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毛泽东眼眶湿润的特等功臣,牺牲70年后仍未找到其亲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0 17:5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学风:让毛泽东眼眶湿润的特等功臣,牺牲70年后仍未找到其亲人                                                         2021-04-20 16:53                    
                          1951年5月5日。
在朝鲜上指挥作战7月之久的志愿军军长温玉成,终于借着部队休整的机会回到了北京。当然他归来仍旧带有一定任务,那就是汇报他所管辖的四十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工作。
为此当时的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
在看到温玉成后,毛主席先是很是怜爱地看着这位已然消瘦、憔悴了许多的爱将,然后颇有些疑问地询问他:“你带着四十军是第一批进入朝鲜作战的队伍,打了这么久一直没有得到休整,更没有得到人员的补充,你们靠什么坚持了那么久的?跟我详细说说。”

温玉成

之后还顺手点起了一根香烟。
温玉成沉默了片刻,颇有些伤感,随即开始向毛主席汇报他所率领的志愿军第四十军在朝鲜的详细战斗经过……
说着说着,温玉成在提到王学风这位优秀战士之时,他低下了头,然后哽咽地说到:“王学风在两腿都被敌人的机枪打到粉碎的情况下,仍然咬着牙、忍着剧痛对敌人进行射击,腿断了,不能站立起来,他就坐着打、趴着打,一直战斗到没子弹了,他把手里步枪摔断,然后翻身滚下山崖……”
毛主席一直静静地听着,由于听得太过于入神,手上的烟竟然忘掉弹掉烟灰,烫到了手都没有发觉,而等到温玉成抬起头来,才发现此时毛主席的眼中已是满眼泪花……
曾饱经风霜,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的毛主席,在听到此情此景后,也终究难以抑制住自己的眼泪,他为祖国能有这样的战士表示自豪,更为失去这样一个英雄而感到难以接受。
之后,由毛主席亲批:王学风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并排在所有行列的第一行第六名。只不过这些,他却再也看不到了,因为他早已经在那场惨烈的大战中壮烈牺牲了。

一、冰冷的朝鲜华岳山 曾几何时,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一度使出了几个十分漂亮的组合拳,打得让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哭爹喊娘,连续败逃。
不过在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之后,虽然将士们仍然士气高涨,但因为连续作战,实际上战士们都已经十分疲劳。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部队的突进太快,远超于预期,加上我军受限于交通,导致物资供应一直跟不上作战部队前进步伐,损失的兵员更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
因此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的命令下,决定于1951年1月8日起开始全员休整。而在补给与兵员补充全部完毕后,志愿军便于1951年的3月开展了春季攻势。但此时,原第八集团军司令,后来的新任联军总司令李奇微却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李奇微在摸清了志愿军的作战模式之后,利用自身武器优势,自创了一个空降部队机降与地面主力“齐头并进”的组合战法。这种战法机动性极强,这样联军就可以迅速占领交通要道,切断志愿军补给。

所以1951年3月之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艰难。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当时王学风所在的志愿军40军开始接替已经疲惫不堪的志愿军42军的防御任务。
由于防御战线过长,兵力又薄弱的缘故,40军在接过防线后就告诉部队要克服困难、学会小部队独立作战,采取以点制面,相互支援的这么一个打法。总之,此时的他们已经做好了“以弱抗强”的心理准备。
在当时,40军的防线中有一个战略要地华岳山十分重要,它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按照李奇微的惯用打法,这里定是联合国军的必攻之地了,所以40军在这里放了自己的王牌,即第120师的358团。
只不过此时358团还没等到联合国军之前,就遇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虽然当时已经逐渐步入春天,但朝鲜却仍旧是白雪皑皑,温度低得吓人。
40军原本就是东北边防军,在改编成志愿军后,它自然是首当其冲,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队伍,因此40军经历过的战役是相对更多的。

但由于受限于物资,当时358团的战士们身上最多只能披一套棉服。而在多次作战后,他们身上的棉服都已经成了烂布条,大家都冻得受不了,而且由于没有像样的药品治疗,很多人身体被严重冻伤。
冷空气对于他们而言,绝对是不亚于联合国军重型机械武器的存在。因为冷空气不仅使得众多战士被冻伤,还会导致食物被冻得无法下咽。
当时的食物供应本就非常紧张,而由于受寒,平时吃的一些粗粮要不就是被冻坏,要不则是被冻成了冰疙瘩,吃一口估计能把牙齿给崩下三颗,战士们大多时候只能有一顿无一顿的坚持着。
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们硬是凭借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撑下来了,还在坚硬的冻土里按照规定生生挖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出来。
1951年4月3日。
“联合国军”开始发动了对华岳山前沿阵地的首轮进攻,敌人在轰炸机与炮弹的支援下,对华岳山前沿阵地发动了整整一天的进攻。
他们本以为在如此“份量”的轰炸下,联合国军可以快速地夺取华岳山阵地,但打了一天,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居然没能前进半步。毕竟武器装备虽然存在劣势,但志愿军的战斗力与意志力,又岂能是联合国军所能比拟的呢?

