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昌硕别号“大聋”,竟是这么来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21:0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岚影 于 2021-4-11 21:05 编辑

吴昌硕别号“大聋”,竟是这么来的          2021-04-11 06:21                                              

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字昌硕,别号老缶、大聋、石尊者等。其中,“大聋”这一别号引起不少人的疑惑。

为什么叫大聋呢?这还要从他的从军经历讲起。

什么,吴昌硕不是书画家、金石家么,还当过兵?

没错,他确实进过部队,《吴昌硕年谱》中写到:“1894年甲午51岁在北京以诗及印谱赠翁同龢。中日战争爆发,参佐吴大澂戎幕,北上抗日。”

史料记载,吴昌硕参加了甲午战争,而且甲午战争给他带来了终身之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淮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溃不成军,朝野舆论哗然,建议应启用湘系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以代淮军,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澂奏请从军。

吴大澂督师北上御敌,“奏调先生(吴昌硕)赞画军事”。其时吴昌硕51岁,他不顾亲友劝阻,毅然答应吴大澂之邀,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

吴大澂(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其实吴昌硕与吴大澂只是诗文雅交,1890年吴昌硕得识吴大澂,吴昌硕在吴大澂寓中有幸遍览了大量古代文物、碑帖及历代名家手迹,眼界大开,获益非浅;而吴大澂又极为欣赏吴昌硕的孜孜求索的好学精神,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吴昌硕并无战争经验,也未表现出过军事才能,所谓“赞画军事”不过只是虚托之词,吴昌硕此举主要还是爱国情绪和报答知己。

然而,战争的发展很快使吴昌硕的美梦化为泡影。

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100余营,6万余众,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澂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却不能指挥全军。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之徒,不熟悉近代化战争。加之吴大澂过高估计自己,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布署。

吴大澂

正当吴大澂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接连进犯牛庄,攻占营口,攻陷田庄台。吴大澂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幸被王同愈等人力劝夺剑,方才阻止。后被清廷撤去帮办军务,1898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那么,甲午战争中吴昌硕在哪呢?

从青年时自号“剑侯”可以看出,吴昌硕是一个热血沸腾、勇于担当之人。甲午从军后,吴昌硕从未直面杀敌,只是用笔写些对敌劝降的露布,草拟吴大澂的战报文稿。

虽没有亲身上战场杀敌,但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导致吴昌硕的耳朵不幸被炮声震聋,其后遂有“大聋”之号。

印文: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

战场上的动乱并没有使吴昌硕忘记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写诗、作画、临帖、治印一日不停,其在旅途中所刻的“俊卿大利”一印,表达了对胜利的期望。

从吴昌硕从军时所创作的书画篆刻及诗文来看,他立马古榆关时,正是甲午年的九月,而正在此时,吴昌硕的家中却来了急函,告知继母杨氏病重。百事孝为先,吴昌硕只得向吴大澂告假。体恤下情的吴大帅马上准假,并拨了一匹快马给吴昌硕,吴昌硕就此离开了军营。

清 吴昌硕刻“澹堪居士”石章 2.7×2.7厘米 通高6.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最终甲午战败,吴大澂被革职,吴昌硕由于参加时间短,又仅仅是个参佐戎幕之人,虽没有受到追究,但这次挫折,对其仕途理想、济世之梦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幸运的是,吴昌硕这次从戎虽然时间很短,但北国江山的奇丽景色,风云激荡的战事氛围,开阔了他的胸襟,激励着他的豪气,对其浑厚雄健画风的形成大有裨益。他在旅途中的写生作品《乱石松树图》,老笔纷披,乱头粗服,极尽苍莽之致。

清·吴昌硕 松石图 纸本,177.5×93.5厘米

对这段从戎岁月,吴昌硕终生难忘,他曾让好友任伯年作《山海关从军图》纪念。战后多年,吴昌硕对甲午之痛耿耿于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写了一首题画诗,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石头奇似虎当关,破树孤云绝壑攀。

昨夜梦中驰铁马,竟凭画手夺天山!

全诗壮怀激烈,豪情犹在,令人感慨万千。

吴昌硕篆刻、书画作品欣赏

且饮墨沈一升 3.5×3.5cm 日本藏

园丁墨戏 2.4×2.4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我爱宁静 4.4×4.4cm 君匋艺术院藏

禅甓轩 3.0×2.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公鼎 3.4×3.4cm 日本藏

大聋 3.0×1.6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若风之遇箫 2.5×2.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大仓喜七郎之印 5.8×2.0cm 日本藏



贵池刘世珩江宁傅春媄江宁傅春姗宜春堂鉴赏 4.5×4.5cm 君匋艺术院藏

篆书“鹤寿千岁”横幅

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篆书题匾《为善最乐》 来自网络

篆书七言对联(赠施石墨)

浙江省博物馆藏

行书七言对联(赠况周颐)

浙江省博物馆藏

石鼓文轴(赠沙孟海)

浙江省博物馆藏

篆书临石鼓文 轴 174×80cm 纸本 1917年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五言诗》轴,纸本,纵136cm,横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超山宋梅图轴(赠周庆云)

浙江省博物馆藏

鼎盛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责任编辑:子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7 07:32 , Processed in 0.0093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