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 |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2021-04-02 17:41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1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在无法打破敌人“围剿”的形势之下,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1934年5月提出了两个方案:(一)留苏区坚持进行游击战争;(二)将主力撤到另一个战场。到了9月上旬,在各路敌军的猛烈攻击之下,中央红军已经无法在原地扭转战局,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9月17日,博古向共产国际报告红军主力准备实施战略转移。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余人在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率领之下,踏上了九死一生的长征之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可是,其他各地红军并没有失败,为什么也要进行长征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
2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忽东忽西,逐渐掌握主动权。从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3月下旬,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最终,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遵义会议会址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1935年5月下旬,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接着又翻越了长征途中第一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懋功东南的达维镇,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李先念部会师。8月初,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开始过草地。大草地荒无人烟,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淤泥潭,稍微不慎,踏进泥潭,就可能被吞没。广大干部和战士经过长途跋涉,体质十分虚弱,很多人在过草地时牺牲。右路军走了六天六夜,才走出草地,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
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雪山——夹金山
红军长征走过的荒无人烟的水草地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右起)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4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日军得寸进尺 抗日高潮到来
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企图独占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将全部力量放在“围剿”长征中的工农红军上,在日本侵略者面前频频退让。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日益高涨。
华北事变
在红军北上到达陕甘地区前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政策,采用“渐进蚕食”的方式开始大规模越过长城南下,企图直接控制华北。第一步是通过1935年6月中旬国民党北平军事长官何应钦和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达成协定,迫使国民党“中央军”撤出北平、天津和河北。第二步是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一二九运动
12月9日,数千名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当天,有30多名学生被捕,数百人受伤。第二天,发展为北平全市总罢课。受这些学生的影响,多地工人开始罢工。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妄想通过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受到了极大打击,中华民族开始觉醒。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八一宣言 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兴起,此时的中国已处于政治形势大变的前夕。将各种抗日力量联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这一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军事战略问题。两天后,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对日本侵略者打进中国之后社会各阶级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为国内战争发展为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样两次历史性的转变,把中国革命继续不断地推向新的阶段。
来源:金融e党校
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