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改公文的故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5 07:03: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习|毛泽东改公文的故事                2021-04-01 16:26                    


     毛泽东亲自改公文的故事颇多,下面仅举其革命战争年代早期一例子。毛泽东主席不但是伟大的领袖,其文笔也非常的了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早期,就显示出了他驾驭文字的功力。

亲自修改陈正人起草的遂川《施政大纲》便是一个广为知晓的经典例子。1928年1月23日在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前夕,毛泽东对县委书记陈正人和县委的同志说:建立苏维埃政权,是遂川人民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一件大事。
有些群众对我们的政府还不太晓得,县苏维埃成立后的第一大事就是宣传我们的政治主张,让老百姓了解我们的政府是干什么的,为谁办事。要吸取茶陵建立的“人民委员会”那个“换汤不换药”的新政府的教训,一定要搞出一个体现人民利益的《施政大纲》。
于是,毛泽东就指示陈正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一个《遂川工农兵政府施政大纲》。陈正人就连夜写好了《施政大纲》初稿,总共30多条涉及方方面面。马上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阅后认为:内容可以了,但有些条文不够通俗,公布出来是让群众看的,应该用群众的语言。毛泽东拿起笔来,从头看起,一条一条地认真修改。

1、初稿中原来的“废除债务”改成了“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
2、把“废除聘金聘礼,反对买卖婚姻”,改成了“讨老婆不要钱”;
3、把“反对虐待儿童”,改成了“反对大人打小孩”;……《施政大纲》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大法。

经过修改后的《施政大纲》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一看就懂,且好记,能完全明白。在毛主席的很多文章中都很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来表情达意,往往将一些不好懂的政治概念形象化,通俗化,群众化。
用当今的热词来讲,就是很“接地气”!所以,对我们今天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来讲,有非常启发的意义,学公文写作,确实要多看看毛主席的文章,多读<<毛泽东选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4 02:36 , Processed in 0.0076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