当时守在华岳山3号山头的是由358团1营3连副班长王学风所带领的一个战斗小组,他是打退多次攻势的主要功臣。
——在战斗中,即便王学风受到了一些伤,但却丝毫没影响到他继续战斗决心,他始终冲在最前线,带领着全组人员顽强作战。而全组人在他的影响下,也表现得更加的奋勇向前,大家都没有任何恐惧与退缩之意。
二、人在阵地在 由于在成吨炮弹的轰炸下,仍然无法取得任何进展,联合国军显然有些恼羞成怒了,于是他们迅速开启了新一轮的进攻,而这次也比之前的所有攻势要来的更加猛烈。
在这一次的战斗中,王学风不幸被子弹击中了脸部,当时子弹从他的两腮穿透而过,几乎已经把他的牙齿与舌头全给打烂了。
但即便受到如此程度的重伤,王学风仍然没有后退。在他看来,身体上的疼痛虽然让他十分痛苦,但此时阵地的得失远比他个人性命来的重要。
眼看敌人就要扑过来了,他顾不上去处理伤口,强忍着剧痛,到处摸索着阵地上还残余的手榴弹箱子,然后将它们拿出摆好,再逐个拉去手环,随即一口气将其连续扔出。突进到跟前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榴弹,炸得有些晕头转向,不明所以地转头逃窜。

王学风看见敌人暂时退了下去后,立马蹲了下来,然后把身上的毛巾掏出来,将自己已经被打烂的不成样子的脸简单包扎了一下,在没有经过任何有效药物的处理后,又接着带领战斗小组的战士继续与敌人周旋。
但终究二者还是有差距的,王学风能够凭借着“人力”撑住第一次、第二次进攻,却无法撑过第三次,这是双方硬实力所决定的。
王学风再勇猛,也还是人,他并不是神。
为了能一举夺取华岳山3号阵地,后来敌人调来了5挺重机枪作为进攻掩护,然后再挑选出了大约一个连的兵力,就这么黑压压地向着王学风这猛扑上来。
逐渐地,炮火开始延伸,五挺重机枪也随即向王学风所在阵地疯狂倾泻子弹,那子弹如同雨点一般,打的战士们头都抬不起来......
更别说此前经过了两次作战,王学风一组人已经损失惨重,所以这次敌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突进到了华岳山3号阵地跟前。
在这次近乎要面临肉搏的战斗中,场面极其惨烈。
——王学风甚至连冲锋枪都打坏了,手榴弹也打光了,换做是别的队伍可能早就撤退了,但王学风却并没有要离开的打算。

在这种状况下,他仍旧保持着一贯的清醒理智,迅速从本组负责侧翼阵地安全的战友董万玉那拿来了7颗手榴弹,之后又从负伤战友那搞来了一挺自动步枪,再次投入进战斗中。
他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向着蜂蛹而上的敌人们扫射。
敌人本以为被庞大的火力封锁后,是不可能再有人敢反抗,甚至是伸出头来探视,所以并没有太多警惕。因此他的这一轮扫射,又将敌人给打了下去。
——不过王学风此次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他的头部再次被子弹击中,而且这次比之前那次更为严重,因为他被击倒后,直接昏死在了工事里。
也不知道昏迷了多长时间,他在迷迷糊糊中被一阵十分密集的枪声给激醒了,王学风知道:这是敌人又来了,而且这一次他也不可能再抵挡得住了。
于是他咬咬牙,扶着伤口,就这么摇晃着站了起来。在起来的时候,他还看见自己的战友董万玉在拼死射击,于是他以组长的身份给自己的战友,下了最后一道命令。
  即:“董万玉,我命令你撤退!”
此时敌人如同饿狼一样,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过来。于是他拼尽全力,把手中的自动步枪给一把摔断,然后忍着剧痛爬出防御工事,把剩下最后的手榴弹往敌人最为密集的地方扔去。
看到他暴露了位置,掩护进攻的敌人机枪手立马集中火力向他射击,而在敌人的扫射之下,王学风的双腿连中数枪,身体都已经站立不住了。
此时的他知道自己已无生还可能,于是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侧翻一下滚下悬崖,壮烈牺牲……
他至死不愿当俘虏,也不会给敌人留下一颗子弹。

