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征程,精神如炬,盛世如斯——写在“党的精神 百年传承”特别报道推出之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6 20:5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1-4-26 20:53 编辑

百年征程,精神如炬,盛世如斯——写在“党的精神 百年传承”特别报道推出之际                                          2021-04-26 11:41                    


公元1848年,初春,泰晤士河畔,年轻的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携手向阴霾的天空发出新人类的怒吼——《共产党宣言》。自此,一个科学共产主义的新生儿,伴随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伟大征程不断茁壮。
时隔70多年,1921年,这个“新生儿”在中国浙江嘉兴南湖悄然降临。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照亮100年红色航道。

▲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停泊在湖水中的红船,1921年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举行,后来转移在嘉兴这条船上举行。红星新闻记者 王欢 摄

百年征程,几多坎坷,无数奇迹。
从中共一大时全国58名党员到如今9000多万名党员,从6个国内早期党组织到今天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从辗转“地下”到今天执掌国家政权72年,从推翻“三座大山”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近8亿人口摆脱贫困到以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为标志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世界瞩目,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世界探究的重大课题到底密码何在?
答案,是在其诞生之初就已彰显的精神特质。

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内中共一大代表雕像。图据视觉中国
时代变迁,场景转换,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丰富着这一精神特质的内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不同时期、各有特色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从艰苦卓绝处淬炼,在百折不挠中壮大。一部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政治文化的有机融合,是红色基因的衍脉,是不同时代的理论创新和思想积淀,是共产党人“形”的铸造,“神”的升华,成为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深沉灵魂。

置身在这个伟大国度,是什么常使我们心潮如湃;置身在这个伟大时代,是什么推动我们砥砺前行?
只有真正了解,才能真正理解。顺着精神谱系的脉络,走心重温“那个年代”、“那一场景”,才能真心读懂“断头流血以从之”的壮怀激烈,才能真正领会“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的深刻内涵,才能真切感受“女排精神”激发的“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家国情怀。
1944年的延安,张思德以其短暂而平凡的人生,升腾出跨越时代的伟大精神——为人民服务。其后,毛泽东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再其后,中共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陕西延安,张思德纪念广场。红星新闻记者 王欢 摄
从此,无论岁月变迁,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未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像毛泽东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用自己的精神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
1960年春的大庆,寒风料峭。在石油大会战的关键时刻,王进喜喊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为了制服井喷,他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以王进喜“铁人”称号命名的铁人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西迁精神、“两路”精神,胡杨精神等,展现了“站起来”的中国人特有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那个火红的建设年代,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重点的创业精神,激发了无限潜力,创造了无数“不可能”。
1964年5月,焦裕禄病逝。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页,定格在河南兰考成排的防风林中。他亲手栽种的泡桐树,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他留下的那把被顶出一个大洞的藤椅,成为“人民公仆”的一种象征。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感召、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成为所有为官参政者的价值标杆、优秀楷模。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1978年,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

▲1978年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率先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图据图虫创意
小岗春雷响,改革岁月稠。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走向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矗立起了新的丰碑。
2021年2月,中国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被历史性地划上句号,“脱贫攻坚精神”入列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最新一页。
8年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生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写就新时代奋斗组曲中激动人心的一章。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地点,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由这些鲜活生动的时代坐标串联而成的精神谱系,蕴含着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成功密码,是国家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一段著名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其实践属性。

▲2021年4月5日,北京,观众在首都博物馆参观《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图据视觉中国
落不到实处的精神是虚幻的,既感动不了人,更影响不了人。伟大精神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其鲜明的实践价值。回望百年进程各个阶段,各种伟大精神总是一以贯之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强大的战斗力和厚重的时代价值,一个个“精神坐标”,孕育于实践的肥沃土壤,一座座“精神标杆”,深插于实践的坚实大地。
当我们在一个个重大事件中真切体验“体制”优势,当我们在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中与“民生”不期而遇,当我们欣喜于党风、政风的愈加清明,当我们感受到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更加迸发,当我们亲眼见证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当我们以奋斗者、追梦者的姿态奔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何尝没有深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引领,精神的激励,精神的滋养。
百年走来,党的精神谱系贯穿于党率领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百年走来,“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精神如炬,信念如磐,盛世如斯。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编辑 李彬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7 03:10 , Processed in 0.01038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