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落伍”的鲁迅:毛泽东当年为何极力推崇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6:2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落伍”的鲁迅:毛泽东当年为何极力推崇他?                  2021-04-26 11:36                    
                          毛泽东与鲁迅先生一生都未曾谋面,但这并不影响毛泽东成为鲁迅精神的信徒。当时的延安有很多鲁迅先生的追随者,通过交流毛泽东逐渐了解鲁迅。他称鲁迅先生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认其为圣人,自己为圣人徒弟贤人。
他对鲁迅先生的推崇一生未变,只因他和鲁迅先生同为斗士的脾性。他们都是敢向权贵势力发起怀疑与挑战的人物,更有着燃尽自己成为黑暗中火光的觉悟。
鲁迅先生

共产党内鲁迅拥护者多 1931年,毛泽东与朱德正在井冈山领导着战士们苦苦反抗着国民党的二次围剿,当时国内许多人都相当不看好共产党这支队伍。装备落后,物资匮乏,很多人都在等待他们的失败,然后摆出早知如此的嘲笑。
与这些冷眼看客不同,鲁迅先生则对共产党以及毛泽东同志充满敬佩,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态度让其钦佩。认为他们是一群如《铁流》、《毁灭》里描绘的铁血战士。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人物,早已发表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振奋人心的文章。他文章里对时事的针砭时弊以及清醒态度都让大批人成为他的追随者。
狂人日记

共产党内部自然不乏鲁迅先生的信徒与挚友,张闻天、陈云、瞿秋白这些党的领导人,和鲁迅先生都有过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像郭沫若、茅盾、周扬、冯雪峰这些党内著名文人也都和鲁迅先生有着深切的关联。
1937年以后,这批文人从国统区来到延安,毛泽东同志虽身处战场但并不是莽夫,在延安稳定后就关注到积极开展党内文化宣传活动的重要性。通过与周遭文人的沟通以及自己所读鲁迅文章的感悟,他深深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于共产党革命的重要意义。
鲁迅先生与毛泽东同志虽一生未曾相见,但通过彼此的文章诗词以及周围友人的叙述完成了神交。虽然特殊的年代,二人不能相见,但是鲁迅先生文采斐然,桃李天下,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前赴后继加入革命的队伍。
鲁迅

而这些加入共产党的鲁迅精神支持者们则在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与鲁迅先生之间搭建了一架坚固的交流桥梁。毛泽东同志终其一生都未停止过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更让身边的冯雪峰向鲁迅先生代为转达自己的敬意。
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着实完成了自己以笔为刀为国征战的梦想。他的思想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更让许多有志之士找到前行的正确方向,在他思想的照耀下,热血革命的火种在延安与坚信星火可以燎原的毛泽东思想完成了碰撞。
若先生当年依旧从医不敢成为唤醒众人的文人战士,那么他的伟大思想不过在心间翻滚难成大势。
1936.10.月8日鲁迅子木刻流动展览会上

但鲁迅先生一向敢作敢为,不追求所谓潮流,不卖弄文采矫揉造作,积极推广白话文运动,一再向主流与权势发问挑战。是以,他才能拥有那样蔚然成行的追随者。
鲁迅先生

怀疑主义的忠实拥护者 民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胡适、瞿秋白、郭沫若等等,任意一位放到现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众多的文人政客里,鲁迅先生能够脱颖而出,倍受毛泽东同志称赞与推崇,除却本身文人造诣的高超,更在于他敢于怀疑一切的革命精神。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历史无非“吃人”二字,所以他不愿成为任何政客的笔刀,即便手握权势也不能让其屈服,只愿成为普通民众的呐喊者。他的文章是犀利而残酷,如同一把匕首直指当时国民政府的黑暗。
鲁迅先生以及蔡元培