王学风

三、王学风是何许人也? 王学风牺牲之时,只有25岁,他出生是十分普通的,但经历却是那么不平凡。
1926年,王学风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十分的穷困潦倒,这使得他自从懂事起,就开始帮人干活养猪,以此来维持生计。
16岁那年,他开始接受一些基础教育。
——在毕业后,靠着那点文化,他找到一份十分安稳的美差:那就是在锦州铁路局做警察。那个时候的他,并不想谈什么理想抱负,他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只图个混吃等死。
但在1948年,锦州解放,他的人生开始发生转变。
当时在与解放军接触之后,他惊喜地发现解放军是与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的存在,他们更加在乎贫苦农民这个大群体。而这样的一支军队给了他实现自己内心理想的机会,于是他选择了参加人民解放军。
在参军后,王学风所在的部队,在没多久便开始了南下大进军。长途跋涉的行军打仗,击倒战士们的不是敌人,而是极度的困乏。
此时年仅22岁的王学风,却担起了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除了完成本身的行军任务之外,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帮战友们装热水洗脚打地铺。
有时候,一些身体较差的战友会因为吃不消,容易掉队,他还会争着替他们拿东西。
在很多战友眼里,王学风不仅肯吃苦耐劳,还十分的乐于助人。放在当代,他就是“雷锋”那种性质的时代楷模。
不过在后来的解放海南岛战争中,他却让大家见到了他那勇猛无畏的一面。
解放海南,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渡海作战。

——海战与陆战有所不同,解放军不仅要面对天上飞机的狂轰乱炸,还要警惕海上舰艇的围追堵截,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年纪轻轻的王学风奋勇当先,无畏拼杀,战后荣获“一大功”。
据统计,在从参军到牺牲,一共获得了12次战功,要知道这中间也不过3年而已。
王学风本有着大好的前途与未来,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却将这些全部舍弃了,并且以一个极其悲壮的方式离开了我们。
他的名字如今被刻在朝鲜平壤志愿军展览馆的纪念墙上,事迹也被载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这是对他身为一名军人的认可,也是对他个人功绩的一种褒奖。
四、到底家在何方? 只不过对于这位特等功臣,如今我们却还有一个遗憾。因为到了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他的家乡究竟在何方?
时间来到1995年9月。
当时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些政府领导来到抗美援朝英雄纪念展览馆参观。
在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王学风”这一栏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了一个小细节:这位传奇英雄的家乡是江苏(现属安徽省)省砀山县。
原来这位英雄是自身老家人!
砀山县前来访问的一行人在看到那一行金字后,顿时间欣喜若狂,他们想着回去后,一定要查出他的详细地址,找到他的家人,好给家乡的英雄在老家立碑,让其能够魂归故里。
一个县有多少人?按照现在的规模,砀山县早已经破上百万人口,但政府要找人的话,只要下功夫,照样能够找得到。
更别说在当时,砀山县完全没这么多人口。所以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人的亲属,那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但在向相关部门查询之后,无论是民政局,还是档案局竟然都找不到有关于他的相关记载。

最后在无奈之下,县领导们动用了最笨,但却是最有效的办法,即:让相关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干部们发动群众寻找,并且还在《梨都党建》与砀山电视台上等报纸媒体上刊登出征询启事,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好在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寻找。在家乡入手行不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开始到王学风的服役部队40军当中去找。
——但很不幸,由于部队多次迁移与变更番号,40军当中也没有什么详细的现存资料。
直到2012年,情况有了些好转,当时的工作人员托人从解放军档案馆里找到了一部分的原始资料,里面详细记载了他的一些从军事迹,还有立功情况,当然也有记录他的家乡是在砀山县的六区王寨镇。
只不过虽然已经将目标给继续缩小了范围,但要确定其亲属却仍旧有难度,因为战乱和时间间隔太久了,而且当时的六区王姓的人数可不少。
后来在2017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在山东海阳市北城阳村一个叫王学国的村民家那边,找到了一个与王学风以前的照片,还有某些经历都极其相似的人,即其大哥王学风。
但由于他不是在安徽砀山县,而是远在山东境内,加上证明还缺少一些关键证人,因此也只好暂时作罢。所以直到今天,已经70年过去了,这位特等功臣仍旧没有确定其家属,还有家乡的具体方位。

虽然有句话说得好: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自古以来英雄都不会在乎归处,想必王学风也是一样。
但我们中华民族一向敬仰英雄,崇尚英雄。
如果那些曾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们,若不能够魂归故里,受后人祭拜、敬仰的话,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人带着新的证据,将谜底揭晓,让这位特等功臣早日得以回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03:59 , Processed in 0.00791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