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刀代笔”,浙博以及木刻版画回溯革命和建设历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04:59: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刀代笔”,浙博以及木刻版画回溯革命和建设历程                                                         2021-06-23 17:52                    

      澎湃新闻获悉,“以刀代笔——浙江省博物馆藏版画展”将于7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对外展出,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近百年的中国美术史,新兴木刻自诞生以来便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展览选取张漾兮、杨可扬、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等老一辈版画家的部分代表作品,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起人们记忆深处的回忆与共鸣。
木刻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中国,刻工依照画稿刻制木版,再付诸印刷。木刻印刷技术大约在14世纪初传入欧洲,到19世纪,欧洲产生了由画家亲自刻版的创作木刻。较之其它画种,木刻版画具有易于传播的优势,成为“为大众而艺术”思潮中的代表。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积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一批左翼青年积极响应,木刻版画由此成为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开创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历史。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美术史,新兴木刻自诞生以来便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版画家们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旧社会人民疾苦,揭露黑暗现实,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斗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艺术创作仍然紧扣时代脉搏,刻画社会主义建设中勇毅的劳动者,讴歌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览将分为“旧时民生”、“万里战歌”、“日新月异”三个单元,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起人们记忆深处的回忆与共鸣。
第一单元 旧时民生

抢米 张漾兮 1947

摊贩的悲哀 赵延年 1947

煤矿工人 张漾兮 1948
第二单元 万里战歌

默誓 赵宗藻 1957

会师 赵宗藻 1961

战令 张怀江 1986
第三单元 日新月异

婺江边上 赵宗藻 1954

运粮入社 张漾兮 1958

争分夺秒 赵宗藻 1975

前面就是南京路 杨可扬 1981

立交桥 杨可扬 1987

九十年代 赵延年 1999

曹杨今昔 杨可扬 1999
(本版图文资料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2 04:16 , Processed in 0.0074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