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山亦是山,听雨亦不是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04:55: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是山亦是山,听雨亦不是雨                                                         2021-05-02 13:14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很喜欢一首词,既没有东坡的万丈豪情亦无李后主的愁肠百转,词不甚长,词义也甚浅,可我从童年读到现在,来回辗转十余载。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香罗幕。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当初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我尚还年幼,只是觉得这首词的词义尚显浅薄,既没有苏东坡和辛弃疾的那种大雨磅礴山河犹在一人独破万千铁骑的气势,又没有李清照和后主辗转哀愁的绵延千转百味回肠。这就有点儿像曹操嘴里那根鸡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放在角落里等待岁月终有一日的降临。

有时候翻阅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指甲的岁月犹如恒河里的洗沙般簌簌流过,窗外的雨声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推开门,山的那边到底是醉里挑灯看剑战鼓狼烟还是江面上平静的东风亦或只是一座山?一场雨滴答了几个时辰,带给蒋捷的却是饱经心酸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额角的鬓发历经风霜,听雨的人和写诗的人缱绻世间二十余载,心里的东西早已是物是人非,辗转千里。

印度尼西亚有座奇迹般的佛坛建筑叫作婆罗浮屠,古代的匠人们会花费八十五年的时间去用粗糙的双手去构建它,第一代垒砌基石的匠人们甚至看不到的它竣工的那一刻,仍然有许多的匠人去构建它,在每块石头上雕琢磨光然后堆积成莲花般的模样,诚然这其中或许有国王的命令,但在那个佛教盛行的年代这也是他们的修行和向往。他们用他们粗糙的双手日复一日的雕琢,他们的手掌疼痛,心也疼痛,太阳终于落山了,蓦然回首,金红色的夕阳在浩浩荡荡的唱经声中唱经声中破开阴云,犹如海潮。那一刻,他们得见莲花,得到一生前所未有的圆满。往日的疼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们见到的婆罗浮屠是圆满后的婆罗浮屠也是第一块垒砌时的婆罗浮屠婆,一切的一切都在浩荡的梵音声中得见莲花得到圆满。著名幻想作家江南曾经说过,《龙族》就是我的婆罗佛屠,我会用我有限的时光去一层一层地垒我的婆罗浮屠,现在我的手掌和内心都疼痛,但我终将会得见莲花获得圆满。”

我不知道江南在第一笔写下《龙族》二字的时候的心境如何,正如印度尼西亚的匠人们堆砌下第一块石头是否会想到最后自己竟然会构建出佛教上的明珠。但是我明白,最后的最后无论是是江南还是那些印度尼西亚的匠人们他们花了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去做一个梦,却耗尽了余生的泪水去用双手铸造出一座天国里的婆罗浮屠。但是他们终将获得圆满,得见莲花。
其实人生就是这种捣鬼的东西,当你站在上海外滩18号最高的吧台上立志要捭阖纵横功成名就衣冠楚楚,汲汲于名利,名利却远在天边,当你想把名利换了低吟浅唱大明宫前却传你作诗拜为上卿。垂垂老矣华盖满京城了等到大明宫传你诗作你却蓦然回首发现她站在海棠树下遥望着你既不羡慕也不祝福。
这里从来都没有时间的尽头,只不过等到岁月流尽,我却见山是山,听雨亦不是雨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5:19 , Processed in 0.0081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