东磨到发亮的竹拐杖,陪着他登上一座又一座山,站在这座小山坡上往下看,毛泽东举起他这根“老伙计”,意味深长地说:“这东西是个好武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走路,坏人来了也可以用它来自卫,打击敌人。”

登到山顶,毛泽东还想往前面走,工作人员忙说:“主席,那边没有路了,不能走了。”

毛泽东听罢哈哈大笑:“路就是人走出来的,我就不信前面不能开一条路出来。过去我们花费了28年才搬走了头上的三座大山,现在我们要解决脚下的问题,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也要闯出新路子来嘛!”

说着,他挥起了竹拐杖,拨开前面的荆棘,继续朝前面走去。

这位72岁的老者,和曾经一样执着勇敢、一往无前,他便是这样,在人生的最低谷找到了那条无人走过,无人敢去验证的“井冈山之路”。

毛泽东实现了“回到井冈山”的愿望,他高兴极了。想到过去,看到现在,期盼将来,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两篇诗作。

图|《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在这里,毛泽东每天的心情都格外好,和身边的同志们谈起当年在井冈山上的斗争,有时候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毛泽东也问起当地的建设和人民生活问题,倾听当地干部的介绍和想法。

5月29日,毛泽东打算离开井冈山了,他想着,还要和一些同志们见个面。

他忘不了当年的激情豪迈,更忘不了沉睡在这片青山绿水下的烈士们。卢德铭、何挺颖、王尔琢、张子清……这些名字毛泽东还清晰地记着,即便30多年过去,他们年轻的面孔,在毛泽东的脑海之中还是鲜活的。

提到袁文才和王佐之时,毛泽东连吸了几口烟:“这两位同志,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功臣,我在闽西听到他们被错杀之后,泣天惊愕,几天饮食无味。这次,我准备去见一见袁文才的妻子,同她合影留念,还请他儿子来北京观光,孙子保送大学。”

图|井冈山“井冈红旗”雕塑

那时候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除了少数的几位干部和宾馆工作人员,井冈山的乡亲们都不知道毛主席已经在这里住了一周了。

那天下午,井冈山的广播站反复播送着一则通知,要求全山的革命同志在下午4点钟前往茨坪宾馆门前开会。

不久之后,老赤卫队队员、暴动队队员、烈士遗孀们都来了,井冈山管理局党委书记用方言兴奋地告诉大家:毛主席来咱们井冈山了,来看望大家了。一瞬间,人们爆发出了了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一会儿,毛泽东从宾馆大门之中走出来,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人们都愣住了,都激动地忘了说话。

毛泽东缓缓走着,握住他们粗糙而滚烫的双手,是这些人啊,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难能可贵的支持。

毛泽东和井冈山的同志们、烈士遗孀们一起合影。袁文才的发妻谢梅香坐在第一排,毛泽东认了出来,对她亲切地说:“袁嫂子!早就要来看你们了。革命,难为你们啦!”

谢梅香没想到毛泽东还像38年前那样喊她,她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许久才回答:“毛委员……毛主席!谢谢您来看我们,谢谢!”

合影后不久,井冈山的群众们一家传一家,已经都知道了毛主席到来的消息,他们有的跑到宾馆前来,不停揉着眼睛,像是根本不敢相信一样。

图|毛主席和井冈山人民在一起

汪东兴向工作人员传达了毛泽东即将离开井冈山的部署,工作人员马上问:“主席还未参观博物馆和旧居旧址,怎么就下山了呢?”

汪东兴向他们解释,毛泽东这次上山的目的并非是想要看这些宣扬他丰功伟绩的场所,而是想要看一看井冈山的人民,查看井冈山上的变化。

第二天一早,毛泽东离开井冈山,晴空万里,中层以上的干部们都集中在宾馆门前,2000多名群众在茨坪的公路旁等候着。乡亲们沸腾了起来,高喊着:“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走得很慢,走走停停,他向群众们挥手打招呼,几次回头看着身后的老乡们。

汽车转弯了,走远了,井冈山人还站在原地,许久许久都不肯离去。

图|毛泽东井冈山故居

38年前,秋收起义的失利和广州起义的失败,艰难困苦的环境,让人们根本看不到革命的光明前景,大家悲观、丧气,甚至有人喊出充满负面情绪的口号:“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而那时的毛泽东无惧任何险阻,站在宁冈县的堤坝上,说出这样的豪言壮志:“去年秋天,我们上井冈山不到一千人,而今又是怎么样呢?湘赣边界这样的好地方,又有广大民众的拥护,边界的红旗子无论如何倒不了!”

有人问他:“毛委员,照这样下去,你说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毛泽东略略沉思,他望向连绵不断的群山,肯定道:“20年后,革命一定能够成功。”

毛泽东在坝上的这句话,被在场的同志们传播了出去,“20年后”就像是烙印一样,打在大家的心中。

这句预言,后来成真了。是这片土地,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给了毛泽东说这句话的信心和底气。

图|井冈山会师(油画)

38年后,他再回来,鬓间已有白发,爬山需得带上拐杖了,吃苹果也要打成糊,而那颗和乡亲们在一起的心,那种深入血液之中的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依旧没有改变。

扭转乾坤,置于死地而后生,谁能走旁人不敢走的路,谁能笑到最后,谁不忘本,谁是真英雄?那人却说:“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7 03:42 , Processed in 0.0082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