这样的批判精神为共产党挑战国民党权威提供了正义的佐证。
毛泽东同志在当时选择鲁迅先生作为文化领袖,无疑不是向世人证明,共产党的所作所为是向黑暗势力挑战,是为了解决万千受苦受难的普通民众。如此舆论导向下,民心自然归顺。
面对自己学生盲目被煽动参与游行牺牲时,鲁迅先生更是清醒克制的。他明白当时的中国需要革命,但是反抗的方式不应该采取无畏的牺牲。那些煽动他人盲目革命献身的都是刽子手。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一直保持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与清醒,能于黑暗中找准前行的方向,不受情绪的控制,亦不被主流影响。
当国内许多人陷入革命左倾道路时,他始终不骄不躁,维持着理性的批判与怀疑。即便被激进派们打上“封建余孽”以及“堕落文人”等标签,他依旧我行我素。
从这份怀疑一切又不被环境混乱迷惑的精神里,人们不难看到鲁迅先生的政治远见,而这份远见正是当时的共产党人需要的。
鲁迅的狂人日记

当共产党内同志们还在迷信城市革命以及盲目相信国民党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且成功领导秋收起义,在国民党清剿的白色恐怖里掷地有声地说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豪言壮语。
正是出于这份与鲁迅精神契合的政治远见,他才能带领共产党逃出生天并逐渐壮大。面对革命这件事情,毛泽东与鲁迅先生一样怀疑一切,从不盲目相信任何主义,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才是王道。
鲁迅先生怀疑一切的态度,让他能够敢于打破常规,当时身处乱世之中的共产党人也正需要这份打破常规的精神,而不是不顾中国国情生搬硬套地学习国外经验。
鲁迅伟人纪念馆中图

是以,毛泽东同志出于树立共产党革命正义的旗帜,以及确立正确的革命方式理念,他积极推崇鲁迅先生精神文化的传播。
然而鲁迅先生并没能看到共产党在他的精神文化引导下取得最终的胜利,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就病逝了。
对此,毛泽东同志深感哀痛并向中共中央提议发表了《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为追悼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电》。
鲁迅美术学院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后,毛泽东亲自为学院书写校名以及“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足见毛泽东同志对鲁迅先生的敬重与认同。
鲁迅谈当代的价值

鲁迅的文学能鼓舞革命 除却党内人士的推举以及毛泽东对鲁迅先生个人的喜爱,真正让鲁迅先生成为共产党文化发展旗手的还是因为他的文学在当时最能鼓舞人心,推动革命。毛泽东一生的著作《毛泽东选集》里多达20处提及鲁迅先生的作品。
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就是共产党革命的实践经验书,能被录入这本书足见鲁迅先生作品里藏着鼓舞革命的内核。
毛泽东曾概括了鲁迅的三个特点:政治的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而这些都是当时的共产党需要的。
鲁迅先生

作为势力相对孱弱的党派,共产党需要普通民众的觉醒与反抗,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及《》等都戳中了普通民众的痛处,让他们感受到被压迫从而愿意加入共产党成为不怕牺牲的战士。
鲁迅先生的文学无疑是共产党的一剂良药,同时成为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催命符。如此能振奋共产党人勇敢革命的文学自然是会受到大力推崇的。
不仅如此,鲁迅先生的战斗方式也倍受毛泽东喜爱。他指出鲁迅战斗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躲避畏惧,将所有向他射的箭,统统接过来,抓住不放,一有机会就向射箭的人进攻。
鲁迅先生拍摄于家中

当人们说他讲话南腔北调时,他就出《南腔北调集》。梁实秋说他背叛了旧社会,投降了无产阶级,他就出《二心集》。看似顽童的表现实则是敢于面对自身的缺憾以及革命到底的决绝。
这份决绝也正是出于弱势低潮期的共产党人需要的。面对强敌,共产党是武器落后,资源匮乏的,但即便如此共产党人也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四渡赤水河的奇迹。
在当时国民党的重重包围里,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现了置之死地的转机。这些都是鲁迅精神赐予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将鲁迅先生的文字力量完美转化成了战斗力量,也算是完成了鲁迅先生以笔为刀永远战斗的夙愿。
鲁迅一家子

结尾 毛泽东当年极力推崇鲁迅,不仅出于自身的喜好,更在于鲁迅的文字是最适合当时的共产党的。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近年来人们要求课本里去鲁迅化的声音也开始渐涨起来。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离人们远去,但人生的战斗从未停止过,当社会与人们的精神疲惫时,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文字都是极好的选择,它会让人们梦回那个无畏无惧充满热血的时代,然后充满力量重新战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15:48 , Processed in 0.00812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